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一词的基本含义有三种。一是指法律和制度,或法制系统;二是指依法办事,即依照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三是通过立法、执法、守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法律运行环节而达到某种秩序或状态,由此可见,秩序的建立理一种目的状态,它离不开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等法律运行环节的基础。良好的秩序源于健全的立法、严格的执法和普遍的守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法律的伦理化,是中国法律的一大基本特征.此外,司法权与立法权、行政权合一的刑法制度是中国古代刑法文化的形式特质.中国传统法律是独具特色的刑事性法律,表现为发达的公法文化.传统中国法律思想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无讼.无讼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它反映了人们对秩序和稳定的追求.本文主要通过总结中国传统法律特征,并结合相关传统法律特征的形成原因来对中国古代传统法律特征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调解制度基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对于纠纷的解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国家与社会分立的格局使调解的形式多样化.另外,少数民族的调解与普遍适应的调解也有细微差别,本文仅就我国一般的调解活动论述,特殊情况不做过多陈述.对我国古代调解制度的研究有益于探究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民生活状态及社会心理,同时对当前中国社会纠纷的解决、司法体制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维权形势的不断发展,消费纠纷行政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在大调解联动机制的理念下,如何建立健全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衔接机制(以下简称“调解衔接机制”),进一步发挥调解的积极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比较研究入手,认识和把握建立调解衔接机制的实际需要和法律基础,具体分析调解衔接机制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动和完善这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讼、息讼”的思想是中华法系特有的传统法律思想之一,而在中国乡村,传统法律思想表现得尤为显著,乡民们“无讼、息讼”的法律心理也表现得更加明显。本文将从中国乡村社会的视角下探析“无讼、息讼”这一传统法律思想在中国社会的表现形式及其存在根源。笔者希冀通过对此种法律心理的窥探能够引来对这方面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
劳动争议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的争议.根据<劳动法>和<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机构有设置在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三机构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或调解、或仲裁、或诉讼.我国劳动争议中的调解制度主要有三部分构成: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调解;法院处理劳动争议中的调解.<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4条规定着重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原则,第6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27条规定仲裁庭处理劳动争议应当先行调解,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可见调解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之所以重要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7.
修订后的《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第五十条中明确“单位负责人”的含义“是指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上述规定是针对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严重会计信息失真、财务制度失控等会计秩序混乱问题,找出了其中的关键环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过去“会计责任主体”不明,没有从法律上明确“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单位出现违法会计行为,一般都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  相似文献   

8.
我国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是“先裁后诉”,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享有处理先导权,绝大部分工伤劳动争议职工也希望通过内部调解得到圆满解决。要做好工伤劳动争议的调解工作,首先要求工会同志要有公道之心,唯有“公”字能服众;其次是要求工会的同志要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调解工作的业务能力,特别是要熟练掌握国家有关劳工权益、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最为关键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孟子曰:“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孔子云:“言而有信。”古代圣人将“诚”与“信”列入《三纲五常》之中,把“诚”作为人类社会如天之高的道德情操,把“信”视为红尘仁人有诺必践的道义行规。可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美德,也是我国悠久文化的传统古训。 诚信,内涵精良,广泛宜用,古今祟尚。它是一个历史、道德与法律的范畴。在今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法律是诚信的  相似文献   

