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院文章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缺口模型入手,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进行分析,以国民收入水平、利率和债券市场投资规模为变量,通过1997 年到2002 年的真实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平稳性,并进行了单位根检验.格兰杰检验的实证结果说明,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会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流动性的提高会降低利率水平,流动性的提高会增加债券市场投资规模.  相似文献   

2.
我国商业银行过去大都关注头寸管理,对中长期流动性风险管理重视不够.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表明流动性风险管理对于金融市场运行和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性.2009年9月,为加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本文就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生成机理 目前,商业银行虽然整体上尚未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在经营过程中资产和负债在期限搭配上的缺陷,即把大量的短期资金安排了长期的资金运用,是造成流动性缺口的主要原因。在资产与负债期限非对称搭配的同时,又未安排充足的支付准备,以致资金周转失灵。此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也是造成流动性风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熊雅婧 《财会通讯》2021,(4):151-154
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流业务之一,关系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水平.文章采用HP滤波方法确定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权重,并对影响流动性风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运用我国94家商业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进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估计,得到了同业资产通过同业拆借率、广义货币增长率和资本充足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估计结果,最后针对估计结果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月份银行间流动性紧张("钱荒"),引起了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这次"钱荒"暴露出我国银行体系(央行、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缺陷,其影响也主要集中在金融体系,还只是一般性的流动性冲击.但这次事件,不应仅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意识和能力,还有必要引发我们对我国流动性状况和管理的若干特点的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6.
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面临着较大压力和挑战。流动性管理作为企业运营发展的生命线,它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极端情况下对流动性的不利影响,更是商业银行预警的关键点。本文从会计角度探讨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通过对资产端、负债端和资金头寸管理的分析,提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巴塞尔资本协议III作为此轮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代表性成果,首次建立了国际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标准和实施时间要求。2013年6月,我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恐慌,这表明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和亟需建立合理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迫切性。本文阐述了大众资产自主管理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探讨了国际和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新规的要求,并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理论依据入手,针对我国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如何保持流动性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倩  蔡维 《中外企业家》2009,(18):213-213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现有的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但造成其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复杂多变,应结合现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理论,从城镇居民储蓄率,外汇占款等宏观因素,以及银行存贷业务等微观因素分析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以及提出鉴于此基础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导致众多大银行因为缺乏流动性而大量倒闭,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的要求再次被提上来。而金融危机渐渐退去之时,人们也不得不思考在后金融时代,商业银行如何保持流动性,对于流动性的要求和管理应当有哪些,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商业银行的具体业务来具体讨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流动性黑洞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在提供流动性方面的作用,说明了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防范流动性黑洞产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清偿债务,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满足贷款需求,从而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损失,给生存带来威胁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主要的风险之一。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与化解商业银行的资产包括四大类,即现金资产、贷款、证券投资和固定资产。对流动性风险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前三种。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由存款和借入款组成,流动性风险直接来自于资产和负债  相似文献   

13.
在新巴塞尔协议的指导和我国银监会的监督管理要求下,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逐渐关注和重视。流动性压力测试有助于商业银行预测在市场最严酷的情况下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通过主动改变管理策略防范流动性风险。本文介绍了流动性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及两者的关系,探讨了适合我国多数商业银行的压力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武振昆 《价值工程》2014,33(33):157-158
商业银行肩负着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重任,但银行同时也将整个社会的流动性冲击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所以对其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是极其重要的。本文试着采用静态指标法从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两个角度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现状进行度量分析。  相似文献   

15.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主要的经营风险,保持适度的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解决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创新,有效平衡风险和收益,并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麦考莱存续期缺口模型是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重要模型.本文介绍了存续期模型对期权性质和衡量利率变化准确性方面的修正,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及金融市场的状况探讨了该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曾梦琪 《中外企业家》2009,(7X):108-108
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表现为相对过剩。那么,商业银行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如何解释中国近两年的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在美国发生次贷危机牵连至各大商业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可否用来说明中国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背后潜伏着实际流动性危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分析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存在流动性困境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困境的现状,进而从多个层面探讨了转型期导致流动性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三性原则而言,"盈利性"是银行作为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天性,毋庸置疑;我们对"安全性"的认识也已基本达成共识,在现代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要想完全安全地经营是不可能的,商业银行实际上只能通过承担和管理风险来获取盈利.而对于"流动性"的认识与管理,我国银行业普遍较为薄弱.其实,"流动性"是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前提,流动性不足会使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失去保障,而流动性过多又会降低银行的盈利能力."三性"的矛盾是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根源,通常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更加倾向于持有较多高收益、低流动性资产,同时又缺乏对流动性的深入管理,一旦市场环境造成变化,从而造成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