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有利环境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虹 《工业技术经济》2005,24(9):105-106
本文指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进展缓慢、效率低下的障碍因素,分析了技术创新与环境因素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在目前技术创新能力不变的情况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有利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分析了制约我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指出通过构建建筑企业技术联盟可以提升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是降低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本和增强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许多地区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由于社会资本的缺乏导致科研和生产脱节、中小企业无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大学园区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带动作用。社会资本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只有不断丰富社会资本,完善信任机制和互惠规范、增强组织间与个人间的信任程度、发育区域技术创新网络才能加快区域技术创新。因此,基于社会资本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制度和网络体系,形成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互惠、互动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考察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1)在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我国2006~2008年高技术产业数据,应用整体性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识别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2)应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对我国各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排序;(3)应用GM(0,N)模型量化分析了行业特征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行业开放程度、外资企业规模比重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显著,而国有企业规模比重、市场集中度、本土企业消化吸收能力等对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相对较弱。根据研究结论,为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筑施工领域为何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环节?为什么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为什么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为何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为何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为何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何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相当混乱?  相似文献   

6.
作为支柱产业的建筑施工业,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地位不断增强,更已成为社会稳定的关键。然而,建筑施工业还存在利润微薄、债务负担沉重、技术创新投入不足、法律不健全、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要实现建筑施工业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市场整顿,大力推进企业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优惠和支持政策。同时,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加强行业协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高密市近几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为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肯定了近几年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取得的成效,客观分析了目前建筑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推进整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工作的见解主张。  相似文献   

8.
依托我国建筑业规模的飞速增长,中亿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企业的产业规模日益扩大,但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使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跟不上产业规模的扩展,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继续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技术创新体系的设计与构建构建原则。一是公司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必须以提高公司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技术创新含量为中心。二是以企业利益为中心,为企业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三是技术创新流程再造必须以员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十四五”钢铁行业发展背景下,以全国12个主要省市的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技术创新指标评价体系,对比分析了辽宁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水平,找出其在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评价结果,结合辽宁省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辽宁省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提出相关建议,具体包括加快钢铁企业的高水平技术改造、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立完整的钢铁服务产业链、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为进一步提高辽宁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演变历程,阐明汽车工业从企业自我研发到创新网络的技术创新之路,并结合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应按照以下途径形成有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创新网络:企业SWOT分析、选择技术创新路线、确立技术发展战略、构建内部和外部创新网络、促进内外网络协作创新、加强创新管理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者对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论断进行了诸多的探讨,目前对此并无太大的分歧。但由于创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地谈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无论在理论论证还是在构建创新主体的实际操作中都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在文中探讨了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产业价值链内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通过构建VAR模型,运 用ADF平稳性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 检验了技术创新与标准化协同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 与标准化协同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且与产业产值规模、技术创新 、标准化的单一作用相比具有更为显著的促进效应。据上述研究结论,基于技术创新与标准 化协同的视角从标准的专利嵌入、专利与标准的捆绑以及专利与标准的融合3个方面提出了 驱动我国制造业价值链内升级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碳中和碳达峰”的政策指向下,我国经济正在朝着绿色转型升级的方向推进。商贸流通业作为市场的先导性与基础性产业,其健康发展对国内的整个产业链有着极为突出的作用,为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对应的,技术创新又是流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结合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二者耦合协调发展情况,发现我国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耦合关系正处于耦合对抗向良性耦合过渡的阶段,技术创新相对滞后,协调关系则多表现为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各地区协调度变化具有一定差异,对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流通转型与技术创新的耦合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成功实施"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中的企业行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体中,其行为对合作创新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了成功实施合作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行为的具体要求,并据此构建了我国成功实施合作技术创新中企业应有行为六大要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企业在合作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位置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并探究技术多元化在其中是否发挥调节作用, 本文利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在2006 ~2015 年的合作专利数据, 构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间的合作网络, 在此基础上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结构洞、 技术多元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洞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倒U 形关系, 技术多元化负向调节结构洞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企业利用合作网络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实践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是提高其技术创新成功率的有效手段。本文构建了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利用DEA计算所调研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并通过分别去掉DEA计算中的每项输入或输出指标来分析各项指标对总效率值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了若干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产业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绩效与产业出口竞争力及其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化发展趋势优于其他产业,该结论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趋势;结果还表明了我国典型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同典型产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度并不强,最后本文对这一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市1998~2013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程度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双门槛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以技术创新为前提的,若无法有效的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单纯依靠强化环境规制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不可持续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自主技术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创造自主品牌的唯一出路。首先基于过程方法构建了汽车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对2009年我国主要汽车企业的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汽车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发展状况,然后根据评价结果指出了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劣势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最后从企业和国家的角度提出少许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型产业,重大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为此,本文运用模块化理论思想,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内涵与模块化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外围模块→核心模块"路径、"核心模块→架构规则"路径和"架构规则→核心模块"路径,并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大飞机产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例论证路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