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还在说数字印刷是未来大有前途的新技术吗?显然你已经落伍了,如今,数字印刷已经将触角伸及包装印刷领域的每个角落,而且几乎被主流消费者所认同并接受。  相似文献   

2.
穆木 《工业会计》2007,(1):74-76
商场打折现在已经司空见惯。各种返券促销此起彼伏。消费者总是会不知不觉走进连环消费的陷阱。 购物结账时,收银员常挂嘴边的时髦用语是:“请问您有会员卡吗?”以前只有各种俱乐部或协会的会员才有资格持有的会员卡.如今可谓是消费者钱包中的必备之物。数量也有增无减,消费者总是会在浑然中跌入会员待遇泥潭。 时值岁末年初,各大商场.卖场都盯紧了消费者的钱袋子。还未捂热的年终奖就要成了商家的口中肉。当会员消费.积分返券风潮再次袭来。消费者如何应对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实惠?[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刘琪 《IT经理世界》2012,(13):78-80
企业“霸占”主流信息发布权以及“强权推送”式营销的时代已经瓦解了,消费者当家作主了,营销还能怎么玩? 一种新的危机正在蔓延。营销者已经无法全面控制自己的品牌,他们将不得不向消费者妥协。尽管他们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一个消费者深度参与的新时代,但所有潜心研究出来的营销术仿佛在一夜之间失灵。“消费者不再将营销与产品割裂开来——营销就是产品。他们不再将营销与自己的店内或网上体验割裂开来——营销就是体验。在这个消费者参与的时代,营销就是企业本身。”麦肯锡季刊最近撰文称,“现在,我们都是营销人。”  相似文献   

4.
栾寅征 《汽车观察》2011,(7):104-105
在豪车领域,中国消费者一直都只是一个不被重视的角色。你要买车吗?我们什么都有,多豪华,多贵都可以提供。但你要说这车上有那些专门是为中国人设计的,对不起,我们还没想到。这就是世界大多数汽车企业对中国消费者的傲慢。不过最近情况有了变化,因为中国汽车市场这块蛋糕实在是太大,太诱人。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汽车公司主动走到中国消费者的门前,他们想知道,  相似文献   

5.
每天早餐的时候,打开电视看早间新闻,广告自然是回避不了的。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些牛奶企业,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的钱去做广告呢?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性事件中,人们对与牛奶企业、牛奶产业甚至整个中国的食品安全基本上已经丧失了信心,这样的广告到底还能在多大程度上挽回消费者的信心呢?  相似文献   

6.
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如何才能找到最终的消费者?在庞杂的信息噪音中,如何才能让品牌和消费者对话?营销需要故事,需要品牌,需要广告,需要消费者忠诚度,需要很多很多。如今,营销更需要技术的支撑。广告要精准,要有效果。于是,推荐引擎、搜索引擎优化、点击效果付费、消费者跟踪、  相似文献   

7.
尽管5月已经立夏,温度一度爬升过30度,但是美国纺织服装市场的表现却不及预期。美国政府启动开支削减计划为经济前景带来不确定性,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3月份,全美零售销售创下9个月来的最大跌幅,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大幅下滑。种种不明朗的形势也给我国不少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带来一丝阴霾,继续前行还是停顿?  相似文献   

8.
叶丽雅 《IT经理世界》2012,(13):128-130
设计是为了美观和方便,更是为了挖掘人们内心无法清楚描述需求的过程。 “你们的调查员和消费者沟通的时候。最忌讳问什么问题?”“我们最不能问的是你们喜欢什么“你们想要什么’,因为消费者只能告诉你他们已经见到过的、能想象到的东西。”Continuum中国区总裁ChrisHosmer回答道。现实往往容易遮蔽人们的视线,而Continuum作为创新和设计咨询公司,它们的价值则是要为客户挖掘消费者内心真正的需求,找到那件消费者想要、市面可能还没有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同时,让它们的客户获利。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产品制造商们,都在或主动或被迫地,重新思考和执行自己的产品路线图。无论他们以何种名目,大致的思考过程其实仍然是由古典派的那些要素构成:产品如何定义?谁需要这些产品?谁来生产?怎么卖?怎么卖得更好?怎样听到消费者的声音并且能让消费者听到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王剑 《汽车观察》2009,(9):36-38
厂家在我们的心目中总是专业的,但是“偶尔”也会有让人想不通的地方,这甚至足以让一部分“脆弱”的消费者失去购买汽车的信心,而对于已经坐在驾驶室的车主们,同样也会追问:保修和保养的关系究竟有多大?  相似文献   

