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我国法律给予了案外第三人权利救济的途径,最容易混淆的是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与第三人撤销之诉.法律条文中没有对二者的适用顺序做出明确的规定,司法实务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二者的适用混乱.就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经过二者之间的比较研究,案外第三人若首先运用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没有被法院以实体性理由驳回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如果案外第三人在案外人申请再审和提起撤销之诉之间选择了第三人撤销之诉,那么第三人撤销之诉应该排除案外人申请再审的适用.  相似文献   

2.
2012年我国设立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但设立以来备受争议,其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是否构成诉讼制度体系上的混乱?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否具有设立的必要?在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中原告的适格标准是什么?抑或是这里的第三人涵盖范围到底有多大?笔者认为为了避免造成制度适用的混乱,应以第三人撤销制度代替案外人申请再审程序,原告的适用标准应以是否具有救济的必要性和实效性为原则,但同时也要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实现法安定性、程序保障及实质正义等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案外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旨在维护案外第三人合法利益的事后救济程序.本文主要以第三人撤销之诉为出发点,阐释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含义、法理基础、必要性、适用要件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2012年 《民事诉讼法》 颁布后,第三人撤销之诉作为一项新增的制度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议.该制度的增设之初将规制实践中通过虚假诉讼、 恶意诉讼等司法途径侵害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作为其首要目的,将保护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次要目的,然而在实践中该制度并没能起到规制虚假诉讼的目的,在事实上将该制度架空.2015年 《刑法修正案(九)》 新增虚假诉讼罪,使得规制虚假诉讼有了更好的手段.因此笔者结合当前背景,在分析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立法本源及适用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当将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回归至保护案外第三人合法权益之本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 《政诉讼法》 规定了行政诉讼的当事人,规定了原告、 被告、 第三人的权利义务要求,对于行政诉讼的立法完善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通过行政诉当事人制度的内涵以及当事人制度的理论基础入手,对其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的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针对以上分析出现的问题,论述了行政诉讼原告制度、 被告制度和第三人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暂缓起诉并未加以规定,但随着我国公诉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暂缓起诉已成为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分析了在我国构建暂缓起诉的必要性并提出构建我国暂缓起诉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屋登记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被诉房屋登记行为违法,但判决撤销将给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房屋已为第三人善意取得的,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不撤销登记行为。因此,很多情况下登记行为只能被确认违法不能被撤销,即无法逆转、无法恢复原状,使得国家利益和有关物权权利人遭受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是一个既颇有争议又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实务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关于行政诉讼法第三人制度我国立法的规定不多,在行政诉讼法没有出台之前,一直参照民事诉讼法的制度,因此在第三人制度上,仍有很多准用民事诉讼的地方,但两大纠纷解决机制是相互独立的,行政诉讼法不同于其他的法规体系。笔者将行政诉讼第三人制度与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做对比,分析行政诉讼第三人和民事诉讼第三人在参诉的目的、时间、参诉方式、权利义务和提高诉讼效率上的共同点与两者之间范围、类型和诉讼地位上的不同,以期能更好的把握行政诉讼第三人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就是否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分歧较大,一直存在着支持与反对两种观点。本文将从仲裁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即自治性与效率性两个方面来对仲裁第三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在我国不宜设立第三人制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彭江辉  林洋 《现代企业》2024,(3):133-135
<正>涉案企业合规“双不起诉”现象的出现归因于我国单位犯罪的双罚制、以自然人为标准的单位犯罪归责原则以及小微企业发展的实践困境。企业独立意志理论及多元化犯罪治理理念为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双不起诉”制度与企业独立意志理论相悖,与我国现行不起诉制度相冲突,与我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竞合。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应规范企业和责任人的归责原则,实现企业合规不起诉制度与自然人不起诉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目前,在我国附条件不起诉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所以饱受争议.将在分析附条件不起诉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在我国建立该项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财务总监制度,各省市很多已试行,最早的已有近十年的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全面推行财务总监制度,已基本形成共识,但如何使之规范化,有法可依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实行财务总监制度的同时,总会计师的设置与否以及其二者的职能定位尚有争论.  相似文献   

13.
孟令伟 《中外企业家》2009,(20):116-117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刑事诉讼理论中,诉讼经济原则、诉讼效率原则被普遍重视,刑事不起诉制度作为体现这一原则的主要制度也越来越被看重。世界各国在起诉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分为起诉法定主义和起诉裁量主义两种,而起诉法定主义逐渐被起诉便宜主义所取代。我国作为典型的法定起诉主义国家,借鉴法制发达国家的经验,从而对我国的不起诉制度进行完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总会计师制度在我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是,广西烟草商业总会计师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在认识设置总会计师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总会计师的设置模式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探索。一、广西烟草商业总会计师制度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制度做了重大修改,引起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深入剖析刑事不起诉制度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对刑事不起诉制度的个人救助途径和司法机关的监救助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仅规定检察机关有起诉权和不起诉权,对暂缓起诉未予涉及.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出现,随着司法理论和实务界对国外司法的不断研究、引进、移植,暂缓起诉作为一种在国外司法界方兴未艾的制度,我国司法实践中逐渐被引入并试行.但是,由于目前对暂缓起诉制度还缺乏系统理论研究和广泛实践,司法理论界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司法实务界各行其是,做法极不统一.鉴于上述原因,对暂缓起诉制度的法理基础和价值以及在我国构建暂缓起诉制度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不起诉是指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具备了所规定的情形时做出的具有终止诉讼的法律效力的决定。修改之后的《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的范围作出了更加细致和广泛的规定,但是这种规定目前看来并不是十分完善和合理的,任然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本文针对不起诉制度的变更和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对改进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现行国际商事仲裁体制之下,仲裁裁决拒绝承认与执行制度可能会使胜诉方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因为仲裁程序瑕疵或错误而致裁决得不到执行;另一方面又因为裁决未被撤销而不能申请重新仲裁或起诉.为保护胜诉方的实体权利,减少或消除胜诉方困境,应当取消拒绝承认与执行制度或者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文化厅的乡镇文化站群众文化活动设备采购项目被诉“买高不买低”一案,再次将政府采购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大有否定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之势。是政府采购制度本身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设计先天不足的问题?还是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的外部环境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会计核算基础、固定资产折旧和会计科目设置等方面对现行高等学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