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钧 《北方经济》2011,(16):77-78
随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将会增强,汇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会日渐增加。这意味着我国外向型企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对抵御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企业来说,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分析汇率波动风险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外向型中小企业防控外汇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汇率改革后,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使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加大。加之,8月底,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正式推出人民币期货和期权交易,将对人民币汇率定价权产生深远影响。那么,对于我国经常要涉及到外汇结算的外向型企业,又应该如何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加剧,经营性汇率风险越发引起企业关注。汇率可能导致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发生变化,引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减少,经营性汇率风险产生。人民币对美元经历了一个阶段性升值过程,现阶段又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经营性汇率风险可能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针对经营性汇率风险,外向型企业可以建立适应性管理机制,通过战略预谋、组织柔性和供应链调整等方法,为海外市场布局、渠道结构和产品功能特质预留调整余地,并谨慎权衡调整成本与收益,适应性管理可以有效规避经营性汇率风险。  相似文献   

4.
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策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理论观察》2010,(3):146-14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结束以后,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冲击,诱发的金融贸易风险不断加大,面对变幻莫测的汇率波动,外向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规避风险,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5年里,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在为我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汇率风险的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伴随着人民币汇率渡幅的不断增大,我国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也随之加大,如何更好地规避外汇风险已成为我国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容回避和应以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素芹 《魅力中国》2014,(23):70-70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不断波动,对我国外贸企业的影响日益显现。由于我国企业出口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外贸依存度高,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会对我国外贸企业的进出口带来挑战,增加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外贸易汇率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汇率风险的形成主要缘于汇率波动引发汇兑风险、利润风险和折算风险等。尽管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并未对我国外贸总体格局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风险已客观存在。企业应有选择地采取汇率风险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逐步实现,在国际贸易中,企业如果对汇率波动所带来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不足,就可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因此,如何正确地认识外汇风险和较好地防范与化解外汇风险,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成果,是外贸企业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外贸企业对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旭东 《特区经济》2008,(2):220-221
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更加具有弹性,汇率浮动范围日益扩大,外贸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与日俱增。本文探讨了外贸企业应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汇率风险,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选择合适措施,化解汇率风险,增强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外向型企业汇率变动应对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的持续走强使我国出口企业面临高额汇兑损失、产品竞争力明显减弱、企业的利润大幅降低等压力,这不仅抑制了出口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大了出口企业的外汇风险.外向型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规避汇率风险.文章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入手,分析了汇率变动给出口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提出了企业有效地应对汇率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强 《特区经济》2009,242(3):75-76
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长期和短期的影响因素,认为短期影响因素是进出口额与外商直接投资。根据模型结论,本文认为继续深化汇率体制改革,适度加快人民币升值和扩大波动区间,利用汇率自身与对进出口额的杠杆作用,直接和间接地将外汇储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金娟 《特区经济》2010,(7):80-81
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本文从利率汇率的互动机理入手,分析了经常项目、资本项目、资产转换三条途径传导下的利率汇率互动,并在此基础上引用有关变量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段实证,反映出人民币利率汇率互动关系的动态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3.
段京怀 《特区经济》2011,(12):277-279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根据中国的自然资源,如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探讨人民币汇率的决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应调低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就业和引入外资;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资源,调高人民币的汇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外汇占款较大推高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又应调高人民币的币值;又要考虑汇率对利率政策的抵消作用等。  相似文献   

14.
庄希勤 《特区经济》2006,(9):170-172
经济全球化时代,两国汇率的形成是两国间博弈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从博弈论角度考察,两国在汇率问题上的重复博弈能够达到一个子博弈完美那什均衡。本文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波动运用了博弈理论分析了双方的得益和支付,并提出了中方在汇率问题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富月  ;张笑天 《特区经济》2014,(8):133-134
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汇率制度的改革大体上经过了3个阶段:复汇率制度、单一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本文着重讲述了这三个阶段汇率制度的改革情况,分析了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走势,并对汇率波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然后指出我国汇率制度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下一步路径。  相似文献   

16.
侯杰 《特区经济》2007,225(10):272-273
目前我们正经历着汇率制度研究多年来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国际学术界对汇率制度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综述,总结了经济学家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出发,对汇率制度的选择得出的不同结论;第二部分为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文献综述,讨论了人民币应该继续钉住美元还是采取更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加入W TO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汇率是处于核心地位的经济变量;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均衡的桥梁。文章通过对各种汇率选择理论的分析,结合转轨时期中国经济的特点,讨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提出爬行钉住美元制是较为合适的汇率安排。  相似文献   

18.
余志权  夏仕 《特区经济》2011,(9):110-111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总量的持续扩大,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国几届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向中国不断施加压力,为此,中美双方的分歧、协商、合作一直存在。本文将阐述汇率政策上的磋商与合作对两国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及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作用,并分析汇率问题对中美关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青 《特区经济》2006,(12):80-81
本文通过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80-2004年间的外商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会导致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外商直接投资是人民币汇率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盛 《特区经济》2006,(11):12-14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拟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及我国汇率制度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一些主要因素,并结合这些影响因素和制度改革的演化,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