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当前国际软件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加快离岸软件外包发展面临机遇.本文分析了山东省承接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承接能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软件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加快离岸软件外包发展面临机遇。本文分析了山东省承接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承接能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软件产业转移趋势日趋明显,加快离岸软件外包发展面临机遇。本文分析了山东省承接离岸软件外包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提升承接能力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
离岸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绝好机遇。从WTO的视角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充分把握GATS对离岸服务外包的政策性规定,才能更好地利用WTO这个平台发展离岸服务外包。文章分析GATS对离岸服务贸易的适用等相关问题,并提出在GATS框架下发展我国离岸服务外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离岸服务外包及中国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离岸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对于中国来说,吸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不仅有助于发展该产业,提高本地服务提供商的竞争力,也有助于开发中国外包市场潜力,甚至有助于带动整个服务业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离岸外包发包商决策的基本原理及当前服务外包市场现状后,提出了一些增加中国对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吸引力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服务业转移为特征的新一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服务外包逐渐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目前,我国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新兴的服务外包业务。文章首先分析近年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然后通过对上述两种方式的比较,侧重分析离岸服务外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最后结合离岸服务外包在我国发展的新契机,得出我国应积极利用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服务外包是当前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国际服务贸易的一种新形式,它对发包和接包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尤其对承接国的经济影响日益明显,也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浩 《经济界》2008,(6):31-34
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日益迅速。在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而服务外包成为继制造业外包之后的新一轮产品内分工的重点内容的国际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想融入全球化,分享国际分工的好处,就必须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和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中国来说,中国要以比承接制造业外包更加积极、快速、坚决的态度来承接服务外包,抓住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我国政府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制定国家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制定战略性承接策略、完善各种评价体系、大力培育本土品牌、完善知识产权环境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9.
韩沈超 《企业经济》2022,41(2):140-150
本文构建了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地区政府效率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并基于首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样本开展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地区政府效率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具有高度显著的“U”型非线性影响。此外,政府效率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受到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人力资源禀赋水平的调节作用,上述因素与政府效率共同对地区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规模发挥“协同效应”。分样本回归的结果进一步揭示在不同资源禀赋的区域样本中,政府效率对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启示:持续优化政府效率,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强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协同效应”;提高服务外包层次,优化服务外包结构;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承接服务外包的就业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服务外包对承接国产生了广泛的经济影响,就业效应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江苏省是较早发展服务外包业的省份之一,目前具有三大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服务外包的发展增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产生了工资和知识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应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充分发挥其就业效应.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标:本文针对现有关于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离岸外包,缺乏对在岸外包的定量研究的不足,测度我国的在岸外包。研究方法:基于FH指数,将离岸外包的核算方法扩展到在岸外包。研究发现:2014年我国30个省份在岸外包均值为17.1748,离岸外包的均值为0.8252;在岸外包远高于离岸外包,前者是后者的20.81倍。农业的离岸外包为0.0466,工业的离岸外包为0.5132,服务业的离岸外包为0.2653;农业的在岸外包为1.2920,工业的在岸外包为11.3194,服务业的在岸外包为4.563。工业部门是外包活动的主导部门,工业是一个“自生增长”的行业,外包主要集中本行业;服务业是一个“外向增长”的行业,外包主要发往其他行业。从地区上看,上海的离岸外包为3.5202,远高于其他省份。贵州的在岸外包为17.9341,位列第一。离岸外包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在岸外包主要在中西部地区。研究创新:提出了在岸外包的计算方法,并测度了我国的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研究价值:拓展了外包的研究领域,为在岸外包的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宋国良 《上海企业》2011,(11):52-55
据预测,到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可达9750亿美元。从长远来看,未来全球的服务外包产业将保持30%~40%的增长率,到2020年仅IT外包的规模就将达1.5~1.6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  相似文献   

13.
据预测,到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可达9750亿美元。未来全球的服务外包产业将保持30%-40%的增长率,到2020年仅IT外包的规模就将达1.5-1.6万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到1.65-1.8万亿美元的规模。  相似文献   

14.
全球供应链下的跨国公司离岸服务外包与中国的承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近年不仅搞部分的离岸制造外包,而且搞部分的离岸服务外包.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成本的低廉理所当然地成了这种离岸服务外包的承接者,其中尤其以印度、中国的表现突出,其他的譬如东南亚、东欧以及拉美和非洲的部分区域,也在积极参与离岸服务外包活动.鉴于服务外包的积极意义,中国应进一步努力承接.  相似文献   

15.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服务外包领域压力仍然很大,但也给外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服务外包行业应抓住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入手,指出我国的服务外包产业应注重由承接外包项目引发的财务风险.分析外包企业在外包项目的承接过程中存在风险,最终导致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主要由发包企业和其具体项目所带来的,受发包企业的信誉风险、经营风险、环境风险等因素制约.由于服务外包项目的客观风险和主观风险的影响,使得企业始终处于财务风险之中.故提出服务外包企业风险控制对策,包括把握后金融危机带来的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机遇;内外兼顾,促进服务外包企业长足发展;着手制定企业的外包输出战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使用效益以及强化服务外包企业自身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百安居与IBM在中国市场进行IT外包的成功经验,对湖北发展服务外包业具有深刻的启示。作为中部地区大省的湖北应该积极借鉴国际企业的经验,在发挥优势、联合开发、差异化竞争、抱团成长等方面加快提高服务外包承接力。  相似文献   

17.
王立 《中外管理》2005,(6):48-50
国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科尔尼公司近期开展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国成为IT离岸外包(ITO)和业务流程离岸外包(BPO)目的地的竞争力现状,以此确认离岸外包领域的发展趋势。从其调查报告《变化中的中国》看:一方面,中国正在从传统制造业的“世界工厂”逐渐发展为对现代IT管理手段运用极具吸引力的地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资源环境还有待很好地集聚、整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规范的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对中国软件离岸外包产业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中国软件离岸外包企业的规模依然偏小,市场集中度依然偏低;企业效益逐渐提高但与软件外包强国印度和爱尔兰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行业整合不断加剧;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中国软件外包产业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服务外包企业在其承接的离岸外包业务运营中存在着风险,通过建立离岸外包基金的形式可增强服务外包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文章就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中应加强的基础工作提出了初步构想,并对建立离岸外包风险基金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的财务风险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服务外包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和服务外包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始终处于财务风险之中.本文分析了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包括服务对象变化的影响、发包方国家政策影响、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资金供给渠道的影响、经营活动带来的财务风险及由于企业财务风险意识差带来的风险.提出了防范服务外包企业财务风险的具体措施,包括增强企业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科学评估外包项目,实行业务全程风险控制;实行谨慎处理原则,制定外包风险准备制度;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