11.
绫致公司曾经的辉煌在80后消费者心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无绫致、不商场”更是盛极一时的写照。而如今,内部的老化加上外部的冲击,已经让其不复从前之勇。“绫致时代”真的一去不返了吗?  相似文献   

12.
爱赴什么团     
陈琼 《IT经理世界》2010,(10):44-45
创建F团这件事之于林宁,是一场"踢爆盈利点"的游戏,而且这游戏还要玩得"有态度"。5块钱一份水煮鱼,卖出去3000多份!这是林宁最近很喜欢举的一个经典案例,从这个deal(团购网站每天推出的产品交易)上可以引出关于团购的诸多话题:生活服务业的边际成本到底能有多低?巨大的折扣对消费者的诱惑已经足够大了,但商家的服务能力应付得了吗?每天一款单一产品的推送,留给团购网站的营收空间又有多大?这种模式能否持续?  相似文献   

13.
郭超 《中华商标》2022,(12):28-29
<正>在电商风靡的当下,网购已经成为消费者的常用消费方式,为了让消费者在众多商品中选择自己,各大商家在进行宣传、销售时也用尽了心思,网络上也因此涌现出一批新的热词,其中,较为吸睛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就包括“同款”这个词汇。销售者在宣传中使用“xx同款”字样是否会构成侵权?本文中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宝马尊选二手车这个项目有什么可以吸引到消费者去购买?有什么特点、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新概念节能、工薪变频、健康空调、turbo技术……空调厂商不断地用五花八门的“高技术”的新概念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面对这些新名词,不仅消费者有头晕的感觉,连很多业内的专家也一头雾水。这些新概念空调中运用的所谓“高技术”真的够高新么?面对这些“高技术”消费者该如何选择呢?  相似文献   

16.
迎接MyFi~     
黄蓓蕾 《汽车观察》2013,(2):98-100
Wi-Fi现在已经不是陌生的词汇,玩智能手机的人几乎都会用到,就连中国移动总裁李跃也曾公开表示"Wi-Fi是长久大计,而不是过渡产品。"消费者能够与智能手机、住宅及办公室随时随地保持互联的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Wi-Fi的大肆盛行,让汽车零部件厂商开始思考在汽车内如何Wi-Fi?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日化行业竞争激烈的加剧,众多日化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想使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所认可,当然企业在包装上花的气力也颇大。然而,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些日化产品的包装呢?企业的努力是否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呢?关于日化包装,让我们从三方面来聆听一下来自消费者——“上帝”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在3年前上汽大通刚发布的时候,市场上有观望,甚至也有质疑。与其他品牌从零开始不同,上汽大通以国际化的品牌和技术的高起点进入中国,是否服水土?上汽能运作好这样一个品牌吗?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买单吗?国际市场的消费者买单吗?经过3年的运作,市场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也使大通交出了一份令市场瞩目的成绩单。对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大通的进入是将国际同步的产品带了进来。大通更是为中国商用车品牌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吴蓉 《中华商标》2001,(10):24-24
品牌是什么?以笔者管见,品牌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一种消费情结。这种情结,不是产品强加给消费者的,也不是企业强加给消费者的,而是消费者在不断的消费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集聚起来的。  相似文献   

20.
选车六部曲     
在买一款车之前,每位消费者都应该清楚了解自己需要一款什么样的车?想花多少钱?同级车到底有哪些,是否做过详细的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