10.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将古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其基本构成分为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最后形成民族和国家.而家长制最早就渊源于原始社会中的父系氏族.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家族是以男性为中心,由父系学院关系联结起来的.所以家长就是父系父权的代表,在家庭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经济专制是封建家长制的基础,思想专制由经济专制派生,并与之相统一,也都是封建孝道的基本要求在封建社会,家庭成员必须以家长的意志为转移,以家长的是非为是非.尊卑关系又是整个封建礼教、孝道、家长制的前提.封建家长制的影响,首先就表现在封建家长制下的婚姻关系上.封建家长制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封建家长制赖以存在的基础.最早中国有些文学作品都对这一封建思想进行过描述,接触日本文学以来,发现封建家长制对日本文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此主要以《浮云》跟《不如归》两部日本文学作品为中心,浅析这一封建礼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盛任 《活力》2011,(22):117-117
“乐教”是中国古代“以乐传教”、“以乐教和”政治中的一个非常独特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史与传承至今的丰富国学典籍,以及大量出土文物都为研究我国古代“乐教”提供了极为珍贵而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姜继玲 《新前程》2007,(10):77-79
“家族”和“部门”的双重归属 Tim人职当天下午就和7号家族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家长”利用有限的时间简单介绍了“家族系统”和7号“家族”的情况,并告诉Tim,“9月份有乒乓球比赛,10月份有百胜的成立纪念日,这些都是‘家族活动日’,我们需要做些准备。你有什么想法可要及时告诉我。”同时,Tim也从“家长”那里得知,几乎所有的员工活动,都是以“家族”为单位开展。  相似文献   

13.
一、审计署的独立地位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是审计机关履行职责的根本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由于国情不同,各国的国家审计体制有所区别,因而产生审计独立性方面的一定差异。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审计体制大致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立法型,审计机关隶属于立法机构,直接对议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完全独立于行政部门;第二种司法型,审计机关属于司法系列,拥有一定的司法权限;第三种独立型,审计机关独立于立法、司法和行政之外,直接对法律负责;第四种行政型,审计机关属于行政系列,是国家行政机构的一部分,对政府负责并报告…  相似文献   

14.
1.内部审计的目的,由“双向服务”转为完全的“内向服务”。前几年,内部审计在一定程度上类似于国家审计的一个分支,除了对本单位领导负责,还承担了对国家负责的义务。旧体制实行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方式,企业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属物,是国家计划的被动执行者。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既要对本企业领导负责,又要对国家负责,具有“双向服务”的特性。内部服务的“外向性”,埋没了内部审计的本质属性,限制了它的作用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5.
潘新宇 《活力》2006,(4):98-98
诚实信用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也是法律吸收道德观念的开始。它有“帝王条款”之称,因为它既是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又是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断案止讼的依据,同时还是其他民法原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代瑜 《中外企业家》2013,(9Z):86-86
建立内部会计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治理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治理制度体系,改善单位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17.
建立内部会计制度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实施国家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各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治理制度,有利于规范会计工作秩序,完善会计治理制度体系,改善单位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18.
国家观念不会凭空产生,而是建立于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在我国,有助于国家观念的形成和培育的因素有:(1)悠久历史所包容的辉煌与灾难。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为国家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情感基础。古代绚丽悠久的历史文化直接培养了人民的民族自信。心,近代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罪恶和中华民族所遭受的耻辱又从反而激发了人们的主权意识和国际平等意识,激发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2)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对于国家观念有非常深厚的积淀:第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深刻而久远、其二,我国古代社会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纠纷大量出现,尤其是因劳资关系、拆迁安置、征地补偿、企业改制、土地承包、山林权属等引起的涉及多数人利益的群体性诉讼纠纷日益增多.这些群体性诉讼案件多为复杂、敏感案件,正确处理这些案件已成为当前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同时,处理这些案件又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法律效果,而应更多地考虑案件解决后的社会效果.人民法院处理群体诉讼纠纷要充分运用调解方式,做足调解工作.因此,本文将就人民法院如何通过做好调解工作来解决群体诉讼纠纷做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表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责人,《会计法》第二次修订,将其重新认定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即要求单位负责人对法律负责。要想承担得起这份责任,单位负责人需给内审机构和人员重新定位,应尽快改变过去不重视、不支持、不理解内审工作的局面,充分认识内审人员的“三士”作用,让他们更好地对会计行为实施再监督。目前,许多单位的会计制度、内部控制尚不健全,违反财经法规的问题比较突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严重。据估计每年因假账而导致的国家收入和公共资金流失在1500亿元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