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拆上市是一种特殊的资产重组方式,它能够导致股东财富的增加。我国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理论解释很少,而西方学术界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理论的缺乏不利于对分拆上市的理解与运用。本文主要综述与评价了西方两大财务理论一信息不对称假说理论和剥离价值假说理论,以期填补国内理论的溃乏。  相似文献   

2.
分拆上市作为上市公司的收缩性资本运营策略,在境外资本市场也成为常态。文章回顾国内外分拆上市的历史,证明分拆上市制度的出台,顺应了上市公司的需求,符合我国资本市场当前的环境条件。对分拆上市的动机和价值效应进行了分析,针对某电力上市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提出分拆可再生能源板块上市是较为可行的一种发展策略,并对分拆上市的可行性和上市时机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分拆上市需关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内外相关资本运营绩效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分拆上市的特点,构建了分拆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相应的评价模型,对分拆上市公司绩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最后予以实证分析,验证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符合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邹颖 《山东经济》2009,25(1):123-128
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风险溢酬和投资者预期报酬,进而降低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提升公司价值。西方学者基于流动性假说进行了交叉上市资本成本效应的理论验证与实证检验,并进一步研究了交叉上市引起股票市场流动性变化的深层次因素。一个基本结论是:到一个更加发达的市场实现交叉上市可以提高股票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但是交叉上市的流动性效应是复杂的,宏观与微观的多方面因素会影响交叉上市后股票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公司股权资本成本。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市场中,首先通过对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为数不多的"分拆上市"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原因和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并剖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然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企业加强自身的经营和发展,国家建立一个网络监督平台,从客观上由银监会来实施监控,然后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控股局面.通过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开展和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新财经》2010,(5):114-114
近日,证监会允许满足条件的境内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到创业板上市。消息传出后,有人欢喜有人忧,有分拆概念的上市公司受到了市场追捧,而欲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却陷入了困惑  相似文献   

7.
信息平台     
十类企业不能在创业板上市 1.大型国有企业; 2.大型国有企业分拆部分资产和业务设立的公司; 3.已在主板上市的企业分拆部分资产业务设立的公司; 4.有内部职工持股的定向募集公司; 5.历史遗留问题企业; 6.职工持股会直接或间接持股的  相似文献   

8.
吴勇毅 《新财经》2010,(6):72-73
证监会推出"分拆上市"举措,受到了一些企业的称赞,但从管理层规范分拆上市的"六个条件"看,与创业板设立的初衷却有所违背。按照这"六个条件",一些上市公司会依据其先天优势,争先恐后挤入创业板。照此下去,一大批真正需要资本支持的企业,将很难获得上市资源,创业板"中小企业孵化器"的定位,也可能因此而改变。  相似文献   

9.
并购驱动IPO理论有两类——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但这些理论大都用于国外上市公司的研究.本文采用1993-2005年IPO的数据和1998-2010年并购的数据,运用logit模型验证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是否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结果表明,市场反馈假说和融资假说在我国都是成立的,价值突变越大,IPO成本越高,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可能性越大.而对于IPO后5年内进行并购的公司来说,IPO筹集的资金越多,IPO后在股票市场再融资的金额越多,现金并购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的案例来看,满足融资需求和改善管理激励是国内上市公司分拆上市的主要动机2004年11月17日,海王生物(000078.SZ)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控股子公司海王英特龙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从公司中分拆,到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该议案已在临时股东大会获全票通过。而此前TCL集团已经实  相似文献   

11.
从相对收入假说看我国消费刘岚芳一、相对收人假说理论凯恩斯在其创业的宏观经济学中,提出了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完全由其收入决定。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变化和新消费者的成长,西方经济学界对消费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美国著名经济...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收入分配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欣  曹静 《北方经济》2006,(13):31-32
目前,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消费不振.居民消费率从1990年的45.2%下降到1994年的41.9%,之后又进一步下降到1998年的39%.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也由1990年的0.8下降到1997年的0.7.西方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比较丰富,从绝对收入假说到相对收入假说,再到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每一种消费理论都力图尽最大可能地解释现实,但也都存在着一些欠缺.  相似文献   

13.
港口上市公司的投资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磊 《港口经济》2005,(6):58-59
港口投资具有的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资本成本高等特点,使之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目前,我国港口上市公司大多是由港务局或集团将部分港埠及相应的设施分拆后上市,这种体制使得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增加了风险的可能性.为了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降低公司上市后的经营风险,应着重对以下六类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交叉上市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自1970年代以来,围绕着交叉上市公司的差异定价问题,学术界先后提出了国际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市场分割假说、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假说、上市公司歧视定价模型、以及基于行为金融学的理论解释。本文对上述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和简评。  相似文献   

15.
随着西方预防性储蓄假说在理论和实证上的不断发展,国内学者也开始运用预防性储蓄假说对我国转轨时期储蓄高增长和消费不振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逐渐从早期的定性分析为主过渡到实证研究为主,成果众多。本文将主要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层面介绍预防性储蓄假说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几点与实证研究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整体上市注定成为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相比,整体上市可从根本上解决上市公司与存续公司的矛盾,使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发展上市公司成为所有投资者的共同目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增多和证券市场的发展,分拆上市带来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等弊端逐步显现,旨在规避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的整体上市制度应运而生。平煤股份作为平煤神马集团控股的煤炭采选类经营主体,自成立以来就把集团煤炭主业整体上市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按照“先行上市、分步实施,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原则,先后以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收购了平煤神马集团下属有关煤炭采选类资产,基本实现了平顶山矿区本部煤炭业务资产的整体上市。  相似文献   

18.
从西方消费理论看我国老年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消费理论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诞生了如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短期变动理论、消费品存量调整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说等诸多理论。这些理论除了对“收入”有不同的解释外,还阐述了购买意愿、财产存量、生命周期、消费决策等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因此,我国老年市场需求不足的原因除了我国老年人的购买力水平有限外,还有消费观念陈旧、消费预期不明和购物条件等更为重要的因素。目前由于我国企业缺乏投入、开发老年产品的热情和动力,因而更需要政府在引导和培育老年市场、支持和推动老年产业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上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商业银行上市近几年来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四大银行的上市现已进入完全实施阶段,上市已经不远.鉴于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四大银行的上市确实需要慎重,步伐也应更为稳健.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的益处和现实意义:通过股份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补充资金的一个渠道;通过资本运作,实现规模扩大.上市模式有两个方案:第一方案是"分拆上市,反向收购",第二方案是"整体上市,分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经济学是以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人作为其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的,因此经济学研究中应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充分理解人的动机、能力、人类行为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目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人的假说归根结底是对“经济人假说”(Hypothesis of Econemic Man)的看法,这一假说是当前仍居正统地位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基础.对这一假说的修正、补充或重新理解.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本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