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投资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投资对经济带来的一些风险,提高投资的效率和改善投资的结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12月以来,农产品与生猪价格持续反弹,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窄幅震荡,物价大概率在年底前呈现季节性反弹格局。不过,考虑到需求短期内难以大幅反弹,2013年物价的反弹力度不会过于强劲,稳增长仍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学术)》2023,(31):20-23
<正>下一步要着力加大宏观调控、扩大国内有效需求、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10月18日,中国经济“三季报”发布: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4.9%。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如何实现GDP增长5%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围绕增速、内需、工业利润、外资外贸、物价、就业等方面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大家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更为牢固,供需循环更趋畅通,有底气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下一步,要着力加大宏观调控,着力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相似文献   

3.
加强价格调控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价格主管部门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物价总水平有所波动,杭州市物价局积极建立完善市场物价调控机制,在稳物价、保增长、促发展、安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杭州市保增长、稳物价,构建物价调控机制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杭州市物价局不断创新机制,在保增长、稳物价、惠民生、促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一)建立市场物价调控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1月:消费需求和货币政策作用凸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表现为GDP增长逐季加快、投资和出口高速增长、工业生产速度和效益同步好转.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与整体经济增长相比消费需求增长略显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二是金融体制改革迟缓、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物价持续走低;四是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后两个问题受多种因素制约,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2003年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首先要解决好前面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一九九八年物价走势1998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进一步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需求不足明显,市场约束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我们陕西市场供大于求的总体格局进一步强化,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仅增长6%,市场物价...  相似文献   

6.
《商业研究》2012,(9):205
正通货紧缩往往是指经济衰退时期的货币表现,其在经济运行中所呈现出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货币供给量(M2)的连续下降、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经济全面衰退三个基本特征。目前,"稳增长"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当务之急"。尽管最新的CPI、PPI、PMI数据显示有效需求不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青海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7.5%,出现了农牧业生产稳定,工业生产增长,部分企业效益回升的好形势。但是,经济生活中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消费需求不振,有效需求不足,商品积压严重,物价持续走低。到1999年6月,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连续14个月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连续12个月下降,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连续13个月下降。这种长时间、大范围、多种价格指数同时出现全面下降的现象,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给经济生活带…  相似文献   

8.
一、1996年物价形势回顾 一年来,围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全年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预计全年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分别为8.5%左右和6.5%左右,比1995年有明显回落,圆满完成物价计划调控目标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增速能够持续回升,内在条件是当前我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已进入复苏阶段,刺激经济增长有充足的内需扩大空间;外部因素是国内大力度的扩张性政策刺激内需快速增长,弥补了出口大幅度下降产生的需求缺口,使经济运行从2009年初的超跌状态迅速向内在增长趋势回归。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国内调控政策力度的稳定性与美欧日经济的发展动态。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能够实现GDP增长9%、物价涨幅控制在2%以内的良好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通过EXCEL将1990-2012年全国有关城市收入增长、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的数据做三者差值图,得出结论: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较好,与城市物价增长相关性较差,城市物价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关性也较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山西近年来物价持续走低,居民储蓄存款保持较快增长,消费需求增长动力和后劲不足的情况,政府采取了多种扩大内需的措施和对策,促进消费需求。当前,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与变化,对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并引导城镇居民消费向高层次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动态分析方法,结合有关实际统计资料,动态地分析了山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甜歌 《中国市场》2007,(3):38-39
物价上涨是不是好事?有专家认为,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中国物价都还要涨。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走向新一轮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专家观点比较乐观,投资需求加速增长、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流动性过剩等原因,促使年末物价涨,这是很正常的市场反映。可是,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物价上涨却很难说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外贸易》2011,(12):18-18
中国人民银行11月16日发布的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对外贸易更趋平衡,内需作为经济增长动力更强,农业生产形势良好,工业生产增长平稳,居民收入继续增加,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初步遏制。稳健货币政策成效逐步显现,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  相似文献   

14.
董鹤飞 《商》2014,(48):144-144
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不仅是经济学家研究的重点问题,也是经济政策制定者十分关心的焦点问题。实现物价稳定基础上的经济持续繁荣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国家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经济增长的来源与实证分析,建立线性模型,得出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投资,消费需求和净出口;对于收入增长来源分析,借鉴特定要素模型理论,得出收入增长的来源主要是物价增长和总产值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正> 通货紧缩(deflation)是与通货膨胀相对应概念,主要是指平均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的的持续下降,而不仅是指货币信贷供给量的收缩或下降,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将通货紧缩概括为“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给量的持续下降以及经常伴随通货紧缩而出现的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反映出的是经济衰退的过程,是下跌中的物价,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低”物价。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一个商业信用逐步恶化的过程。因为现代经济运行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之上的广义信用经济。从信用角度来看,所谓经济萧条,就是商业信用的持续破坏与恶化。 通货紧缩是一种经济非均衡状态,它的负面效应是市场不景气,经济增长乏力。通货紧缩时期,自主性投资与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企业产销率和开工率低,失业率上升等,极易诱发社会经济各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因  相似文献   

17.
关于什么是通货紧缩,经济学界有诸多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三要素定义",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经济全面衰退.第二种是"二要素定义",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和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态势良好,财政收支增长较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稳定,工业生产效益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消费需求增长较快,市场物价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9.
物价走势及相关分析卢孟庆平抑物价稳定市场是当前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之间关系的关键。目前,应充分了解物价变化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强化调控力度.增强应变能力,防止因需求不足与物价过快上涨而拖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后腿.持续上涨波动趋缓今年元至四月,物价水平持...  相似文献   

20.
稳定物价总水平依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稳增长"被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表明在通胀下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