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农场是在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即家庭农场是在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留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吸纳了现代农业要素的优点。成立家庭农场是为了追逐更大的收益,针对市场需求,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条件,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较高附加值和经济效益的优质农产品。因此,可以说,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经营主体可能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因而也是未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市场风险的应对、资源环境的约束、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等方面分析了现阶段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必要性;结合各地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情况,提出现阶段我国已具备了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基础和条件,加快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这一概念,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此成为学界研究热点。从皖南平镇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家庭农场的本质都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场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际经营过程中,家庭农场的发展要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抑制工商资本下乡,保证分散小农的利益,以职业农民带动家庭农场发展。同时,发展家庭农场,政府要做好农田基础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家庭农场"的政策,这是"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出现在一号文件中。家庭农场的提出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推动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在此之前实践中已经存在一定规模的家庭农场,但是目前在我国,家庭农场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相关立法,逐步建立家庭农场相关法律法规,使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胡红梅 《数据》2013,(7):32-32
家庭农场,即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在其带动下,湖北省的家庭农场亦渐行渐近。湖北省家庭农场的现状据初步统计,2012年湖北省家庭农场总数达43370个,其中种植业14068个,养殖业25204个,综合类4098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达250.24万亩,平均每个种植业农场经营规模为178亩,经营规模在500亩以上的有705个。家庭农场年经营  相似文献   

6.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发展的结构性转换。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明显的特征,突出地表现为"粮食问题"和"农业问题"。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许多问题表现出显著的"农业问题"特征,即粮食供给、食品安全、产业优势、农民收入及可持续发展等都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这一发展背景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是构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型经营主体和产业体系,形成农业发展的新动能与新业态。新型经营主体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来源的职业经营者,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三类。家庭农场是新型经营主体的基础与引领,产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与标志,新型职业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与关键环节。因此,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逻辑起点必然是家庭农场的发展,并决定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对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促使家庭农场内生发展。通过对人地资源相对紧张的欧洲国家家庭农场进行土地整治的具体分析可得出,中国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可实施土地整治与劳动力迁移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在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对于普通农户而言,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农场,其资金需求规模、期限发生了较大变化,旧的贷款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农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休闲农业也是近几年新兴的产物,目前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和休闲农业企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农场进化     
30多年来,中国农业的经营体制一直以家庭承包为主.近年,随着城镇化和农地流转速度的加快,中国的种植业一直存在着走向规模、集约还是维持农户经营的争论. 3月末,总理李克强考察了江苏常熟古里镇田娘农场.该农场直接经营面积2050亩,还与37个家庭农场实行产业化合作经营面积4800亩,形成了"公司+家庭农场"的新型发展模式. 在4月初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特别强调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家庭农场"作为一个新名词正式出现在国务院会议上.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出现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格局。作为新型主体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较好地解决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对农业的现代化发展起着引领性的作用。但同时,各新型主体之间缺乏专业化分工,核心功能不突出,没能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效用最大化。本文在分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链中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核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家庭农场的背景上,对国内外农产品供应链整合模式进行对比,最后构建或者选择适合在家庭农场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乡镇企业》2014,(3):46-47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要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月24日,农业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意义,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工作指导要求、管理服务制度、相关扶持政策、社会化服务、人才支撑政策、家庭农场的联合与合作等十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研究表明,数字经济渗透的影响,改变了农业产业组织的成本收益。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已经在其契约结构里对这些变化展现了一定的适应性,但仍然需要根据数字经济的影响,进一步调整交易对手结构与资产专用性投资结构,并创新性地拓展家庭农场的交易形式。  相似文献   

15.
王安 《活力》2014,(17):8-8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三农四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绥棱县立足以农业为主的县情实际,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分类推进,积极探索推进以家庭承包为基础,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目前全县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到2470个,规模经营土地面积14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70%。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403个,经营面积58万亩;专业大户2038个,经营面积75.56万亩;家庭农场17个,经营面积5.44万亩,有力地推动了绥棱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的主要劳动力来自农村村民,由他们来从事生产农业产品与农业产品销售工作,以农业产品销售获得的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家庭农场鼓励和支持农户将土地流转到家庭农场或农业合作社。本文主要论述了家庭农场的意义与提高现代农业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其发展方式与方向,实现家庭农场经营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提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是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解决好地怎么种的重要途径。为此,必须准确把握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充分认识其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稳妥地引导和扶持家庭农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的提出顺应了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有助于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的主体地位,推动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然目前在我国,家庭农场的法律定位尚不明确,其以个体工商户这种非企业组织形式以及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为导向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以法律规范为手段进行市场管理设置了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一、农业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一)不能对农产品成本的详细核算提供资料我国的大部分农业企业的会计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都不能够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成本提供出其所需要的相应的会计信息。农场与家庭农场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是比较单一的经济关系,一般都是采取实物地租。规模不大的国有农场很多都是将土地承包出去,由租户自主经营,这样根据市场的需求农户自己生产相应的产品,而农场仅仅需要与承包之间签订合同,同时定期收取承包费用。由于这种管理体制相对单一,农场若想形成健全的会计管理体系则是非常  相似文献   

20.
法国农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仍属于传统农业,那时法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发展缓慢,粮食不能自给,但50年代以后法国农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到70年代中期一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主要标志,一是广泛采用机械、化肥、农药等现代化手段,农业劳动力不足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7%,劳均负担耕地150亩以上,普通家庭农场的规模为400亩,夫妻二人耕作,很少雇工。其二是农业产量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每个劳动力年平均生产粮食2.8万公斤,肉类7320公斤,蛋490公斤,人均占有粮食1000公斤以上。其三是农产品综合商品率达95%以上。平均三个家庭农场就有一个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年总产值达4072亿法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巴黎拥有世界上第一流的农产品批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