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腐败问题也相当严重.在反腐败斗争中,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目光局限于腐败人员的思想道德问题,应全方位思考,分析他们的社会背景和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重视从经济学角度抑制腐败行为产生.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应正确认识目前的反腐败形势刚刚过去的2000年,我国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批巨贪被处以极刑,人民群众拍手称快。然而,一些报刊在谈论反腐败斗争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果对此不加以澄清,就可能模糊我们的视线,影响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进行。1.腐败越反越多论。在一些小报小刊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言论。其实,这是完全不正确的估计。从公布的数据看,揭露出来的腐败案件的确呈上升趋势。但是,揭露出来的多是因为我们加大了反腐败工作力度,并不能说明目前正在发生的腐败案件在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中缓缓前行,尽管反腐败斗争有过辉煌的战绩,然而不得不承认腐败的存在有其必然性。文章从微观的权力角度审视这一问题,浅谈权力腐败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4.
王建深 《魅力中国》2013,(11):376-376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做好反腐败工作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反腐败斗争中的经验总结。推进制度反腐要完善教育制度,牢固树立制度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制度,并从制度上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彻底治理腐败,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原因有二:一是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具有反腐败的积极性;二是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难以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稳步推进。在治理腐败的问题上,发扬民主与强化专门机构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6.
李明 《理论观察》2013,(12):124-125
社会转型时期高校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易发多发.分析高校腐败案件,领导干部腐败既有自身修养方面的主观原因,也有环境、制度、监督等方面的客观原因.提高干部素质,构建廉洁体系,完善廉政机制,治理高校领导干部腐败问题,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7.
任胜利 《产权导刊》2007,(11):28-28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相似文献   

8.
现在,许多地方在倡导廉政文化,与此相反,腐败文化也在一些地方流行。廉政文化与腐败文化的较量,成为反腐败中的文化斗争。当前腐败文化的主要表现腐败文化在当前意识形态中不占主流,但它常常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风气中。一是灰色民谣。这些民谣流传于民间,讽官刺吏,针砭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远 《南方经济》2010,28(2):15-27
本文利用1988至2004年间中国各省详细的反腐败信息和省级FDI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这二十年来反腐败努力在多大程度上吸引FDI来中国投资。文章从经验上证实,度量反腐败的贪污贿赂立案数和反腐败人员配备的提高对FDI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中国改革以来的迅速发展与反腐败关系密切。同时,我们也证实了腐败不是FDI的润滑剂而是会腐蚀FDI的沙子,要靠不懈的反腐败努力控制腐败从而吸引FDI。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近十年来的反腐败努力在执行效率上比之前提高了,但人员配备的提升并没有像1997年前那样促进FDI。  相似文献   

10.
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的腐败现象,比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都要严重,腐败与该职已成为当今社会损害我们党的机体健康的最大毒相。1993年8月,中纪委第二次全会向全党在严宣告,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务必在近期内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时间,全国各地各纪检检查机关立刻掀起了一个反腐败斗争的高潮。广大群众也纷纷检举揭发各种腐败问题,党政机关的各种腐败性质的大案要案一结再给……但是几年过去了,廉败现象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这些现象,进一步树立反腐败的信心,用邓小平同志的反腐倡廉思想进一步武装…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说过:"权力失去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因此,权力必须受到监督.长期以来,我们党在权力监督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与腐败也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与腐败的斗争中我们党逐渐认识到,监督必须制度化.邓小平同志讲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论我党反腐败思想演进的几个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海臣 《理论观察》2005,5(5):13-15
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它作为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初步探索出一条有效开展反腐败工作的路子,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从我党对腐败根源认识的深化、反腐败指导思想的转变及反腐败的方法手段的变化的特征看,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和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是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和发展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毫不动摇地加强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证。开展业务公开工作,是国有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实现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14.
腐败与反腐败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腐败可能性的人是否选择腐败取决于其腐败的成本和收益的对比 ,而腐败收益和腐败成本取决于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投入量即制度成本。作为反腐败的主体 ,政府是否加强制度建设取决于制度投入成本和制度投入收益的对比关系。在反腐败制度建立初期或新出现腐败的领域 ,反腐败收益往往是大于其成本的。而在反腐败制度建设基本完善后 ,再加大制度成本的投入量则会使得其收益小于其成本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的中国反腐败斗争是一个连续的整体,是新一届党中央的一项重要工作,呈现了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相同的以下五个特征。第一个特征:从总体上说,它已经告别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反腐败方式,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全新的质的飞跃。上世纪的70年代末至80年代是腐败的滋生、蔓延期,90年代是腐败发展、泛滥的高峰期。由于腐败发展的规律、特点没有得到“充分的暴露”,面对来势汹涌的腐败问题整个社会还没有作好“足够的社会心理准备”,社会转型时期的反腐败斗争对执政党来说仍属于一个“全新的课题”,所以,此时的反腐败斗争只能采用“…  相似文献   

16.
乔茵 《产权导刊》2005,(9):69-70
腐败是世界性的问题,发达国家有,发展中国家也有;资本主义国家有,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当今,各国政府都面临如何预防腐败、遏制腐败的问题.作为一个全球反腐的非政府组织,"透明国际"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全球反腐败斗争给予的关注和倡导的有关政府政策改革等做法赢得了很多国家和社会组织的赞许.  相似文献   

17.
一、反腐败的必要性 腐败这个文明社会的公敌,一直是人民关注和反对的焦点.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反腐败斗争?邓小平对此作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坚决惩治腐败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当前消极腐败现象呈现了“五多”的态势 ,它严重地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 ,动摇党的执政之基。因此 ,从腐败与廉政的对立统一关系分析腐败产生的根源 ,对搞好反腐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亚 《黑河学刊》2012,(4):58-58
当前,我国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腐败的类型、主体、区域、程度、动机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探寻我国腐败产生及其蔓延的原因主要有价值失范、道德约束乏力导致腐败,分配不公,制度性漏洞和权力失监,对腐败行为打击惩名不力导致腐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败,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告诫全党同志,不坚决惩治腐败,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党就有可能走向自我毁灭。最近,中纪委召开了第五次全会,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总体要求和思路。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我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