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被特许人获得成功的关键.特许经营关系因其具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因而成为商业领域非常复杂的一种关系.正确建立和维护特许双方和谐与互利的伙伴关系是特许经营体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本文剖析了特许经营关系的实质,分析了影响特许经营关系和谐发展的因索和其发展的六个阶段,并提出了促进特许经营关系和谐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合作关系是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被特许人成功的关键.为了让中国的特许经营企业走出国门,或外国的特许经营者进入中国,特许人和被特许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和发展.大多数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并不了解这种关系是什么,如何开始建立这种关系,然后如何加强这种关系.本文恰好阐述了这个问题,并重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防止不相配的关系;(2)防止处理不当的关系.本文还将讨论美国两大特许经营体制"科威科.科比"(Kwik-Kopy,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和"在家老人照护"(Home Instead Senior Care).  相似文献   

3.
特许经营中设立的财务评价和经营中收入的组成,计算及特许经营财务制度的建立,应建立在兼顾特许人和受许人的双方利益基础上,使二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为特许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氛围。  相似文献   

4.
特许经营中设立的财务评价和经营中收入的组成。计算及特许经营财务制度的建立,应建立在兼顾特许人和受许人的双方利益基础上,使二者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为特许经营营造一个良好的财务氛围。  相似文献   

5.
特许经营与以往商业经营模式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其双赢基础上的经营理念,而且成功的特许经营对特许人和被特许人双方而言,是一个“双赢”的结果。若特许人本着“如果我不能让你赚钱,我为什么要和你合作”的新型经营理念来经营,那么这种成熟的经营理念不仅会使企业行为不再以短期获利为目标,而且还能有效地在受许人中起到一种事业协同作用。那些购买  相似文献   

6.
特许经营是一种双赢的商业模式。特许双方要相互依存、优势互补,以便各取所需、各得其所。作为加盟商(受许人),要明白总部和加盟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业体,总部所提供的只是一套加盟营运组合,必须基于其理念和指导,按部就班地去落实,才有可能成功。而且,一个成功的、历久不衰的总部,其经营方针定有过人之处,也一定渗透着总部多年来摸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缓慢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双赢的经营模式,以其特有的优势倍受国外商界欢迎。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将它称为“下世纪占主流地位的商业模式”。但在我国,特许经营的发展仍很缓慢,如何加快发展已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一、特许经营的优势根据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FA)所下的定义,特许经营是“一种连续的关系,在这个关系中特许人(franchisor)提供一种独特的商业经营特许权,并在组织、培训、商品计划和管理上提供援助以作为从受许人(franchisee)获得报酬的回报”。特许经营的优势是整合系统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系统合力。特许经营把特许…  相似文献   

8.
特许关系是特许经营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在分析特许关系的成因及性质的基础上,认为为了管理好特许关系,连锁公司应具备如下一些观念:关系资本、伙伴、服务、双赢与利他、长期导向。应从预防和过程管理两个角度采取如下一些管理策略:优化店铺运营模式、设计公平合理的特许合同、建立强大的服务支持系统、建立"家庭式"特许体系文化、审慎选择加盟商、把握加盟商心理变化规律、慎重处理违规行为、监测特许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前,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有些企业的连锁规模也越来越大了,但是,许多特许经营企业越来越感到问题多了起来,有的甚至反而还不如没有搞特许时候的日子好过。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特许企业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对特许企业品牌建设的理解与投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在我国兴起了一股特许经营的热潮,特许经营是其独特的“双赢”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特许人和受许人双方的利益,赢得了众多企业和个人创业的青睐,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特许经营在中国市场的“红火”热潮中存在着种种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其负面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防范经营风险,推动特许经营在我国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林燕  叶翀 《中国市场》2014,(6):70-71,74
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各国竞相加快对外开放、进出口贸易步伐,这使得跨国企业对外扩张的压力越来越大。国际特许经营模式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回顾国际零售企业特许经营相关文献,通过分析经营过程中成本和利润关系,可将国际特许经营分为直接特许、代理特许经营、建立经营单位三类。  相似文献   

