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使用东盟五个国家2000—2021年的面板数据,讨论内在经济增长以及汇率制度选择对一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对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东盟五国汇率制度浮动程度或灵活性的提高,一国外汇储备水平也随之增加,说明即使逐步放宽对汇率的管制,东盟五个经济体依然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对外债务规模也与外汇储备正相关;而金融开放度与外汇储备显著负相关,说明资本管制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会持有更多的外汇储备。总结东盟五国现状以及研究结果可以推断:目前这五个国家储备资产规模较大,国内经济增长和汇率制度选择是导致外储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为预防过多储备带来的负面效应,东盟五国应优化外汇储备结构、促进储备多元化,并建立安全有效的金融网络。 相似文献
2.
经济复苏与东亚五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东亚五受灾国复苏过程中取得的成就进行特征分析,并结合五国经济增长的中长期表现,阐明了东亚五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经过检验,本文认为,五国复苏过程并非完全依赖于外部环境,东亚五国危机前的增长因素同样贡献于这一复苏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小泉东盟五国之行与"小泉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日本与东盟经济环境发生新变化、面临新课题以及日本通商政策和集团化战略发生重要变化的情况下,小泉东盟五国之行提出了日本对东盟外交的新理念和“小泉构想”。小泉构想虽然受到了东盟各国的欢迎,但也有不和谐的弦外之音。由于小泉构想的空洞性和暧昧性,再加上日本国内农业自由化的掣肘,如何实现小泉构想,乃是日本今后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东盟五国FDI流入和制成品出口之间相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泰国外,东盟四国FDI流入和制成品出口贸易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出口贸易拉动FDI流入,属于出口导向型投资;泰国FDI增长对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是投资推动型出口。东盟五国FDI与制成品出口贸易相互冲击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在全球性和区域性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东盟五国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本文通过五国在GATS中承诺的开放水平和它们实际的开放度来比较五国的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各国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开放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但从长远来看,五国的服务贸易都将会有更大的开放。 相似文献
6.
从总体上,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的国内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水平滞后,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因而缺乏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和经济增长进行计量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圈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推动的作用巨大.其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支出对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积极作用最为显著;农业生产的事业支出次之,而基本建设支出和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对经济增长推动不够明显.文章据此提出对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的建议,以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的结构效益. 相似文献
8.
东盟五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Pooled Probit模型,对东盟五国1972年以来经历的26次通货膨胀周期和总体经济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五类宏观经济变量对通货膨胀发生上升概率的贡献率.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当期石油价格、本国政府前期的财政赤字和美国通货膨胀是这五国通胀上升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9.
浅析东盟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东盟五国的服务业迅速发展,各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有所提升。本文试图从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分析东盟五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的状况,并分析影响五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近年东盟五国加快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但仍存在种类繁多的服务贸易壁垒。本文拟通过对东盟服务贸易主要行业的具体研究,从总体和部门两个方面对其服务贸易壁垒的设立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贸易溢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Muzumdar和Baldwin的观点,贸易通过促进资本积累来促进进口国的经济增长,而根据Helpman等人的观点,贸易通过其内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持久,而技术溢出的效果则与贸易结构相关,并且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相结合,通过结合中国的数据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状况对贸易溢出产生显著影响,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将增加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贸易通过人力资本发生的技术溢出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人力资本基本含义出发,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运用协整分析方法,揭示出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得出人力资本投入对新疆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产品质量提高模型基础上,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来解释由于FDI的引入带来的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的技术进步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并对OECD 34个国家1980~200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及对OECD国家分组情况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种类增加和产品质量提高分别都对OECD国家的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但是两者在不同组别的影响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whether stable political regimes develop stable systems of rules that are conducive to growth, similar
to property rights. New measures of political stability indicate that stable political systems stimulate growth in developing
autocratic countries. Contrarily, political instability significantly reduces growth in autocracies, as instability creates
a time-consistency problem. In some specifications, an instability measure has significant negative growth effects in democracies,
and may be an alternative to measures of property rights. Similarly, ethnic fractionalization reduces growth in autocracies,
but not developing democracies. Tests indicate that these results are not sensitive to extreme values in the data.
JEL no. O40, H11 相似文献
15.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 Using data for Guyana that spans the period 1980 to 2017, this study assessed the impact of efficiency-adjusted public capital on the country’s overall economic... 相似文献
16.
转型与经济增长--对中东欧国家(CEEC)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东欧国家(CEEC)十几年来经济转型与增长的实践进行了论证和检验。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分析一组宏观经济增长率指标,对CEEC转型历程进行总体把握;第二部分考察这些国家实际GDP增长率指标,并提出转型期三个阶段的划分;第三部分运用索洛模型对CEEC经济增长进行总体和分阶段检验;文章最后部分分析和论证了CEEC转型和增长过程中出现的资本、贸易和劳动力缺口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融中介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国家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25个转型国家1993-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转型国家金融中介部门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存贷款利差与实际GDP增长率互为因果关系;对私人部门信贷的相对增加不仅没有加速经济增长,相反在有些国家还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增长。广义货币量的相对增加对转型国家的经济增长没有促进作用,甚至在CEE和波罗的海国家,M2占GDP的比重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实证结果表明,在软约束盛行的转型国家,提高金融中介部门的效率比其增加其对私人部门的信贷更有利于加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一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中国分省面板数据(1993年-2005年),检验了中国的金融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我国金融系统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完善,金融发展可以降低经济增长对外生冲击的敏感性,从而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提供有利的运行环境,防止宏观经济大幅度的波动.此外,回归结果还表明金融发展平抑经济波动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得以实现的,而不是投资总量.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与增长和波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绿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学要求我们实行绿色GDP核算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绿色GDP核算体系未能投入实践。那么在现行GDP体系中,对治理环境、减少污染所作出的绿色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促进作用?文章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绿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先负面作用,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再转变为促进作用。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