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多年技术创新实践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战略的现实源头。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创新实践的阶段划分,展现其中“技术驱动”发展到“市场驱动”再突破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轨迹,提炼出我国技术创新发展背后隐藏的规律,为双创战略找到理论与现实支撑,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为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及理论依托,对技术创新历史进程进行正确的梳理对实施该战略意义十分重大。该文按照现象发生学方法,生产者、用户和相关利益者三个维度凸显了技术创新参与主体逐渐扩张的历史轨迹,确证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创新主体的民主化导向原则。因此,准确对技术创新参与主体进行溯源,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与方向的定位提供理论依据,明确创新驱动战略的旨要所在,这就是该战略的民主依归的实质内涵。  相似文献   

3.
2008年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各国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已经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能否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因素。本文在综合探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内涵及体系的基础上,将"十二五"作为研究的起点,分别从投入和产出视角重点分析了我国省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并指出,当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科技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科技投入结构不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相对落后等方面。未来发展中要着眼于整合创新资源,优化科技创新投向,鼓励产学研合作,激发技术创新的内源动力以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荔湾现实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对接国家战略走在前列的责任担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了一系列深刻阐述,仅2014年就先后6次专题研究科技创新工作.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7,(2)
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双创企业采用什么样的企业战略对企业的成长发展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企业集中型战略的研究以及与其它两种竞争战略的比较分析,阐述了双创企业选择集中型战略及集中型战略实施方面的内容,希望对双创企业的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选择、动力支撑与红利挖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对经济增长动力的认识经历了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演进过程,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是我国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依据世界第五次科技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绿色能源"、"数字制造"和"智慧地球"三大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经济全球化红利"和"生态文明红利"等创新红利,已成为国民财富健康、可持续增长的不竭之源;成为提升发展质量及竞争能力的根本和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理军  陈劲 《技术经济》2008,27(11):7-13
基于创新理论,探讨了中国在实现经济体制转型、适应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低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原因与"中国价格"特征,描述了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企业制度创新、产业组织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方面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对于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低技术制造业的创新过程和发展模式、探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和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姚海琳  黄薇 《经济经纬》2022,(4):97-106
双创示范基地政策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其效果并未得到有效评估。通过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双创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视角,双创示范基地政策在总量上促进了基地内企业高质量发展,但从结构而言,这项政策却导致企业整体创新结构向低端偏移。内在机理分析表明,此政策虽然通过资金、人才以及平台等创新资源补充机制破解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资源障碍,但并未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费用障碍。异质性分析发现,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效应在国有企业和中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分析证实了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外溢作用。研究为示范基地政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提供了经验证据,揭示了目前政策的薄弱环节,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7,(10)
近十年来随着LED芯片技术进步,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照明由原来的装饰照明到局部照明再到泛照明,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陈列展示照明作为照明领域的一个市场门类也得到发展,人们对商品、物品的展示品质和效果越来越受到重视,"更小、更轻、更薄、更智能"的陈列展示产品成为客户的主要诉求。文章以赛尔富(SELF)公司,一家有25年历史的照明企业为例,贯穿以客户为中心、产品和技术创新为双轮驱动、三阶段实施、四大保障支撑、五大战略重点的技术创新战略结构思路,即一个中心二创驱动三个步骤四大保障五大战略重点。文章通过分析公司技术创新所存在的问题,以科学的创新管理理论为指导,梳理出公司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以理论指导实践,对企业的技术战略实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突破对于企业发展乃至民族产业在国际中的位置保持、产业链升级至关重要,而搭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影响高科技企业突破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及关键问题,并以29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的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质量对于突破式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其可通过搭建知识场活性平台促进突破式创新;关系嵌入对知识场活性与突破式创新的关系起倒U型调节作用。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应通过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系、激活智库知识场并拓宽关系资本的获取渠道,以更好实现突破式创新。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浙江省委、省政府也作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民营企业是浙江技术创新体系的主力  相似文献   

12.
