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效制度的实质是对民事权利的限制,民法属于私法,对民事权利的限制不能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关于消灭时效制度的效力、期间、适用范围和援用,从保护权利人、受害人角度出发,我国消灭时效的效力宜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并受到公平原则的限制;普通时效期间和某些特别时效期间应当适当延长;消灭时效的适用于请求权,但某些请求权不适用于消灭时效;消灭时效制度的援用应由当事人主张,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对显著违反公平的案件,法院应依据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否定时效援用。因此,我国消灭时效制度的民法典立法及司法适用应依据民法基本原则,更好地保护权利人、受害人的民事权利,避免义务人、加害人利用时效规避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2.
朱军 《商业科技》2011,(22):31-33
时效制度的实质是对民事权利的限制,民法属于私法,对民事权利的限制不能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利滥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关于消灭时效制度的效力、期间、适用范围和援用,从保护权利人、受害人角度出发,我国消灭时效的效力宜采用“抗辩权发生主义”,并受到公平原则的限制;普通时效期间和某些特别时效期间应当适当延长;消灭时效的适用于请求权,但某些请求权不适用于消灭时效;消灭时效制度的援用应由当事人主张,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援用。对显著违反公平的案件,法院应依据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否定时效援用。因此,我国消灭时效制度的民法典立法及司法适用应依据民法基本原则,更好地保护权利人、受害人的民事权利,避免义务人、加害人利用时效规避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3.
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制度的设立有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超过票据权利时效和欠缺票据记载事项时,持票人能够行使票据利益偿还请求权,但是该规定存在一定的问题:当票据的权利时效经过后,由于我国民事制度的时效期间也是两年,此种情形无规定之必要,否则会造成在商事领域权利因时效丧失存在救济而在民事领域却无救济的冲突,而且持票人自己怠于行使票据权利,理应承担不利后果。对于欠缺记载事项的情形,包括"欠缺非必要记载事项"与"欠缺必要记载事项"的两种不同情形,欠缺非必要记载事项时,票据权利不会因此而丧失,此种情形无需适用利益返还请求权;而当票据上欠缺必要记载事项时,此时从未存在过票据权利,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也就失去了它适用的前提,此种情形亦无需适用利益返还请求权。为了使票据法的规定更合理更规范,能行使利益返还请求权的情形只应当有票据手续欠缺。  相似文献   

4.
李平  刘桂清 《商业研究》2004,(16):83-85
目前,我国关于董事忠实义务制度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公司法》中。董事忠实义务是防止董事滥用控制权、损害公司和股东利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我国公司法在董事忠实义务的立法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应该予以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唐启光 《财贸研究》1998,9(3):74-76
<正> 利益返还请求权,也称票据利益返还请求权,是指票据权利因时效界满或手续欠缺归于消灭而不能达到请求付款的目的时,持票人对于发票人或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的限度内享有请求偿还其利益的法律制度。我国票据法第18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或因票据记载事项欠缺而丧失票据权利时,仍享有民事权利,可以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返还其与未支付的票据金额相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会计信息供应者与需求者的权利与义务分析入手,尤其是针对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的利益博弈中的利益流向,采取实证研究方法,认为大量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在于维系会计信息供应者与需求者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契约的不完备。管理层与大股东只要效益大于成本,就势必会放弃履行契约从而利用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契约的缺陷,采取发布虚假会计信息疯狂掠夺国家,中小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利益。最后对如明确会计信息供应者的责任义务及通过司法实践完善保障投资者权益法律法规以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票据法第18条规定了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但是它与日本、德国等国家成熟的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存在着差异,其本身的规定又有逻辑上的矛盾。通过与发达国家票据法之间的差异和矛盾进行分析,重新认识了我国的利益偿还请求权制度,并提出我国票据法18条应作如下规定:持票人因超过票据权利时效而丧失票据权利的,仍享有请求出票人或者承兑人在其所受利益限度内予以返还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会计信息供应者与需求者的权利与义务分析入手,尤其是针对企业管理层与投资者的利益博弈中的利益流向,采取实证研究方法,认为大量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原因在于维系会计信息供应者与需求者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契约的不完备.管理层与大股东只要效益大于成本,就势必会放弃履行契约从而利用法律制度等一系列契约的缺陷,采取发布虚假会计信息疯狂掠夺国家,中小投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利益.最后对如明确会计信息供应者的责任义务及通过司法实践完善保障投资者权益法律法规以治理虚假会计信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司社会责任的产生基础,在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需要公司向其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而公司社会责任制度的体系,亦由这些特殊的义务所组成。具体而言,包括公司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以及所在社区所负有的特殊义务。  相似文献   

