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代送别诗作为唐代友情诗的一个重要门类,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形式完美,风格各异,数量巨大,成就突出。为了便于把握唐代送别诗,文章把它们分成五个种类,并且归纳了其送别基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南宋诗歌中涉及淮水的作品为依据,在梳理前代送别诗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分析南宋淮水送别诗直抒离别之情、借送别吐胸中块垒、劝勉激励之词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论述其多长篇铺叙少抒情写意等方面的写作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日本,也有很多关于送别的日本汉诗。日本汉诗不仅是日本文学的一种形式和组成部分,而且是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古代诗歌影响并繁衍到海外的最大一脉分支。它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情谊的重要纽带,是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意象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方法,中日古代汉诗都非常重视意象的营造与表达,二者既有共同之处,亦各有其特点,研究二者之间的异同对于中日文化的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出土于徐州的汉画像石题材多样,在汉画艺术中有着鲜明的风格特征,表演形式较为突出、新颖,是两千多年前古代历史上的高峰,体现了汉代乐舞的大发展时期,提示着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贵族阶层追求生活和审美意识,造就了汉代独特的舞蹈艺术,为我国传统民族舞蹈风格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ふと”、“ぅっかリ”、“つい”、“思ゎば”属于日语类义陈述性副词,有时可置换,但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如果对语言环境体会不深,对语言深层含义把握不准确,易造成使用不当,翻译不贴切。本通过案例同时参照有关学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比加以对比研究并归类,呈现给专家学,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受武汉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影响,“汉骂”颇为流行,遍布武汉人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然,这种低俗的文化不符合武汉现代发展的潮流,严重损害了武汉市民和城市的形象,必然要被淘汰。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市民素质,营造良好生活氛围,努力消除“汉骂”。  相似文献   

7.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送别诗是抒发诗人离别之情的传统诗歌。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对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解读。通过图形-背景的层层组合,送别的画面逐步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同时诗歌的情感也进一步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雁荡山“变幻”的旅游美学特征的自然地貌及旅游审美意念成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同属汉字文化圈的中日两国语言为前提,就汉字词在科技日语日译汉中容易误译这一普遍现象,从概念上论述了汉字词与汉语词的异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史上,西汉前期的农本思想与农税政策所表现出的思想深度及其取得的重大成效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值得重视和深入分析。这一思想与政策,强化了举国上下的重农意识,充分发挥了财税杠杆对农业的激励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从而开创了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成为后来治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时代不同,伦理道德观念不同,人们的婚嫁观也不尽相同。汉代封建文明虽已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婚嫁风俗上,原始社会古风犹存,而且封建纲常名教在两汉时期尚未形成系统周密的理论,贞节观念也未深入人心。所以汉代婚姻环境相对宽松,婚嫁观具有一定的传统性和开放性。女子择夫尚富贵和才能,不重贞操,不重尊卑名分;男子择妇尚相貌,也尚财富,对于女子贞节并不看重。此外,本文还运用相关史料,分析了汉代婚外关系的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13.
汉代财政支出管理及其特点释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学者对汉代财政支出项目进行了逐项考述,然而关于汉代土木建设费用支出、舆马费用支出缺乏必要的论述,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辨析和考证.另外,汉代财政支出管理的特点在于:财政支出管理分属于两大系统;财政支出项目细密、支出帐簿的记录比较规范;财政支出管理的审核措施严密.  相似文献   

14.
汉武帝时期的垄断官营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汉武帝时期推行垄断官营经济政策的时代背景、指导思想,阐述了其推行的主要经济政策及后果,指出了这种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西汉王朝奉行“以农为本”的基本国策,随着社会状况的改变,农业政策的导向也在做着不断调整。西汉初年,针对流民众多、农业劳动力匮乏的状况,主要采取罢兵革、复田宅、赐爵授田、与民休息等措施保障足够数量的劳动力以恢复农业生产;中期,在连年用兵、国库亏空严重的窘况下,通过更新铁制农具、提高耕作技术等方式提升农业生产率,维持农业的发展;晚期,土地兼并集中的矛盾日益尖锐,政策上以缓和土地兼并为主导。  相似文献   

16.
数字是人类对宇宙时空及其运行规律进行描述的感性符号,数字七便是此类具有象征作用和神秘性能的数字之一。从出土简帛医方资料看,七不仅常常被用作巫术性疗法中的象征性动作如摩擦、击打以及唾的动量标准,而且常常成为巫方用药的剂量、物量以及对不同性别患者进行象征性动作及用药多少的一个标准,说明至迟在战国时期,数字七已成为中国早期数文化中富含神秘性和巫术性的模式数字。七之所以具有模式数字的性质,这与早期先民对于宇宙空间、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以及人体生命节律的认知等因素有关,而简帛医方中七的大量出现也正是此类文化信仰在心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汉赋将汉代的恢弘气势发挥到了极致,其直接服务于帝王更展现了帝王的至尊权威,领汉百载之风骚.汉代帝王宫殿的威严、雄伟、华丽而汉大赋的恢弘、豪放、奢丽,二者均承袭了汉时代的精神,体现着汉王朝的强大、汉代帝王的至尊.汉宫殿与赋都体现着汉人以“大”为美的意识,演为建筑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一次旷世交汇.  相似文献   

18.
“柳”意象在逐臣别诗中几乎销声匿迹,说明柳意象所传达的情感内蕴在逐臣那里处于弱势。逐臣别诗中惯用的“北望”、“北归”两组动态意象,道出了逐臣在别诗中所要表达的回归朝廷、重新实现生命价值的渴望,根据感情和意象对应的原则,柳意象被逐出逐臣视界。而逐臣执着的回归情结,有其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深刻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学习邯钢经验,促进企业市场化进程这一现实出发,论述目前我国企业界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如何强化管理的问题。作者阐述了以下几点:(1)管理要面向市场,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2)深化改革要与强化管理相结合;(3)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科学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4)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是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相似文献   

20.
秦汉财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书会计"者具体负责会计管理工作.从简牍中可以看出,填制和严格地审核会计凭证是汉代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从凭证到报告是一个不断压缩数量、去粗取精的过程,汉简中的"月言簿"、"四时簿"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在会计管理方面,中央考核部门依据政府制定的上计律,将上计时间和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并对会计工作的业绩进行考核、审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