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柏各庄农场位于渤海湾地区,大部分为垂盐土。1957年在边建场、边生产的方针下,克服困难,播种各种作物28,000.8亩,其中水稻23,544.9亩(内有旱直播3,389.5亩,水直播488亩,插秧19,667.4亩),平均产量530斤,超过计划产量7.6%。全场粮食作物24,382亩,平均亩产达500斤以上,提前10年超过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对产量的要求。全年获得生产总利潤112,800元。1957年所以能在大面积新垦重盐地上获得水稻较高产量的原因,在农业技术上抓住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耕地质量预警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目的:研究耕地质量预警的理论与方法,提供开展耕地质量的预警与消警依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果:分析了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与波动性、耕地质量改良的滞后性与艰难性,指出了开展耕地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警情、警源、警兆和警度等基本内容,提出了耕地质量预警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以来大力垦造水田的经验做法,分析了广西耕地占补平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提出了规范补充耕地项目管理、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共同责任制、围绕特色产业开展垦造水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耕地质量红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相似文献   

5.
如何管控耕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耕地布局合理化、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和实行长期保护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位于松辽平原腹部。为了搞好松辽平原耕地的开发建设,我们在全省上地资源凋查、第二次士壤普查、涝洼地治理、十壤侵蚀研究等成果的基础上,对长春市耕地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26日《江苏省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1年11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相似文献   

8.
控制耕地非农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耕地非农化的趋势。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耕地非农化的进程。为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和耕地非农化趋向的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耕地非农化现象的原则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梳理了广东省为破解水田占补平衡难题、大规模开展垦造水田取得的成效,总结提炼了其经验做法,并就进一步完善垦造水田管理工作提出了引导项目规模化经营、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尝试构建长时间序列下的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体系,通过杭州湾围垦区实证研究,探索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变化特征和关键阈值,为存量围垦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适应性治理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时空替代法、分段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根据土壤生态系统服务理论,构建基于“人类需求—服务类别—关键服务—评价指标”的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2)由于持续的土壤改良和农业管理措施,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显著高于自然滩涂土壤,并随围垦时间延长不断提高;(3)杭州湾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对围垦时间的响应呈现显著阈值效应,在围垦后74 a左右,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出现“急剧提高—稳定增长”突变特征。研究结论:(1)本文评价体系与方法为沿海围垦耕地评价和耕地保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也为围垦土地的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有益借鉴;(2)围垦耕地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具有阶段性,应根据不同围垦年限对围垦耕地采取差异性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耕地生态补偿的意义在于保护耕地经营者的利益,鼓励经营者保护耕地的积极性,本文立足于三江平原粮食主产区,探讨耕地生态补偿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依据国家全面开展耕地生态补偿政策,讨论目前针对于耕地生态补偿的现状,指出现有耕地补偿政策的不足。利用国外耕地生态补偿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耕地的实际利用情况,制定了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生态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   

13.
要重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中的耕地质量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耕地保护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9]11号)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必须严格按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做到本地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这说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保现有耕地不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二是不仅要重视耕地数量保护,而且也要重视耕地质量保护,要防…  相似文献   

14.
耕地是土地的精华,是土地管理中的最重要的管理、保护对象。但多年来,人们对耕地的认识极不统一,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首先对耕地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土地中所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与界定,进而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给出了一种评价耕地质量的新方法。正确界定耕地的概念与探讨耕地质量的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耕地等级质量提升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然而据报道,中国主要作物产量的地力贡献率仅为52%,比欧美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不及世界的1/2、美国的1/3,耕地质量问题已上升为阻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目的:构建甘肃省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甘肃省86个县级行政区的耕地质量.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GIS软件.研究结果:质量为中等以上的耕地面积仅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0.05%,大都分布于河西5市、陇东的南部和陇中部分县区;质量为较差以下的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9.95%,主要分布于甘南高原、陇南天水山区和庆阳北部地区.研究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总体较差,且不同地貌类型区的差别较大.评价结果比较符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耕地质量监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质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为发挥监测预警体系在耕地质量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实现耕地质量的可持续利用,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系统分析法综述了耕地质量监测和预警体系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着重对时间序列分析模型、灰色预测模型和回归分析模型三种耕地质量预警模型进行阐述。耕地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具有实时、动态、全方位的监测与预警功能,对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方法、周期、模型和理论实践探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借助应用大数据,以期为耕地质量精准化监测预警提供实时的数据及模型支持服务。  相似文献   

18.
<正>国土资源部2009年12月24日发布了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成果。此项成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据了解,此项成果包括《中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1∶4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图、1∶50万中国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等。全国耕地质量平均等别总体偏低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耕地质量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耕地利用状况和社会经济因素,总结了全省耕地质量的特点,优势,劣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改善耕地质量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本清源,看耕地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耕地质量问题凸显,备受多方关注.究其根本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耕地质量概念内涵不统一、不科学.没有科学的思想观念.就没有正确的行动.树立科学的耕地质量观是当前必须首先解决的一个带有正本清源性质的大事.那么,如何树立科学的耕地质量观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六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