10.
郭臻臻 《消费导刊》2009,(5):132-132
取得时效制度是完整时效制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从取得时效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确立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最后对取得时效制度的立法构建提出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微商的迅速发展带来相当可观的经济利益,但同时伴随着种种问题。基于微商的商人本质及消费者迫切需要保护的利益来看,对微商进行法律规制具有正当性。微商的法律规制则主要从微商的准入制度开始,实名登记制度、第三方支付平台和消费者独立的评价体系则可以使微商的准入具有一定的完备性。基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微商经营行为规制则主要从规定微商的强制义务入手,详尽的告知义务、连带的成本赔偿义务都应该称为微商经营过程中的强制义务,牵连的信誉制度则可来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整改微商行业的行业风气,促进其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舒彦文 《商》2014,(43):261-261
社会利益作为经济法的基础,需要法律保护期实现,本文试图通过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对社会利益做一个新的界定,并试图设立一个机构作为社会利益的代表者,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并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维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3.
合同保全制度是为防止因债务人财产的不当减少致使债权人利益受到危害而设置的保全债务人财产的法律制度。合同保全制度的引入弥补了保障措施的不足,由于保全效力为合同的固有效力,不用当事人约定。合同一经签订即产生约束效力,免去担保方式约定,还可有效防备债务人抛弃债权或恶意处分财产,为合同责任制度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保全了承担合同责任基础的财产。合同保全作为实现合同的第一防线,符合人们的利益趋向。  相似文献   

14.
闫格 《北方经贸》2014,(8):104-105
自罗马法以来,时效制度就一直存在。时效制度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继续达到一定期间而发生一定法律效果的制度,包括消灭时效和取得时效两个方面。我国现行立法对于消灭时效,即诉讼时效一直以来都持肯定态度,但是对于取得时效则基于各方面因素迟迟未予认可。近年来欲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我国《物权法》应当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本文将主要就所有权的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王新红  肖婧 《消费经济》2005,21(3):44-48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保险消费者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我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保时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查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防治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的欺诈。  相似文献   

16.
公司管理者信托义务中的忠实义务只是为公司和股东利益提供了一道防火墙,其注意义务才是实现公司目的的制度核心.但管理者与公司及其股东间的合作障碍、管理者的道德风险和个人成本等都制约了其功能的实现.为此需要更多注重公司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理解把握注意义务的行为标准和司法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17.
《商》2015,(11)
取得时效制度也称为占有取得制度,指的是持有人公然占有他人之物,合法取得了物的所有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了解到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建立的迫切性。本文从四个部分试论取得时效制度及其构建,第一部分是概述取得时效制度,第二部分是取得实效制度的国内外立法现状,第三部分是其价值分析,第四部分是取得时效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8.
朱凤森 《商场现代化》2007,22(36):265-266
确立控股股东诚信义务制度,将有助于适当地调解控股股东和小股东之间或大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所发生的矛盾及利益纠纷,对公司法制度完善和全面发展有积极影响,并且对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控股股东及其诚信义务,然后指出了控股股东对公司诚信义务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在判定公司诚信义务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完善我国证券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以侵权责任为基础的民事责任制度,对于规范证券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证券市场有效性至关重要,也符合证券市场多元化监管的发展趋势。从民事责任的定位、责任的主体范围、归责原则、责任的承担方式、时效制度等诸方面全面探讨证券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制度,对我国构建完整的证券信息披露制度,完善证券市场多元化监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补偿方面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为了使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挥出更大作用,保障农民利益,政府要制定符合省情的地方性法规,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医疗机构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转诊办法,方便农民就医,提高服务质量。农民要掌握有关政策,明确并维护好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