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投行业务、自营业务与经纪业务。人们通常认为证券公司业务单一,靠“天”吃饭,根本就不需要战略成本管理。但是,持续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和货币资本正在加速形成,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条件,随着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的基本结束,由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的行业性整合已经开始,证券市场重新洗牌,证券公司将由分散走向集中、垄断,这为证券公司做强做大自己提供了天然的机遇,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抓住整合机会。  相似文献   

2.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尽快化解证券公司的风险,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进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针对目前证券公司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综合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是监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按照一定程序采取有关措施,对证券公司风险进行提示、化解和处置的过程,其中处置阶段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最重要环节之一。2003年以前,我国高风险的被处置的证券公司主要包括万国证券和君安证券,另外,还有几家高风险的证券兼营机构被处置。2003年以来,监管机构加大了证券公司风险处置力度,共处置了几十家高风险证券公司。  相似文献   

4.
自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注册开始,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十多年的发展,截至2004年6月底,我国证券公司的数量已达到了130家.在这期间,有多家出事证券公司被中国证监会采取关停并转的方式处置,其中,大连证券成为我国首家被中国证监会取消证券业务许可证并责令关闭的证券经营机构.  相似文献   

5.
证券公司风险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风险管理是证券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高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确保证券公司稳定发展的基础。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体系,不仅是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国资本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顽症需下“猛药”——证券公司启动退出机制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风险证券公司自2004年以来,相继出现问题,进而被行政接管或托管,从目前的进展趋势看,2005年上半年有望完成对德隆系证券公司、南方证券、闽发证券、汉唐证券等证券公司的最终处置。根据目前的证券公司经营状况,2005年还可能会出现多家经营失败的证券公司以不同的方式被处置的情况。证券公司的退出机制开始正式引起关注。证券公司退出机制的建立不仅对于证券市场发展意义重大,从中也可以观察中国金融风险化解的难点与趋势。  相似文献   

7.
加强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的8家证券公司因严重违法违规,先后被托管经营、行政接管或停止证券业务资格,中国证监会对这几家证券公司均已正式立案稽查。证监会对券商采取的监管措施不断加大。2004年下半年,对证券公司的整治措施不间歇地出台:要求券商开展自查摸清底数,制定整改措施;对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提出了五项内控要求。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2,(36):44-53
行业发展沿革 自1987年我国第一家专业证券公司成立以来,历经二十五载发展,我国证券行业逐步走上规范、稳健的发展轨道。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证券行业也积累了一些风险,2004年我国启动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有效化解了行业长期积累的系统性风险,初步形成了证券公司市场退出和投资者保护的长效机制,完善了证券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实现...  相似文献   

9.
随着证券行业综合治理的结束,证券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市场流动性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合规风险日益突出。合规文化建设是证券公司有效控制合规风险的长效措施,也是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我国证券公司建设合规文化的现实要求出发,结合公司经营实践,通过对合规文化内涵、重要性以及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证券公司合规文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4月23日国务院发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两条例的出台细化和落实了《证券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将进一步巩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果,建立起有效防范和及时化解证券公司风险、  相似文献   

11.
证券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日益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已经国务院同意并批转执行的《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明确了证券公司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建设的远期目标, 即在2007年年底前全面实施公开披露制度。本文拟在回顾我国证券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完善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体制、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证券公司的国际化不同于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若干发展中国家入世前后在证券业开放过程中对证券公司国际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选择,导致了不同的发展结果。韩国和智利证券业成功开放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在一国证券公司没有能够实现国际化的情况下,完全开放一国国内证券市场会给本国证券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之一。我国入世在即,对国内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研究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目前,国内证券公司在国际化方面的现状尚难令人满意,国内证券公司应该在资金来源、业务、机构设置和人才等方面尽早实现国际化,从容应对入世后的激烈挑战。  相似文献   

13.
经历了一年多的制度性变革和行业整顿,如积极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的综合治理以及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我国股市出现了新一轮的牛市行情。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推动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外林 《南方金融》2006,(10):49-51
经过近两年来的综合治理,我国证券公司历史遗留的风险基本得到化解,经营状况有所改善。但是,证券公司在日常监管、公司治理、内控机制、法规建设、创新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结合监管实践,探索推进新形势下我国证券公司规范发展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事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全方位推进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公司财务管理方法,大力培育优胜劣汰的政策环境、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证券公司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变革的重要一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资本市场重要转折的关键一年。我国资本市场在股权分置改革、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机构投资者发展和证券市场法制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7.
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事关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从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包括全方位推进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公司财务管理方法,大力培育优胜劣汰的政策环境、提高产业集中度,鼓励证券公司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推出已经两年多了。今年6月1日开始施行的《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又对融资融券业务规则做了进一步明确。在许多人看来,融资融券业务仿佛已经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9.
刘能元 《金融与市场》2007,(3):11-12,17
本文提出了天津证监局2007年工作指导思想,全面论述了天津证监局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巩固证券公司综合治理成果、加强期货机构监管、打击非法证券经营活动、开展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要求,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全局各项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由于资产管理业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缺乏相应的规范和监管措施,而且实际操作中无章可循,为规范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证监会)于2003年12月1813发布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证监会令第17号),于2004年10月2113发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证券公司多刊按有户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