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最近.有媒体连续报道了个别二手房中介公司违规操作,坑骗消费者的事情。现实中,不管是购买新楼盘,还是购买二手房,好多购房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忽悠”着心甘情愿地掏钱买房了.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  相似文献   

2.
刘杰 《河北企业》2009,(8):61-61
首先,中介风险的降低。“二手房”中介机构设置的圈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冒充买房者以现金收房。一些中介机构为争抢房源。赚取高额差价.不惜让员工伪装成急需购房者,编造“刚参加工作钱不多”“婚用房先过渡”“看中房屋的地点”等理由.现金买房。在取得卖房者信任后,同卖房者一起去公证处办理房屋出售全权委托公证.并让卖房者在预先拟好的委托公证书上签字.再让卖房者交出房屋产权证或公有住房租赁证,然后将房屋快速高价出租或出售,从中渔利。二是不让交易双方见面.赚取高额差价。在房屋买卖交易中.买卖双方所产生-的税费绝大多数都是由购房者来承担的。  相似文献   

3.
“顺驰是个疯狂的企业”,在和记者交谈中,她多次重复着这句话。当然,与之连在一起的, 还有下一句:“它一直在变,变得都让人受不了”李位(女)2004年7月份从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直接进入了顺驰置业集团北京公司。顺驰置业是顺驰集团下属的一家专门从事房地产二手房交易的中介机构。虽然是中介机构,但是它也不仅仅是中介机构,在普通二手房交易的同时,其还承担着其它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刘淑芳 《活力》2010,(7):26-26
二手房交易量的逐年上升.使得一系列经济问题渐渐突现.例如产权关系不明晰、中介机构不规范、二手房质量存在缺陷等.使得住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不能完全表达。系统分析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淑芳 《活力》2010,(4):26-26
二手房交易量的逐年上升.使得一系列经济问题渐渐突现.例如产权关系不明晰、中介机构不规范、二手房质量存在缺陷等.使得住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不能完全表达。系统分析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房项目越来越少,许多消费者将购房的目光转向了二手房。二手房优越的位置、低于一手房的价格,吸引了众多购房人的眼球。然而,买二手房所支付的高额中介费以及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黑幕,的确给购房人添了不少堵。2007年,新年伊始,二手房市场高额的佣金制受到了“叁仟制”一票通关的挑战。由北京利多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推出的“叁仟制”的运营模式即将给买卖二手房的消费者带来欣喜和实惠,从而享受到全程廉价、优质的服务。然而,“叁仟制”在京入市在二手房市场却掀起了轩然大波,各种看法纷至沓来,对二手房交易“叁仟制”的运营模式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相似文献   

7.
随着“梯级消费”理念的普及.消费者购买房产已经越来越理智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二手房作为自己置业首选。二手房相比一手房除了价格稍低之外,最大的好处还在于它的现房优势,使得购买者即买即住,非常省力,但是“我爱我家”的房产专家告诫消费者,二手房买卖省力不可省心。在二手房交易的环节中,关注细节往往是避免交易风险的关键所在,尤其是以下的四大问题最容易被消费者忽视。  相似文献   

8.
《企业导报》2005,(11):74-75
关于二手房,到底需要缴纳哪些费用?对于绝大多数购房来说,可能直到目前仍然是一本无法理清的“糊涂帐”,买过的可能都说不清楚,没有买过二手房的就更道不明了。当然并不仅仅因为二手房的相关税费多,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二手房中介机构没有尽到应尽的“告之义务”,而是简单的“眉毛胡子一把抓”甩给买方或卖方(也有双方均缴费用的),给买卖双方造成一种错觉,时间长了,双方也就都弄不清楚哪些费用归自己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不法房地产商利用消费者贪求价廉实惠又适合自己心意的住房消费心理,见利忘义,利用广告大做文章。他们诱使消费者跳进他们精心设计的“荒言”圈套,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颖一  四海 《英才》2004,(11):62-62
二手,在今天这个时代里,不再仅是“便宜”、“廉价”的代名词,也不再与贫困画上等号。二手车、二手房,甚至是二手手机、二手电脑等,与每一个人都离得很近。二手市场成为一个平台,让人们交换商品,让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同时它还可能拓宽你的投资空间,让你在二手市场里淘金,获取利润。二手房空间巨大二手房算是二手市场里最早受青睐  相似文献   

