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财务管理目标创新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人们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理想的目标。实践证明,它已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在新经济时代,必然要求企业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和良性知识流。因此,企业应该意识到拥有高素质人才和员工队伍就有获得财富和更多知识的可能。此时,获得优秀人才,形成最佳知识结构及良好的知识流动秩序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美国的IBM公司把其公司目标提炼为"为员工利益、为顾客利益、为股东利益",他们共享利润,共担风险。这些都是知识经济带来的影响。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正日益决定企业的未来市场价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进行知识培训时承诺给员工一定奖励,可以提高员工参与知识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企业承诺奖励势必会耗费企业一定的资金,由奖励带来的收益也有待确定。而员工参训是否努力将会受到企业决策的影响,其行为将反作用于企业的知识培训效果。运用博弈方法对短期与长远知识培训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行为选择给双方所带来的不同利益进行分析,能够为知识培训中企业与员工双方做出更有益于自身的决策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企业是一个经济性组织,追求经济利益是其主要目标。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企业内部政策既是指引企业员工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同时又是企业与员工之间各种需要与利益关系的集中表达。因而,一项既能很好地包容企业与员工之间各种需要与利益关系,体现双方共同意志的内部政策,必然是企业管理者们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需要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妍 《中外管理》2005,(2):15-16
对于是否上CRM,国内企业考虑最多的是股东利益而非客户利益,更少人将它与员工利益联系起来。然而,IBM的调查表明:当CRM的目标与员工目标一致时成功率才最高,而股东利益最大化对成功的正面影响只有1%!  相似文献   

5.
一、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对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 1、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拓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与知识资本的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即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重大变化,将改变企业要素的所有者的地位,从而决定了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再是仅仅归属于其股东,而是归属于其“相关利益主体”,如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因此,企业是各种要素的所有者达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益是所有参与签约的各方  相似文献   

6.
员工加入企业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往往不尽一致,怎样才能将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利害相关的"共同体",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激励机制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存在绝对有效的、时时适宜的激励时机,激励机制的选择必须随机制宜。  相似文献   

7.
员工加入企业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目标往往不尽一致,怎样才能将员工的目标与企业目标统一起来,使之成为利害相关的"共同体",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是激励机制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存在绝对有效的、时时适宜的激励时机,激励机制的选择必须随机制宜。  相似文献   

8.
姜丽 《企业研究》2012,(20):193
实施职业生涯管理,可以对员工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能够提高员工的忠诚度,使企业组织以自身的目标为出发点确立和修正员工的目标,最终使双方都能实现自身的目标与利益,因此职业生涯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因分配制度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及其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利益,所以说分配制度在国企改革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分配制度作用和目的在于调动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体现劳动付出与劳动报酬分配相匹配、企业利益与员工收入兼顾、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又将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目标紧紧结合在一起,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利益相关方 利益相关方是指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受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并不限于:消费者、股东、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债务人、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并可以分为内部利益相关方(如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如股东)。  相似文献   

11.
一、培训与开发1.培训与开发的定义。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企业所作的有计划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利益最大化是管理者追求的企业目标,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使员工积极主动为企业创造利益,而企业的绩效评价是考核员工对工作的完成程度和认知程度。因此,制定提高企业绩效的激励机制是推动员工效力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实施目标管理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目标管理提倡人人参与管理,力图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员工持股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员工持股计划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员工持股计划就是通过员工持股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来调动员工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通过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来达成企业目标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改革的目标.员工持股计划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5.
郭霞 《企业经济》2008,(1):74-76
忠诚与利益、企业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本质上是利益关系的集合体,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忠诚必然以利益为纽带,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是实现企业利益的源泉,员工忠诚于企业以增进自身利益为条件。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是契合忠诚与利益的现实平台,企业文化所内涵的人本精神、价值观为实现忠诚与利益提供了人文环境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培训的时机     
企业培训主要围绕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展开,以提高员工知识、技艺、能力等素质,使员工融入企业并胜任现在或未来的工作。企业培训通过企业和员工双方面共同履行培训的权利和责任,使工作更富成效,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是由股东、债权人、顾客、员工、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及程度各不相同.在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的好坏时,仅以股东利益至上为目标,并将此目标作为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的唯一标准,显然是片面和不科学的,在实践中这种以股东利益至上为目标的企业绩效评价方式已经不断显现弊端.国有企业本身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这要求在评价企业经营者绩效时,除了考虑股东利益外,还必须考虑顾客、社区大众、员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的绩效评价系统,符合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KIBS)创新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和提升自身创新绩效的关键,引起了创新学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文章综合Clarkson对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和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将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界定为管理者、员工、顾客、合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服务创新利益相关者参与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然后从利益相关者信任和知识整合两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梳理,并提出作用机制模型。分析表明,利益相关者信任和知识整合在利益相关者参与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对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股权激励是企业为了激励和留住核心人才而推行的一种激励制度,是企业用于激励员工的工具.股权激励主要是通过附带相应的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给予企业员工一部分权益,使得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进而与企业组成利益共同体,以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和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长期目标.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是一家2003年成...  相似文献   

20.
忠诚度是指一个人对其所属社会团体的目标、象征和宗旨等方面的坚信不疑的品质.员工忠诚是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作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