12.
特许经营特许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特许权,它是特许人与受许人双方发生特许经营关系的基础和中心。特许人依靠拥有和开发特许权获得利益,受许人则付出一定代价拥有使用该特许权的权利,整个特许经营体系就因特许权而存在。因此,从特许权的角度讲,特许经营的实质就是围绕着特许权——这一包含工业产权和/或知识产权的交易。  相似文献   

13.
浅谈特许经营的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萍 《商业研究》2000,(12):19-21
特许经营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企业扩张和个人创业途径之一,是一种高效益的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对特许人和受许人双方都是一本万利的事,即特许人一个本钱万次使用,利用一次赚一次钱,扩大一次规模。受许人购买一项特许经营权时,既买了成功的业务经验,又节省资金和降低创业风险。特许经营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已被中国规模各异的行业所利用,从零售业、餐饮服务到咨询等70多个领域,其发展呈多种类型结构;直接特许与区域特许并存发展,第一代特许与第二代特许、特许经营与连锁直营并存发展,其发展态势,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姚莉 《商业研究》2003,(2):27-28
特许经营是连锁经营的改进形式,其核心是特许权的转让。特许经营开展的基础是特许人将自己成功的经营模式及独特的商品、商标进行特许组合并转让给受许人。对受许人而言,选择特许经营可以节省自己从头做起的探索成本、降低经营风险,较快进入运营正轨,对目前我国中小商业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较为适宜的经营方式。特许经营的成功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品牌知名度是关键;特许经营双方的规范与科学的管理是保证;特许经营能否受到法律保护,是保证我国特许经营健康顺利发展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特许经营中特许人和受许人之间是一种新型契约关系,并拥有独立的地位,特许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特许经营有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就业难的问题,有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的新秩序。特许经营中存在着各种限制性竞争行为,特许人为了雏护网络的统一性和商业信誉往往在合同中规定搭售、固定转售价格、销售地区限制、回授、竞业禁止等限制竞争的条款。建立特许经营的反垄断豁免制度应遵循合理性原则、竞争性原则和消费者利益原则。  相似文献   

16.
《北京商业》2005,(1):20-21
在特许经营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特许经营的费用计算是特许经营合同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特许人和受许人双方的利益,其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既是特许经营体系稳步发展的前提,也是其得以巩固的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王亚玲 《商业时代》2006,(26):16-17
由于外部制度环境的制约,我国本土特许企业体系不成熟本文提出。为了促进本土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优化企业外部的制度环境,建立特许经营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特许经营主体间共赢关系,通过电子商务提高运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特许速览     
《连锁与特许》2005,(2):8-9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出台 商务部1月3日发布《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据此,从2005年2月1日开始,特许经营企业必须到当地经贸管理部门办理备案登记,同时向公众披露其经营资金。 国家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商业特许经营是特许当事人双方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合同,特许人将有权授予他人使用的商标、商号、经营模式等经营资源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经营体系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的一种现代流通方式。“药价杀手”将开北京最大药店 华东地区的最大 平价连锁药店“天天 好大药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外餐饮业特许经营比较分析,我国本土的餐饮特许经营企业仍处在效仿、借鉴和积累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在特许经营模式的运用上还存在着标准化规制缺失、没有树立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环境和服务有待提高和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内餐饮业特许经营模式,应采取加快特许餐饮标准化进程、加强特许餐饮品牌建设、提升特许餐饮服务标准、严格筛选加盟者、不断完善特许经营制度等有效对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做大规模,尽快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20.
树与叶     
连锁与特许作为新兴的经营模式被大众和市场推崇。然而,许多连锁企业不能够科学地建立和发展健全的特许体系,认为特许就是简单地拷贝和复制。试想,如果没有良好的母版又怎么去拷贝优秀的子版?更多的加盟者不能够正确地认识特许的作用,认为“背靠大树好乘凉”。大树之所以可乘凉,是因为有许多小树叶的缘故。连锁与特许经营本身具备很多的细节性问题,属于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相同的条件下,是否更细致地关注“锁”中所牵涉的细节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