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精腾 《新财经》2006,(2):79-83
长期以来,股权分置等制度性缺陷使得证券市场“弱肉强食”现象触目惊心股改已全面铺开,预计年内上市公司的股改有望完成,即上市公司即将迈入全流通时代。因此可以说,今年是股市的转折年。弹指一挥间,中国股市用十五年的时间匆匆走过了西方证券市场上百年的路。温故而知新,本文通过历史数据对十五年来证券市场利润分配进行结构性剖析,找出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原罪”,不但有助于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过去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后股权分置时代的中国股市。  相似文献   

2.
“原罪”是什么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民企“原罪”的争论很多,但对于“原罪”的具体所指却都很模糊“。原罪”的概念合适吗?什么是所谓的民企“原罪”?程路:我一向主张,所谓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实际上是一个没有争论价值的假命题。首先,原罪的本意是基督教的一个教义,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带着罪的。这很明显与很多人提出的民企的“原罪”不是一个东西,所谓“原罪”是偷换了概念,所以是假命题。再者,他们所谓的“原罪”应该是指一种与生俱来的,普遍存在的犯罪行为,那就有一个如何评价广大民营企业家的问题。在关于民企“原罪”的历次讨论中,“原罪”概念的提出是否合适…  相似文献   

3.
随着几个著名民营老板因涉案而被检调,有媒体再次对沉寂多时的民企“原罪”问题加以论述,认为可效仿上市公司支付对价形式对原罪进行赎买。有趣的是其后又有一著名学者加入论战,洋洋洒洒数千言对前者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5,(108):1-15
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怎样对当前非流通股的流通权进行定价。实际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和股票发行完全相反的过程。在当初股票发行时,非流通股股东“放弃”了股票的流通权,并以此获得了部分“股权”作为补偿;而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好相反,非流通股股东“收回”股票的流通权,但必须以放弃部分“股权”作为对价。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流通股股东在获得流通权对价前后,其股票市值完全相等。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围绕非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标准,市场中各种意见几度分歧严重。重大市场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把“流通权”和“流动权”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权利等同了起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权获得了上市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因此违背了原来对原流通股股权“暂不上市流通”的承诺,为此,经过双方协商和必要的谈判,非流通股股东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这是当前国内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符合市场总体利益的重大市场基础性制度变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权利由协议转让(《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  相似文献   

6.
“原罪”本是一种宗教上的说法。而现时中国人热心讨论的中国富人们的“原罪”问题绝对与信仰无关,而是基于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郑豪民 《特区经济》2007,(2):114-115
本文以产权经济学为基础,论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进而推断必须通过公平博弈确定对价,降低交易费用,进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学 《特区经济》2006,(1):261-262
“对价”是否合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中小板股改试点公司确定对价方法的缺陷。然后在引入非流通股权合理溢价因子的基础上,根据总价值不变法,建立了送股方式下的合理对价模型,并对试点公司股改方案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9.
郑豪民 《特区经济》2007,(2):114-115
本文以产权经济学为基础,论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进而推断必须通过公平博弈确定对价,降低交易费用,进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0.
文宗瑜 《新财经》2006,(8):56-57
为实现“资本选择企业家”的接力赛,必须为经营者与员工持股找到一个股权交易场所产权交易市场是中国资本市场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层,对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起着重要作用。股权分置改革拉开了中国证券市场国际化序  相似文献   

11.
邓磊 《特区经济》2008,(12):109-111
在可观察的后股权分置时代,证券市场法律监管重心将是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执行的监管,以及对经由股权分置改革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再次引入权证的发行和交易的监管。同时,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催生一个特殊的并购市场,对这一特殊并购市场的法律监管也会是重点。  相似文献   

12.
许珊 《珠江经济》2005,(11):76-81
股权分置股改方案是目前我国股市最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首二批股改方案中因有太多人为因素,备受市场质疑,如对价支付谈判及其可能引起内幕交易,目标多元化,无广泛适用性(含B股和H股如何股改)等等,最根本的原因是其股改方案太具局限性,没有抓住股权分置的本质和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何流 《中国报道》2009,(12):44-47
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呼唤独立智库的力量,好的政策绝不是拍着脑瓜想出来的。智库只有身份超脱,才能提出没有偏见陛的专业分析和政策建议,而这正是中国官方智库无法摆脱的“原罪”。  相似文献   

14.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艾西南 《新财经》2005,(6):71-73
我国股票市场的根本问题是上市公司的“股权二元结构”,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  相似文献   

16.
博弈论视野下的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关于非流通股流通权的讨价还价博弈,博弈主体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历史流通股东等。对价博弈中,非流通股东拥有先动优势和耐心优势,不利于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而“未完成股改,暂停再融资和股权激励改革”等措施,有利于纠正耐心优势;从先动优势看,应赋予流通股东以股改提案权。股权分置改革首先应保证程序理性;当前试点公司的股改结果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对于试点之后进入股改的公司没有学习价值;应逐步试行全流通。在对价形式上,应简单合理,要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应摒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权证方案。  相似文献   

17.
陈君明 《新财经》2005,(5):26-27
在股权分置解决方案的制订、审批过程中。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参与审批的人员等“内幕知情人”可能进行内幕交易,利益交换,利用信息不对称又一次洗劫弱势的中小投资者,使整个过程演变为内幕交易和寻租的“腐败盛宴”。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易水寒 《新财经》2007,(3):94-95
到底该如何对待民营企业的“原罪”,目前各种观点莫衷一是,各有道理。有观点认为,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非但没有“原罪”,甚至还有“原功”,他们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走在了改革的前沿;也有人认为,有罪就是有罪,一些当初不守法的民营企业家即使为社会经济作出了再大的贡献,也是天网恢恢。但是,“原罪”一词到底该如何理解,有罪和无罪之间的红线应如何划定,却没有争论出一个令社会信服的结果。判定有罪还是无罪是司法机关的事情,我们也应当相信司法机关的鉴别能力和政治智慧,毕竟他们是以法律为准绳办事的,并享有最终解释权。其实,讨论“原罪”的核心并不是一个“罪”字,而是呼唤一种公平和透明。正如本文作者所说:我并不想为这些富豪们叫屈,而是这些事情的发生总是让人不平。  相似文献   

19.
聚焦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9日,应该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在这一天,中国股权分置改革四家试点公司(“三一重工”、“紫江企业”、“清华同方”和“金牛能源”)正式“出炉”,意味着股权分置试点工作自此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破解股权分置这一股市“头号难题”迈出了第一步。这也将是中国股市上具有里程碑定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在证券市场上,而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试对有关问题梳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台湾成立产业技术鉴价协会为辅导公民营企业机关通过技术鉴价及交易机制,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岛内产、官、学界共同发起的“社团法人台湾产业技术鉴价协会”于7月8日正式成立。台湾“经济研究院”院长吴荣义当选该会第一任理事长。未来协会主要任务除了从事岛内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事务的开发、推广产业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及技能外,也将研究推动建立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标准规范,健全技术鉴价与技术交易市场。台湾成立光学微机电封测联盟工研院光电所与台湾光通信产业联盟结合日月光、“中钢”、隆磐、安德越、等五家公司共同成立“光学微机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