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10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管理总局以及国家质监检验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标志着我国棉花收购加工市场全面放开,企业认定资格进一步提高,这对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尤其是民营轧花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挑战,值得民营轧花企业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2.
日前。国家发改革委等部门对外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彻底放开棉花收购。同时提高棉花加工的市场准入门槛。《办法》对棉花收购原则上不再实行资格认定.明确棉花收购者要承担明码标价、按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收购棉花等义务。《办法》提高了加工资格认定审批条件。有利于抑制棉花加工能力的盲目扩大,同时按照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统一棉花加工资格审核认定程序。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下发通知,进一步明确2009棉花年度继续开展收购贷款资格认定工作的范围、标准和程序,认真把好客户准入关。农发行棉花收购贷款资格认定的范围是供销社棉花企业、农业部门所属的良种棉加工企业、改制后  相似文献   

4.
整顿棉花流通秩序的必要性。随着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棉花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籽棉收购、皮棉加工多渠道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但是,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数量增长过快,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在棉花收购加工过程中.没有通过资格认定的企业非法收购加工棉花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了棉花流通的正常秩序,加剧了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盲目抬价抢购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该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条件,对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将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  相似文献   

6.
打破棉花经营垄断是从1999年棉花年度实施国务院关于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开始,除原有的供销社棉麻经营企业、农业部门的良种棉加工厂以外,经资格认定的纺织企业可参与棉花收购经营。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经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对《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现予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下发了《关于做好2006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了该棉花年度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条件,对棉花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工作将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对棉花购销企业的贷款资格认定,农发行要求把握:一是2005棉花年度贷款原则上应在棉花年度结束时  相似文献   

10.
<正>各新疆棉花加工企业:根据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的《新疆自治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的《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规定,新疆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4年度建立棉花专业仓储制度,即除特别规定的情形外,经过资格认定的棉花加工企业须将加工好的成包皮棉按规定时间全部存入指定的新疆棉花专业监管仓库。受新疆自治区和兵团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  相似文献   

11.
政策要览     
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棉花收购不再实行资格认定为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棉花市场监督管理,经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新《办法》是按照“放开收购、管住加工、规范市场、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发布《棉花加工资格认定和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引起了社会公众和有关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先后对临沂市的苍山、郯城、临沐、沂水等重点产棉县和市直部分企业的棉花收购、加工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棉花市场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基本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凡是由供销社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和经山东省政府批准的棉纺企业基本都能按照国家棉花政策、遵照国家规定的棉花等级质量标准收购棉花。在棉花收购环节上,多数企业能坚持“一试五定”制度,“一试”即对收购的棉花进行  相似文献   

14.
棉花质量问题关系到产、供、销各方面和利益。近年来,各地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棉花流通体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棉花的价格基本由市场形成,经营渠道逐步拓宽,国家对棉花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棉花流通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市场秩序较为混乱,棉花质量得不到保证,多渠道、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因此,今年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实行“一放”、“二分”、“三加强”的棉花政策。即:放开棉花经营;实行社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棉花市场管理和加强棉花质量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调控效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棉花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而要达到以上目的,国家必须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适应新的棉花购销形势的棉花收购、加工、经营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目前,国家已相继出台了棉花收购、加工经营企业资格认证条件及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技术条件,并完善了棉花储备体系,在棉花质量管理方面也制定了一些 监督和处罚制度。但纵观历史,棉花质量问题一直是困扰棉花产、供、需各方的突出问题,在一些特殊的棉花年度,还表现得特别严重。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棉花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离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棉花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还有差距。因此,完善棉花质量保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根据当前我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当前我国棉花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棉花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一破资金短缺难。今年射阳县棉花总产可望再次突破130万担,所需收购资金超过8个亿。该县鼓励企业解放思想,寻求对策。江苏圣大集团自筹资金1000多万,保证了新棉按时入库。全县各企业在新棉开秤前已自筹资金2.5亿元,为新棉入库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保证。该县还按照棉花流通政策的要求,让县外具备加工经营资格的企业进入当地市场,依托其充裕的资金,缓解收购资金压力。今年仅县信用社一家就向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  相似文献   

16.
改革棉花质量检验体制的必要性。我国现行棉花质量检验体制包括棉花加工企业自行检验,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纤检机构)公证检验两部分。纤检机构还负责复验仲裁和行政执法。企业检验,是在籽棉加工成皮棉后,由棉花加工企业根据自己检验的结果,在棉包上标注棉花的质量等级。购销双方在棉花交易中发生质量争议时,通过协商定级解决,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棉花质量的监督管理,维护棉花市场秩序,保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棉花经营者(含棉花收购者、加工者、销售者、承储者,下同)从事棉花经营活动,棉花质量监督机构对棉花质量实施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棉花经营者从事棉花收购、加工、销售或者承储等经营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资格认定。 棉花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棉花质量内部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05,(3):29-29
近些年来,中国棉花产业发展较快,由于需求旺盛,各地棉花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棉花加工能力严重过剩,棉花质量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级问题。现在企业加工的皮棉没有主体品级的居多,通过交到郑州期货交割库的棉花中因没有主体品级运到后被大量退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棉花质量差的问题不仅是困扰纺织行业,也是困扰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的一大难题,棉花质量差的问题除棉花的内在品质因素外,其人为因素是造成棉花品质差的一个主要原因。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棉花资源,使棉农、棉花收购,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而且使得纺织品质量下降,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因此,强化对棉花质量的监管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曾出台棉花加工质量有关政策,在2010年前加强棉花质量管理,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对400型以下棉花加工机械设备进行改造。经我们调查,目前,许多供销社棉麻企业由于得不到贷款收不到棉花,致使企业缺乏资金而无力对棉花加工机械设备进行更新改造。大多数民营个体棉花收购企业无力对自身的棉花加工设施予以改造更新,仍然在使用原有的小型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