11.
“我买的二手房到底楼龄有几年呢?”很多置业者都有这样的疑问。事实上,不少消费者在购买二手房后,经邻居或者专业人士的提醒,才发现自己所买的房子其实比相中时“老”了好几岁。造成财产上的损失且不说,受骗上当造成的心理阴影也让人大受影响。据了解,二手房中介在登记业主持有的房产时,楼龄基本上都由业主说了算,也不会去追根究底,有时更是有意模糊。由于每次办房产证的时间与交易时间都会有些出入,几经转手的二手房,“芳龄”几何也就成了“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12.
中大恒基市场研究中心根据2004年的二手房市场成交数据,并结合年度的市场动态、政策走向,在听取金融、法律、营销等领域专家分析与建议后,对2005年二手房市场发展作出以下预测。一、市场层面预测一:成交量将突破8万套,房价稳中有升根据中大恒基市场研究中心的数据,2004年二手房交易量约在40316套,而在今年,由于央产房持续放量且速度越来越快,再加上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度过“5年禁期”上市交易,二手房从供应量上明显要超过去年。而伴随着加息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一部分购买新房的消费者也开始把目光转向二手房市场,有可能引发二手房又一次的火…  相似文献   

13.
一则二手房广告,在向来细波微浪的杭州二手房行业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肇事者是一家名为“力汇房产”的二手房中介公司,该公司在多家都市媒体投放的房源信息广告的末尾加了一句“诚邀合作房地产经纪人,分成50%~70%”。这在普通的消费者眼里,可能是无足轻重的话,但在中介行业,却让每个人都嗤之以鼻。仔细揣摩,它并不是一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二手房互联网市场呈现良好发展趋势下,二手房网站竞争激烈,网络营销策略值得探讨。本文以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搜房二手房网为研究对象,从网站设计、网站内容推广、网站使用评估和网站品牌价值评估等四个方面对搜房二手房网络营销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网站设计方面存在整体印象用户关键行动点设置不明显;网站缺乏线下广告的大幅覆盖;网站使用方面的网站吸引力略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策略、基于消费者行为的定价策略、便于消费的网络营销渠道策略和吸引消费者的网络营销促销策略的网络营销策略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5.
2005年3月17日起实施的新房贷政策使北京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激增,这主要是因为房贷利率的调整使部分消费者调整置业选择,购买需求转向相对支出较低的二手房,部分“以租养房”的投资型业主,为缓解房贷压力而抛售房源加息所传递出的“政府将继续抑制高房价”的信号,使中期房价看跌,部分投资型业主为避免收益降低选择抛售房屋,这些都导致了二手房供给量增大。  相似文献   

16.
个税风波由来已久相信杭州的二手房市场以及消费者对于强制征收20%差额个税的政策并不陌生。三年前,杭州市就已经率先尝试了这一调控手段,一时间整个二手房市场进入了长达8个月的冷冻期。8个月之后,该政策宣告暂停执行。去年国六条之后,现行的个税政策为“征收差额的20%”或者“总额的1%-3%”。  相似文献   

17.
与3月份相比,4月份中心城区二手房价微涨,成交量小幅回落,这是来自苏州各大型连锁中介的普遍信息反馈。在综合了顺驰置业21世纪不动产裕兴房产、我爱我家,大众房产、金钥匙房屋等多家中介机构的成交数据之后,苏州名都机构按月出炉的“名都二手房均值系统”同样显示,4月份中心城区二手房均值为4702元/平方米比上月仅涨了0.5%成交价格基本维持了3月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宫萍 《北京房地产》2004,(10):51-52
自去年10月《中央在京单位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出售管理办法》出台,央产房获准上市交易以来,二手房市场上又多了一种房源的动态供给。回顾央产房上市近一周年,央产房的持续放量、成交活跃.不但实现了央产房业主迫切的升级置业愿望,还满足了许多二手房消费者的购房需求。目前央产房上市对整个二手房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对二手房市场房源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对引导市场“升级置业,梯级消费”的理性意识等几个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同期声     
《北京房地产》2007,(4):28-28
“限时代卖”业务,消费者要注意其中的猫腻。成都市房产顾问杨易认为,“限时代卖”业务的出现,是房地产市场持续宏观调控作用的结果。他提醒说,二手房“限时代卖”业务猫腻很多,消费者签订委托协议和办理房屋买卖合同时一定要谨慎考究合同条款,并在合同签订之后,不定期地到自己房子中去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存在中介商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20.
数据     
杭甬将实施二手房交易新政20%重税治“黄牛” 8月中旬,杭州市长茅临生向市民发布一封题为《让杭州市民居者有其屋》的电子邮什,文中写道:“房子一出来就被‘黄牛’拿走……就好像春运期间倒卖火车票的情况样。”9月16日,杭州市政府试提8条新政措施,其中“二手房交易征收20%个人所得税”风声甫出,众人哗然。几乎同时,宁波亦传来“二手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