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郡县制在我国历史悠久,萌芽于周、发轫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县作为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的基层层次,处于安民、富民的第一线,“郡县治天下安”,这一古训至今仍然适用。如果说大中城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引擎与支柱,县域经济则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县域经济的地位与重要性更加凸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眼点是统筹城乡发展,而县域正处于城乡的结合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而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关节点、中继点恰在县域;从农村富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对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和面积占中国人口和国土面积的比重相当大,三农问题一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点.我国有2200多个县(市),县域土地面积占全国90%以上,占全国人口的60%以上的近8亿的农民生活在县域范围内,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50%以上.县域一般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行政单元.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辖行政区域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属于国家最基础的财政经济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需要城市的支持、工业的支持和国家财力的支持,然而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通过发展县域经济,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定位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县域金融义不容辞的职责.但我国目前县域金融和经济之间还存在着诸多不协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迫切需要县域金融重新明确市场定位,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优化金融生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内各类经济的总和,是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经济为基础,各类经济并存的综合体。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战略机遇。本课题在全面分析福建省县域科技现状、深入探讨县域科技与县域经济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为进一步推进县域科技事业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力量,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战略.我们各级政府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奋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际"粮荒"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具备了支持和反哺农业的能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的社会力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着生力军的角色.黑龙江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创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工业企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挖掘和发挥旅游休闲资源的潜力和优势,推动旅游休闲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推动"商贸流通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推动"合作组织带动型"新农村建设;培育富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推动"特色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积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推动"劳务经济带动型"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勋 《经济师》2006,(11):278-280
发展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破除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因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天军 《经济问题》2007,334(6):80-82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必备条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纽带,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中,应着力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