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作为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并要求建立起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十七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复合系统发展到一种理想状态,城乡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托、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是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和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需要通过城乡互动、制度创新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论地区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郭克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城乡经济差别扩大,同类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也表现出不同的模式。然而,各个地区的城乡经济发展虽然具有不同的进程和特点,但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求它们的发展过程要相互协调。如果地区城乡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过渡到城乡一体化即城乡经济联动发展,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然而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现行的商业布局却凸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方面,尤其是城市与农村的商业布局结构不协调,城乡接合部的网点布局与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商品流通不协调  相似文献   

6.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本文以山东青岛市为例,针对城乡一体化作理论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尽快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在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  相似文献   

8.
陈涛  邵巍 《特区经济》2014,(1):187-188
城乡统筹发展核心在于促进生产要素双向良性流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之间生产要素依然是从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农村人口和资金向城市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等给城市社会、经济及基础设施管理等带来较大挑战。本文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全面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生产要素流动对城市管理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论述,揭示了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因果关系,也指出了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内涵。我们必须从特殊市情出发,统一布局城乡科技,加强城乡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协作,使城乡科技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成为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引擎”。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新世纪我们党和国家的宏伟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缩小城乡差别,协调城乡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现阶段,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就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关系及如何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林巍  黄玥 《特区经济》2010,(10):59-60
城乡协调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而迅速成为目前不断被关注和跟踪研究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河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的测评,寻求建立使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为河北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二元”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在我国主要的是建国后通过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制度安排而形成的人为的“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当代中国不同于任何发展中国家的显著特征,是有中国特色的“三农问题”的要害和根源。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打破以“二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城乡分治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建立起城乡互补互促、共同进步,平等和谐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这必然要进行制度创新,文章分析影响“二元”经济的制度原因,探讨城乡统筹中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文章选取2001--2005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总水平也越低,但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投入,构建起收入公平分配的各种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国家,城乡收入差距很大。这种不和谐格局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采用聚类分析就河南省区域发展差异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河南城乡统筹水平地域差异显著和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就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提出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城市带动农村的“自然性”与“强制性”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与农村关系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资源大量流向城市以支持工业和城市的发展,造成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加快城市对农村的战略性带动,促进农村快速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健全城市带动农村的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市场自然带动和政府强制性带动路径的积极作用,是加快我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探索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必要性,科学合理地配置农村土地资源,发挥农地资源的最优效益,文章运用实地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统计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忠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进行了需求分析。分析表明,从微观角度来看,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土地收益;从宏观角度看,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了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必修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市场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选取197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政府行为和市场化程度两个角度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城乡经济和谐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效率、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而财政分权、对外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从协调财政收支比例,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改进财政分权体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途径来推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析二元结构论在我国统筹城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红 《改革与战略》2008,24(2):8-11
二元结构论指出发展中国家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根本出路在于转移传统农业部门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到现代城市工业部门,通过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文章认为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中应该应用二元结构论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19.
统筹城乡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而土地问题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为了真正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和资产,使农村土地由潜在的社会财富升华为统筹城乡发展。文章认为,借鉴成渝改革试验区的实践,从农村土地问题的原因及寻求的解决途径来看,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应确立的总体思路是:做实产权主体,稳定、巩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放开、搞活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20.
韩飞 《乡镇经济》2009,25(6):67-70,108
浙江发达的乡镇企业为实现农村向城镇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了最强劲的动力。但是,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小,缺乏大城市那样的各种必要发展条件,使得从进入21世纪以后出现了越来越多、愈趋深刻的企业与乡镇之间发展关系上的矛盾。因此,只有坚持不懈地继续推进农村和乡镇的体制改革与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才能有望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其对乡镇企业发展的束缚,推动城市和农村及乡镇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