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水稻免耕抛秧法是免除任何翻耕犁耙的耕作制和水稻抛秧技术的有机结合。其特点是:省时、省工、省力、省本,保护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劳动生产率。据试验,它比传统抛秧栽培平均每亩降低生产成本63元,每亩增加产量13公斤。水稻免耕抛秧法的技术要点1.选择适宜良种。水稻抛秧移栽时由于根部入土浅,根系分布也相对较浅,所以要选择矮秆抗倒、分蘖力强、穗型中等或大穗型的品种。2.培育适龄适抛壮秧。①铺盘与上床上。在秧板上铺盘时要铺平、摆齐、拍卖。床土要求是无石子开本立的何f油流动比制的营养土,上床土切忌上得过多或盘… 相似文献
3.
4.
在2ZPY—8水稻抛秧机的研制过程中,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对其零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各零部件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获得更为合理的成本分配比例,使设计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6.
7.
8.
水稻机插实现后,不仅可以节省大量劳动力而且可以增收节支,同时利于保护环境。现对水稻机插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机插水稻秧苗管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成败的关键。“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穗数、粒数和粒重起着重要作用。要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水稻秧苗,使水稻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苗期管理尤为重要。在此论述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浅谈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亚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3)
要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水稻秧苗,使水稻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苗期管理尤为重要。在此论述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良种结合良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优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和经济效益。总结了早熟晚粳机插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包括苗床制作、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秧苗期管理、大田准备、适龄移栽、分蘖期管理、孕穗期管理、成熟期管理、适期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大面积机插秧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孙亚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5):59-59
要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水稻秧苗,使水稻的产量进步提高,苗期管理尤为重要。在此论述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孙亚娟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6):59
要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水稻秧苗,使水稻的产量进一步提高,苗期管理尤为重要.在此论述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机插秧使用的秧苗必须是符合插秧机要求的毯状秧,秧苗根系发达,盘根力强,秧块提起不裂不散。软盘育秧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现就水稻机插秧软盘育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综合考虑了水稻田间转运机的选型涉及到多方面因素,采用定量和定性指标来设计评价方案,对水稻田间转运机的机型进行了分析优选。运用层次分法得到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值,以及待选方案的隶属矩阵。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各个方案的优越程度,从而确定最佳的转运机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16.
超级稻的培育与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稻品种都具有分蘖适中、剑叶挺直、茎杆坚韧抗倒、穗大粒多的形态特征,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状聚合的遗传基础。为全国粮食实现九连增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介绍了超级稻定义、品种类型,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重点提出抓好良种推广、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几个关键技术环节,达到提高科学种田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宜香2292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表现在植株偏高,适应性强,耐肥抗倒、耐高温干旱,穗大粒多,产量高、米质好,适于当地群众口味,具有扩大推广种植的潜力。在栽培管理上,重点抓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合理水肥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为夺取高产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辣椒反季节种植,是当地政府实施“菜蓝子”工程工作的重中之重.示范推广辣椒反季节种植与早稻抛秧轮作高产栽培模式,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对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吃菜、吃粮问题,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季稻作区春烤烟-晚稻抛秧轮作模式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田林县双季稻作区丰富的光、温、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创新了粮经轮作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获得了钱、粮双丰收,并总结出适合在当地示范推广的栽培管理技术。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双季稻作区春烤烟—晚稻抛秧轮作模式,比原来仅种一季春烤烟增加了一造晚稻,667m2新增晚稻产量486.89kg、新增产值1655.43元。在双季稻种烟区,农民每年每667㎡地纯收入达1,800~2,200元,经济、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我省水稻育种与水稻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后给水稻育种及稻米产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对目前的育种现状,提出了大力发展杂交水稻、适当调整常规育种目标、优化栽培技术。实现优质稻米产业化和树品牌。创名牌,走科、企结合,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