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赵桂芹 《商周刊》2012,(24):I0004-I0007
青岛,或许将成为服务外包城市的后起之秀。在过去的一年里,得益于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青岛在促进服务外包方面动作连连:成立印度国家信息技术学院青岛服务外包培训学校;下发《青岛市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规划(2012-2016)》,汁划5年内产业规模实现双倍增;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意见》;青岛市各级财政从明年起每年将安排1亿元资金加大服务外包人才的补贴力度……而位于西海岸的青岛光谷软件园,是擎起青岛服务外包名城梦想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2.
在“成本驱动”和“价值驱动”的双重作用下,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与宏观经济周期之间并非逆向关系.尤其在危机后全球经济复苏期,服务外包的内嵌性本质使产业运行呈现一致缓性增长,而地区经济恢复速度的多元化又会为国际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增加动力,同时服务外包发展还受到IT等相关产业、国内外区域发展等多种因素作用,在内部产业结构上呈现相应的特点.本文尝试从全球总量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转型的实际背景出发,以分析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突破口,探索转型期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正一、天津市服务外包产业现状作为环渤海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天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同时在人力资源、投资环境、政府支持等方面,天津市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具体来看,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开放优势,天津是国家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同时具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和纳入国家总体战略规划的滨海新区,具有适合服务外包生存和发展的良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以服务外包为主的国际服务业正悄然向中国转移。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国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世界加工厂”,那么今后的目标则定位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世界办公室”。这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国家战略,为此,商务部把发展服务外包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国际服务外包的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结合本地实际,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阐述了加快发展服务外包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对于省内各地谋划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邓力 《商周刊》2014,(10):54-55
当前,青岛服务外包产业正沿着正确轨迹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形成了龙头带动、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期待未来服务外包业实现跨越发展,成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6.
基于创新导向比较了国际上不同国家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按照“技术创新导向型”、“服务创新导向型”、“管理创新导向型”把发展业务流程外包的国家分成3个组群,进而推导出需要从区域要素禀赋与发展战略两个因素来选择业务流程外包产业,同时对我国如何进行业务流程外包产业的选择和再定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球服务业转移与离岸外包为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带来重大契机,然而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在全球激烈市场竞争中并未确立自身的战略地位。本文基于对四十余家服务外包企业的实地调研,通过对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产业结构、服务提供商的竞争能力以及制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等三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分析,详尽讨论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产业价值链同时包含产业链和价值增值两个因素,有助于寻找与探索产业价值提升路径和策略。从软件生命周期、软件产品与服务、企业业务特征3个视角构建了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价值链,针对武汉市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现阶段武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应走一条“以技术升级和能力升级为主,创新研发与全球运营并重,产品升级与服务升级并重”的价值提升路径,并从区位优势、产业转移、在岸外包、龙头企业、创新发展5个方面提出产业价值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如果把“中国制造”看作靠密集型劳动力赢得世界市场,那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新一轮服务产业转移的机遇,向世界提供知识密集型的“中国服务”正成为趋势。在此间召开的2007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服务外包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面对国际现代服务产业的转移趋势,未来几年,中国将大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并给予服务外包企业一定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国内外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烟台市服务外包产业结构发展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烟台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牟丹  秦燕 《时代经贸》2012,(14):136-13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软件和服务外包已成为这一轮产业转移新的重要推动因素,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利用10年多的时间创造了辉煌的成绩。本文在阐述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从政府方面、人才方面以及企业方面提出了大连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罗曼怡 《时代经贸》2010,(18):162-163
国家发改委2007年12月14日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服务外包产业理应成为构建“两型社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速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是推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绿色引擎”。本文分析了长栋潭发展服务外包的现状,总结了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无锡软件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已经基本成形,把软件外包服务作为无锡,尤其是无锡新区加快产业转型与升级的“突破口”,既有现实的基础条件,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发展服务外包是无锡及新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路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下,随着国际产业的转移和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通过分析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路径,最后提出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策略,以实现服务外包产业的跨越发展与整体提升,有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相似文献   

15.
离岸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建设若干个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2006年商务部将离岸服务外包列为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  相似文献   

16.
曾炜 《时代经贸》2009,(8):32-32,37
服务外包被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是全球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新方式。当前,在金融危机的催化下,国际服务外包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应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制定相应政策,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2,(23):1
产业升级需打造高端产业载体随着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这片产业沃土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以此为契机,青岛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为突破点,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拉开大幕。与青岛市大企业发展强劲,中小企业活力不足的现状无异,开发区以港口物流、机械装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在新的经济形势阳国际分工下严重乏力,"调结构、转方式"成为开发区和西海岸承接大青岛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挑战和机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就要打造高端产业载体,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服务外包产业从2007年起步,2008年迅猛发展,追求的是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谋求的是产业结构深度转型。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出人意料地成为无锡市优化发展的“试金石”,在传统产业一片“难”声中,无锡市大小服务外包企业紧抓跨国企业为降低成本,纷纷将制造业中的非核心服务环节外包的机遇,不仅生产保持稳定,还增加了订单,全年持续100%的增长速度,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中无锡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19.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特别是离岸服务外包市场以及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全面深入分析了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服务外包的产业总体战略和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20.
经过多年的努力,印度已经从软件外包的小角色,成长为了全球最成功的离岸服务承接国,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趋势和特点。对印度服务外包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是必要的,因为了解其产业发展的方向和战略,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其成熟的国际承接经验,也利于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其展开合作与竞争。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推动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参考印度服务外包行业组织关于其行业未来发展的低、中、高三种预测增长率,对印度服务外包产业未来三十年的产值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其全球离岸份额、产业链、业务领域、国内外市场、交付模式转型等产业战略性调整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