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软件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1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组织建设以来,软件园不断地发展壮大,成为促进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适应产业形势的发展需要,各软件园的R&D投入在逐年增加。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研究了我国11个国家级软件园R&D的效率,为软件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产业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前,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该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用理论和实证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信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内部规律,尝试准确揭示信息技术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息产业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在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中,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电子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创新在应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是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基本方向,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要着眼应用,本文从我国电子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创新在电子产业发展中应用的策略,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自上世纪6、7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国家战略,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在新兴产业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据此,结合国内外电子信息发展经验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就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目前面临的创新问题作简要探索。  相似文献   

5.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国的信息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服务业已逐渐成为各方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吉林省信息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吉林省信息服务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吴迪  王晓煜  关胜 《中国市场》2008,(28):126-127
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带动效应明显。本文结合国外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重点讨论我国现代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婧 《商业时代》2006,(17):14-15
服务业作为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新兴产业,日益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介绍了美国及新兴工业化国家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构想。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面临着新的变革,我国相关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国际信息技术产业的演变及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布局的角度,分析了新时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的增长路线,探讨了相关地区和产业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方向。  相似文献   

9.
一、东软集团发展史及概况(略) 二、东大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1.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软件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化的水平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在制定和实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以推动本国经济的增长。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00年全球信息市场将突破1万亿美元,其中软件将达6400亿美元。因此,以软件以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已成全球令人瞩目,最有希望的新兴产业。信息产业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大要素之一关系中国21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信息化建设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带来的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国内专家预测,到2000年我国的电子信息市场将达1万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将增至6万亿元,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子信息市场。但目前我国自主品牌的软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还很低,网络产品国产化几乎为零。而中国电子信息市场已成为各大跨国公司争夺的焦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主要成员最近在日内瓦作出加快信息产品全球化的重要决定。根据这个决定,凡属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从1997年7月开始降低关税,到2000年其关税降为零。  相似文献   

10.
高端服务业是处于服务业高端领域的特殊行业.发展高端服务业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热点”园区、产业链、新知识经济等多重视角对高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式与机理进行研究,具体讨论了“热点”园区空间布局模型及高端服务业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基础上的高端服务集聚模式和“热点”园区下高端服务综合评价模型与发展模式,并就产业需求驱动的城市高端服务业形成机制、产业链视角下的城市高端服务与其他产业互动模式和引导高端服务产业聚集的政策制度创新进行分析,指出了信息技术在高端服务业中的应用、高端服务业可持续发展创新战略和城市高端服务业空间网络设计与优化策略,为我国高端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第三产业在各国的比重不断上升,特别是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在全球信息化的影响下,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国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而在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等纷纷开展电子商务。蒋明贵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选择。借此机会,我就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在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刘妍 《商业研究》2000,(2):129-130
信息服务业与信息技术及设备制造业综合起来构成信息产业。我国信息产业,无论是信息 基础建设方面还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其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 一直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由于是新兴产业在开发和利用上尚存 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产业规模、信息产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21世纪信息产业发展前 景乐观。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商场现代化》2006,(28):22-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外商投资比较集中的行业。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FDI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影响,最后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利用外资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服务贸易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和它在各国经济中重要性的日益显现,我国应该在服务贸易方面给予更大的重视。本文在服务贸易总体和行业层次上选用TC和RCA指数,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对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状况进行定量分析,指出了我国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服务业各行业之间以及服务业各行业与其他产业间如何协调、优化发展的指导性建议和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企业交易成本的竞争。伴随着竞争的激烈,从制造业企业中"服务外包"分离出来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日益兴起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新的动力角色。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快速兴起的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竞争力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发达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知识密集化和技术密集化的代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判断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化的指标。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子商务》2004,(5):21-21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发展信息产业、加快推进信息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战略选择。借此机会,我就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及促进中国与亚洲各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成为各国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自2008年开始,美国、日本及欧洲等众多国家纷纷开始出台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和制度,以带动国家经济发展。我国将战略新兴产业与关乎民生的基础产业融合,促进常规产业转化为高端产业,起到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是我国发展战略新兴展业的重要目标。各行业都有代表性发展企业或区域集群,对于经济推动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基础性产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而物流成本的居高不下已经成为阻碍国内企业发展和参与国际化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阿里巴巴集团布局"大物流"战略,旨在整合从生产商到消费者的整个物流链的信息,这符合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旨在分析阿里巴巴"大物流"战略内涵以及该战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本土化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我国正成为外商服务业投资的新热点。政府必须在宏观发展战略方面及早规划、体现,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优先发展战略性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增长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