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春琴  曾路 《商场现代化》2005,(34):249-250
面对入世在即和饭店业的竞争加剧,创建中国饭店品牌势在必行.分析中国创建饭店品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饭店的品牌战略类型,以期为中国饭店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饭店品牌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春琴  曾路 《商场现代化》2005,(12):249-250
面对入世在即和饭店业的竞争加剧,创建中国饭店品牌势在必行。分析中国创建饭店品牌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适合我国饭店的品牌战略类型,以期为中国饭店业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3.
海天酒店管理集团前身——海天酒店管理公司系山东省惟一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国家级专业饭店管理公司,有18年管理五星级饭店的专业模式和丰富经验。先后被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评为“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20强”,“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  相似文献   

4.
为了继续推动中国饭店业集团化进程向世界展示我国饭店集团化发展成就,今年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继续开展并完成了2004中国饭店业集团(管理公司)数据统计工作。结果显示:中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中国饭店业民族品牌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中国饭店实现集团化的难度不可小视.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本土品牌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与国际品牌不存在竞争.可以说中国本土品牌未来的市场更广阔。1.发展的出路中国饭店集团化未来发展的出路在哪里?李华生的观点是:国有饭店集团化的根本出路是企业改制.包括企业机制与体制的改革,中国饭店集团的企业经营机制必须与国际接轨,企业体制也要变革,国有饭店产业逐步民营化是一个方向。除此之外,国有饭店如何有  相似文献   

6.
2004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饭店业没有SARS这样的新闻,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饭店业的平淡。骄人的市场业绩、活跃的市场氛围,给经历了磨难与困惑的中国饭店业增添了新的写意。 2004年年末,饭店现代化杂志社在京邀请了中国旅游饭店业界部分专家、学者,从2004年中国饭店业发生的重大且具影响力的新闻中评选出十大新闻,同时,部分专家、学者对十大新闻也给予了点睛之评,进一步阐释了十大新闻本身所具有的行业代表性和新闻性。 新闻是记录特定条件和环境下的势态亮点,尽管这些新闻不能完全代表2004年中国饭店业新闻的全部,但从中可以看到中国饭店业正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朝着集团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的方向迈进。 2004年中国饭店业十大新闻比较客观地总结了一年来中国饭店业在引进人才、海外上市、规范行业标准、奥运住宿、集团重组、资产并购、品牌扩张、国有饭店改制、集团化发展、经济型酒店、饭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和事件,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一年来中国饭店业改革发展进程之脉络。  相似文献   

7.
饭店业已步入了以客人的满意度、忠诚度和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为中心的品牌经营时代。中国饭店业的竞争也由产品竞争升级为品牌竞争。有效的品牌定位,可以创造品牌优势,增强竞争力。通过对中外饭店集团品牌定位的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其中的差异并分析了原因,进而对本土饭店集团的品牌定位提出了具体性的建议,以期为我国饭店集团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以期对于饭店学者和业界吸收和消化西方先进的品牌管理理念和实践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博弈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合作关系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中国饭店业的国际化进程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元化。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为国际品牌的管理公司(饭店集团)在中国高端饭店领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培育了日益强大的民族饭店品牌。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国家旅游局于2006年发布的《绿色旅游饭店》新标准的实施和宣传,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和饭店现代化杂志社主办,各地相关旅游行政机构、行业组织、饭店集团、星级旅游饭店、饭店设施设备供应商等共同参与的“创建绿色旅游饭店万里行”活动,于2006年10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启动仪式。此次活动旨在推广“绿色旅游饭店”理念,促进中国饭店行业更加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继2003年"首届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成功评选暨颁奖后,饭店现代化杂志社于2005 年岁末年初再度推出"2004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2004中国饭店业年度十大人物"的评选宗旨是:表彰中国饭店行业精英,提升中国饭店品牌形象,提高中国饭店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国饭店业的健康发展。评选依据主要是:在2004 年取得了突出的经营业绩:为推动所在区域饭店业的发展起到了突出的作用和影响:所在饭店或  相似文献   

11.
中国饭店服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是饭店管理一个永恒的课题,服务质量是关系到饭店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回顾中国饭店服务的发展历史,认识中国饭店服务当前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服务趋势,这对于提高中国饭店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饭店服务的发展过程中国饭店的服务可谓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发展的。根据服务的特征与发展水平,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马勇 《饭店现代化》2008,(10):13-14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饭店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实现了产业规模与质量的双丰收。在产业规模上,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星级饭店总数达到1.4万余家:在产业质量上,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饭店品牌;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在摸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集约型"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值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回顾中国饭店业品牌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对于推动我国饭店业品牌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目前的饭店业处于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的状态下,业界开始为走多元化道路还是归核化道路而莫衷一是时,笔者却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无论多元化还是归核化都不是中国饭店发展的理想战略,我们应该采取务实求真的态度,走集团化道路、打造自己的饭店品牌、提升中国饭店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目前的饭店业处于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的状态下,业界开始为走多元化道路还是归核化道路而莫衷一是时,笔者却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无论多元化还是归核化都不是中国饭店发展的理想战略,我们应该采取务实求真的态度,走集团化道路、打造自己的饭店品牌、提升中国饭店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饭店业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权威的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有卫生间的、适合接待海外入境游客的饭店只有137家、2万多个房间。截止到2002年年末,我们国家已经拥有星级饭店近9000家、客房近百万间,直接从业人员超过百万人。与此同时,世界最知名的饭店品牌基本都已经在中国落户,奥运评估团对北京的住宿能力和接待能力打出了惟一的满分,这些都充分反映出国际社会对中国饭店业发展的高度认可。中国饭店业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饭店业一直以来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但同时也暴露出其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饭店人力资源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国饭店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它突出反映在饭店员工的高流失率上。饭店员工高流失率已经引起行业内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自2005年起,中国饭店业的员工流失率历年来均高于30%。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2011年3  相似文献   

17.
《饭店现代化》2010,(6):10-11
5月11日,济南山东大厦金色大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各地的500位饭店代表参加了第六届二次理事大会和同时举行的首届"中国饭店金星奖"颁奖典礼。会上,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会长张润钢做了工作报告;首届"中国饭店金星奖"揭晓,100家饭店脱颖而出,成为中国饭店业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8.
事件     
《饭店现代化》2011,(8):9-11
第八届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论坛圆满落幕7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论坛在杭州黄龙饭店顺利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酒店业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以"交流思考探索"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的现状与机遇、解析连锁化发展与人力资源解困之道,增进各酒店集团之间的交流,促进我国酒店业本土品牌的蓬勃发展。此次论坛上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了2011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统计结果及2011中国饭店业最具规模的30家管理公司名单。在圆桌会议上,嘉宾们围绕"酒店管理集团连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0)
目前,我国饭店市场的发展,正由不完全竞争向充分竞争过渡,随着中国饭店业市场逐渐走入成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著名品牌酒店集团逐步进入占领中国市场.中国本土饭店怎样才能在剧烈的竞争中与国际著名品牌酒店相抗衡,获取自己的一席之位,中国本土饭店的民族品牌化建设与发展是必要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目前的饭店业处于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并存的状态下,业界开始为走多元化道路还是归核化道路而莫衷一是时,笔者却认为,在当前情况下无论多元化还是归核化都不是中国饭店发展的理想战略,我们应该采取务实求真的态度,走集团化道路、打造自己的饭店品牌、提升中国饭店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