贺俊  陶思宇 《经济纵横》2019,(10):64-7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最初几乎全部依赖国外技术支援到依靠归国科学家和自力更生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工业创新体系,由改革开放初期的技术引进到本土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在市场应用过程中不断形成再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再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企业原始创新能力的形成,中国工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路径。中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是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日臻完善,由改革开放前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导到企业主体地位逐步提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有企业主导到改革开放初期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成为主要的技术来源,再到后来不同所有制企业开展多元化的创新竞争,特别是民营企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能力的显著提升,中国逐渐形成了内生、自主的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当然,与世界科技强国相比,中国工业技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针对技术标准、基础软件、核心零部件和复杂生产装备等仍受制于人的问题,应加快推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国家在2014年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既有专业人士在“双创”方面的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大学生跃跃欲试的创新创业实践。“双创”可以说是政府在面对中国每年上千万大学毕业生就业提出的战略口号和具体举措,因此,能否“双创”精神能否从理论、实践实现成果的转化,实现真正地落地,这对每年巨大人口的就业压力、社会的稳定及经济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案例分析,结合H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的发展现状,其中包括创新认识程度、重视程度、发展、支持等方面。同时,对“双创”精神孕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做了具体的研究,也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和成因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4.
素有"汽车城"之称的十堰市经过三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已具备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而"创新"是城市转型的主要驱动力。突破以往创新驱动力仅考虑技术创新或制度创新的单一线性思维方式,从创新协同驱动的崭新视角出发,构建了基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煤炭城市发展新生命周期的三维创新体系;同时提出了一条通过协同关系优化煤炭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式"发展思路,对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创新理论及转型策略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特征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庆兰  陈颖彪 《经济地理》2008,28(3):384-388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广东经济的微观基础和亮点,在区域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广东能否增创新优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文章在对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及其在全国地位的背景分析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揭示广东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现状特征,给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广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相对较高,但创新产出绩效一般;由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相对劣势,合作和模仿战略仍是现阶段多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现实选择;与企业具有垂直联系的原材料供应商和产品销售商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而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与中小企业的创新交流并不多;在保证中小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同时,应重视政府规制和调控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完善区域创新网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正在全面奔向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之中,区域间创新水平的不平衡以及各自的特色,需要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进行比较,寻找差距和不同的发展模式。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问题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能力",再到"中国创造",技术创新从引进吸收到自主创新的系统能力发展过程中,非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开始凸显,它成为引领和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创新模式,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流驱动和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非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行为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理论溯源与合理假设下,认为价值链上非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能有效揭示企业非技术创新活动的价值实现机理,即企业价值的实现过程可以表示为企业价值链上非技术要素创新的函数,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价值链准确锁定战略环节,并通过有效的非技术创新实现成本节约和超额利润。同时,文章借助企业价值链对非技术创新的分类分析其驱动机制,发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外部环境、企业竞争力和自身战略都是企业非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因素,并由此揭示了非技术创新的实现路径。案例研究发现,海尔在不同战略阶段通过非技术创新有效地控制了成本和获取了利润,其30年的发展是价值链上技术要素与非技术要素为适应自身战略与外部环境而进行的协同创新史,充分验证了非技术创新理论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发展实体经济是实现强国富民的根基,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脊梁"。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在制造业,其重点是要坚持实施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引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技术进步率和劳动生产率,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制造业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其难点是要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切实增强制造业持续创新的人力资本;其"痛点"是当前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及人力资本吸引力低,亟需建立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向生产性活动而不是非生产性活动配置的,即以制造业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的社会报酬结构,让做制造业的人有前途、有钱赚,提升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及人力资本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双创”已成为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动力之源。围绕这一时代命题,2016年5月21日,首届“创新发展·创客·众创空间”论坛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召开,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战略研究》的开题论证会,成为将学术研究与实践探讨有效衔接的别开生面的学术活动。论坛以“驱动中国创新发展的创客与众创空间培育战略”为主题,吸引了国内相关政府、高校、金融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和实战家共120多人参会。学者聚焦“创新发展、创新创业、创客、众创空间”等方面的前沿、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专家学者的报告内容,对主要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