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文章论述准公益信托的法律设计的立法建议。基于现有的公益信托模式与私益信托模式无法满足那些非典型的公益项目的融资需求,笔者认为应当突破现有的信托法律原则,拓展公益信托的范围,放宽信托设计的法律条件,让信托法律制度为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事业提供融资支持及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2.
施行公益信托税收优惠是国家鼓励发展公益信托的主要表现,我国公益信托尚缺乏配套的税收减免等优惠制度。公益信托税收给予减免优惠、扶持公益信托,应成为我国信托税制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我国信托税收立法,应作出直接针对公益信托的减免税规定。  相似文献   

3.
江波 《财会月刊》2013,(5):115-115
近几年来,国内信托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信托行业尚未建立一套规范的、体现信托制度特色的信托财产核算制度。本文在借鉴传统会计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信托业务实际,对信托业务会计核算的假设前提、会计处理基础等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泛资产管理时代下,资产管理机构开始抢占信托原有的投融资市场,信托需要寻找理财工具之外新的价值。事实上,传统信托制度除了投融资功能外还有事物管理功能,用于实现委托人避税、财富传承、养老、公益等多样化需求,信托公司应在提高资管水平之余挖掘事务管理信托的蓝海,完成信托行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信托法》颁布实施以来,运用公益信托制度为公益事业服务而建立的组织并不多见,这足见我国在这方面的重视不够。公益信托在我国的《信托法》中得以确认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有助于推动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缓解社会矛盾,解决人们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调动全社会的力量,特别是民间的力量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公益信托制度在这方面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一 《企业导报》2012,(7):11-12
近年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然而却屡屡遭遇慈善腐败弊案,是以民众开始对不透明、少监督的慈善业投以不信任的目光,与此同时对于健全中国公益慈善业管理体制的各种讨论也甚嚣尘上。本文通过比较中国公益事业的两种主要参与形式——公益基金会与公益信托,分析各自恰当的市场定位。进而指出,可以在社会一般性捐款管理方面增加公益信托的比重,充分发挥公益信托高效、规范、透明、安全、便捷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根据规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会计属财政性的会计,通常都按收付实现制原则来处理会计事项。但笔认为,对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来说,以收付实现制原则核算,不能满足项目资金管理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的核算应该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对涉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  相似文献   

8.
柏高原 《财会月刊》2022,(14):153-160
与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至关重要,税收对第三次分配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我国慈善信托设立优惠税制缺位,确应完善。与此同时,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慈善信托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表明,对滥用税收优惠的防范也是慈善信托税制构建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否则,慈善信托“捐而不用”难以避免,空有高额的信托财产并不必然意味着对公益慈善领域的实际投入,慈善信托对收入分配格局的改进功能将难以切实彰显。慈善信托的课税,可以兼采税收导管理论和实体理论,在慈善信托确保对公益慈善领域年度投入的情况下,信托被视为导管,豁免所得税;但在慈善信托公益慈善投入未达标时,不宜豁免信托财产所得税,可将慈善信托视为纳税实体,课征所得税。此外,对于慈善信托的管理和投资,需防范慈善信托被滥用于税务规避,惩罚性税制属必要。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慈善活动发展迅速,但慈善资金总额一直难以满足救助需求。与此同时,慈善组织又存在短时间内暂未启用节余资金的现状。如何将此类节余的慈善资金加以有效利用,实现慈善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既成为慈善活动开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也为慈善资金的信托运营提供了必要条件。而慈善资金信托运营的商事属性与慈善资金公益目的的"保本"需求,对慈善资金信托运营的"零"风险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具有不同于一般公益信托和商事信托的特点。为保障我国慈善资金的有效运用,可考虑建立慈善资金信托运营制度,以良好的慈善资金信托运营风险控制手段,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规范金融信托产品所得税需考虑的主要因素1.金融信托的特点。信托契约具有充分自主性,委托人可以通过信托实现自己对财产的各种目的,任意构建财产上的受益权,但是受益人(或委托人)通过信托进行的任何经营活动的税负,应当不高于受益人(或委托人)亲自进行该经营活动所承担的税负(即导管机制)。从这点看,受益人类别的不同。将导致信托产品的所得税税率不同。2.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的巨大差异。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引入和权责发生制的普遍应用,使得大量未实现的收入和未发生的损失被列入报表中反映,  相似文献   

