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9 毫秒
1.
正发起(1986年—2003年)1986年,在时任天津市市长李瑞环的倡导下,环渤海地区15个城市共同发起成立了环渤海地区市长联席会。全面启动和实践(2004年—2009年)2004年2月,国家发改委召集京津冀三省份发改部门在廊坊召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达成"廊坊共识"。2004年6月,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在廊坊举行。会议草拟了《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已从构想、探索进入到全面启动和实践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上世纪八十年代,环渤海地区发展潜力凸显,区域经济合作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构建联结环渤海各地市发展力量、沟通经济信息的媒介平台,正是在这种时代需求下,《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在环渤海地区30几个城市共同努力下,于1987年正式创刊。创刊以来,杂志始终遵循"立足环渤海,面向全国,瞭望世界,沟通信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办刊宗旨,探索全国经济形势与环渤海区域发展的契合点,探寻本区域在全国发展布局中的定位,秉持务实求真的办刊态度,在宣传环渤海、服务环渤海、振兴环渤海,促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环渤海区域经济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2010,(11):51-54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地区,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枢纽与门户。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国际港口竞争的日趋激烈,进一步加强环渤海地区港口间的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环渤海”作为我国七大经济区之一写入了党的文件之后,1997年底,党中央又对天津城市发展作了明确的定位: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这两项重大事件,从战略和策略上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的腾飞,用事实来进一步论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巨大生命力。在五省二市有关部门领导和广大专家学者的共同参与下,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已初见端倪,天津中心城市的作用及其运行机制正在迅速规划和形成之中。作为跨世纪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其…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经专门撰文论述过环渤海经济区的“五大特点、五大优势”,以“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不断发展壮大为题,在香港《文汇报》发表,后来又联系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写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腾飞”,在《环渤海经济望》发表,并入选西部大开发论文集,这些对宣传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区域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回过头来认真做个反思,就发现我们对旅游这个课题论述的还很不够,有必要联系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对环渤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前景做一番论证,以期引起共识。事实上,一个区域内的各部门、各行业总是…  相似文献   

6.
李晶 《特区经济》2010,(12):63-64
目前环渤海地区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一体化区域,而作为核心城市的天津,其滨海新区对环渤海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本文从上海和深圳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发展的推动作用着手,找出环渤海地区存在的限制因素,并由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环渤海经济瞭望》于1987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诞生,已经走过20年艰难曲折、灿烂辉煌的里程。20年来,《环渤海经济瞭望》始终秉承"立足环渤海,面向全国,瞭望世界,沟通信息,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办刊宗旨和"让世界了解环渤海,让环渤海走向世界"的办刊方针,为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繁荣扬帆导航、献策献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同时,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加强环渤海合作、对接天津滨海新区,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征稿     
《环渤海经济嘹望》杂志立足于环渤海地区开发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致力于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理论交流平台。本刊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动态,广泛征集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亚力 《天津经济》2005,(3):4-9,24
环渤海地区在国家总体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崛起之后的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天津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到2010年要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规划和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不仅关系到天津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搞好规划,合理布局,全面提升港口功能,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而加快天津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将对滨海新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带动环渤海区域的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渤海地区处在北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位置,具有深厚的经济腹地,环渤海经济圈不应是简单的环渤海岸边经济。与南方相比,我国北方缺乏长江、珠江这样天然的深入经济腹地的经济水道,后天陆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比较滞后,环渤海港口城市与经济腹地之间的联系不太理想,影响彼此之间的协调互动,所以筹划建设更多更好的以交通运输线为依托,并深入经济腹地的经济轴线,应当是环渤海经济圈带动北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环渤海地区面向辽阔的太平洋,背靠广袤的内陆腹地,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对外开放条件优越,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潜力的区域之一。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又明确将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列入了中国"九五"期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布局。这表明,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山东参与环渤海经济区开放开发具备的优势山东参与环渤海地区开放开发,有着自己比较突出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山东是环渤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任伟  李强 《特区经济》2009,(12):62-64
中共十七大报告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再向环渤海地区逐次由南向北推进的过程。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正深入发展,中央也把加快环渤海地区崛起作为重大战略举措,积极推进京津冀都市圈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环渤海"正在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环渤海地区的加速崛起对于我国东部地区继续快速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的崛起和西部大开发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针对各地实际特点和内外部条件环境,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经济瞭望》杂志立足于环渤海地区开发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致力于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理论交流平台。本刊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动态,广泛征集关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跨省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跨省市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具体问题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北方经济》2012,(Z1):73-75
正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带,同时也延伸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20个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型企业密集,60多个港口星罗棋布。环渤海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专家预言,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有望成为我国第三个增长极。内蒙古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有助于在开放引进中加快转型、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环渤海地区的整体科技优势,促进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盟长)联席会提议,并经国家科技部批准,由天津市政府主办,环渤海地区25个(地、盟)政府协办。'98中国环渤海科技博览会将于1998年10下旬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自改革开放以来,环渤海地区依托和发挥其地缘区位良好、城市分布密集、交通设施发达、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大等综合优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区域经济联合与协作,扩大与东北亚及亚太地区各国的经济技术贸易,区域经济取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港口竞争也由过去国内竞争逐渐转变为国际范围内的竞争。环渤海地区港口腹地广阔,港口基础建设较好,但是与发达国家港口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环渤海港口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技术发挥资源优势,才能增强国际竞争力。"互联网+"是优化环渤海地区港资源优势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大连港、青岛港、天津港的发展现状,分析环渤海地区港口的迫切需求,提出各大港口应该利用"互联网+"实现港口航运服务、航运金融和供应链等方面的优化。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东移,亚太经济的新增长点——东北亚朝着集团化、区域化方向发展。目前,中外一些政府部门、财团、经济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都对环渤海地区怀有浓厚兴趣,并将研究重点向环渤海转移,外商投资也即将形成高潮。为了更好地给国内外投资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各有关机构和学者的研究提供参考,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司牵头,组织环渤海地区有关省市的数十位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参加的"环渤海人口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首批成果——《环渤海:东北亚的黄金地带》即将问世。本书用大量而丰富的资料,分三个部分,对环渤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环渤海地区的难得机遇到来了。迫切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第一,国家要重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切不可用旧的区域经济区划来考虑环渤海经济的发展问题,如过去区划的东北经济区、华北经济区等。现在科学工作者们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区是有一定道理的,世界上许多发达地区无一不是利用海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所以,我们应重视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整体规划,把环渤海的文章做好,这有利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二,国家要所握时机,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该地区的经济加速发展。首先应尽快制定环渤海地区的区域经济联合政策,尽快…  相似文献   

19.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区域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构成对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目前面临着外资调整布局和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升温两个有利时机。环渤海地区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必须以区域内三大重点经济板块为依托。在融入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各板块之间要创新具体合作模式,尽量做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差别竞争,错位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最大化提升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罗琦  李艺纹 《天津经济》2009,(10):25-28
一、引言 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尤其在近年来,国家把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天津的经济增长日益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结构因素是不应被排除在外的,事实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