11.
孟珍 《管理学家》2019,(10):151-152
知识产权信托是知识产权融资的新形式,以信托形式实现知识产权转化和融资,将成为推动知识产权创新的有力杠杆。但我国的知识产权信托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信托登记机关不明确,信托税收存在重复征税现象,信托监管效率不高等。为了促进知识产权信托的发展,应当完善信托登记、信托税收以及信托监管等各项制度,从而促进知识产权信托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信托的内在优势进行了一番分析,揭示了信托所具有的财产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财产独立性、有限责任、管理连续性与灵活性等制度优势和财产转移功能、财产管理功能等基本功能优势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融通资金、中介服务、投资、社会福利与公益、培育社会信用等衍生功能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有关朗琴园物业管理信托模式及"物业管理信托制"的话题备受关注,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关于"制度创新"。用通俗一点的说法来讲,朗琴园物业管理信托模式根据中国《信托法》和《物权法》设计出一种"民告官"的制度,那就是在小区内,任何一个业主、居民都可以  相似文献   

14.
资本金制会计与基金制会计的差异.会计的对象、适用范围、资金性质及来源、资金的使用目的、资金用途及受限制程度、投资人的出资方式、会计基础和对剩余权益的称谓不同.联系:执行资本金核算制度的同时部分地执行基金核算制度;预算资金或基金特有支出项目可执行资本金类核算制度;基金制会计执行收付实现制的同时部分地执行权责发生制.  相似文献   

15.
土地经营权信托流转作为一种新兴流转方式,可在激活农村土地要素和提高农民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良好条件。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开展了土地经营权信托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不明确、登记制度不完备、监管制度不完备等法律问题。对此,应通过明晰土地经营权信托法律关系主体资格、完善土地经营权信托登记制度和土地经营权信托监管制度等途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慈善私益捐赠包括私益募捐和个人直捐两种。但是,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尚未规定私益捐赠,导致私益捐赠参与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私益捐赠财产权的类型及其归属缺乏立法保障。建议尽快出台《慈善法》,采取"大慈善"立法体制,将私益捐赠、公益捐赠、赞助、资助和志愿者服务等利他行为统一纳入其调整范围。同时,要加强对慈善私益捐赠资金使用、慈善项目运作的监管,保障慈善参与人权利,确立慈善参与人的信义义务和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很多事业单位收支项目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分析现行会计制度,就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从会计主体、收入与支出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净资产的核算及会计报表几方面的差异,试论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苗绘  王金营 《会计之友》2021,(23):64-71
在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地流转成为提高土地规模效益的关键,农地信托作为新型土地流转模式备受关注.文章运用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剖析了我国既有土地信托模式发展困境,借鉴国际经验提出我国农地信托土地证券化融资模式和推广建议,旨在将社会资本引入农业投资项目,推进我国"三农"发展.研究表明我国既有农地信托模式面临融资瓶颈,存在资金短缺、农地信托流转面积小、规模化效益低、信托机构发展农地信托动力不足等问题,而借鉴美国、日本的土地证券化融资做法有助于纾解以上难题.应创新构建中国农地集合信托土地证券化融资模式,开辟农地流转中土地证券化融资新路径,以促进土地有序流转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曹新颖 《活力》2011,(11):112-112
随着财富的积累和增加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遗嘱信托在财产管理及运用上的优势将会逐渐显现,有必要在现在对遗嘱信托进行研究,以备不时之需。本文作者从遗嘱信托的研究动机与目的、遗嘱信托的概念、遗嘱信托制度的优点、公证介入遗嘱信托的分析等方面作相关阐述,与各位共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很多事业单位收支项目和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并强调成本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不能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本文拟通过分析现行会计制度,就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相比从会计主体、收入与支出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净资产的核算及会计报表几方面的差异,试论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