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G时代与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电信联盟(ITC)于1985年提出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的概念,为人们展现了一个随时、随地、以多种方式进行高速通信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2.
3.
4.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都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此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根据工业和信电化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11月.我国手机用户数达到6.3384亿。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3G时代无线营销的热点业务模式的市场前景,对热点业务模式的类型作了具体的阐述,并对这些业务模式的市场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通信行业3G时代的到来,通信运营行业的业务和产品运营已经跨入了更高的级别,技术的进步和通信需求也得到进一步加大。各通信运营商也展开了较为激烈的竞争,它们为争取客户、获得市场份额就更加的关注对有效营销模式的应用。本文结合当前正在到来的3G时代的具体背景,分析了在这一时代条件下通信运营商有效营销模式的种种类型,如品牌营销模式、体验营销模式、共振营销模式、立体营销模式等,并对此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3G应用,将带来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总商业机会。如果中国没有3G核心技术,将在新一代通信市场上,错失形成自己的移动通信产业的良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手机使用者和广告主数量的增加,移动营销将成为抓住大众市场的最佳机会将超过电视、平面媒体和其他传统媒体。”移动营销协会(MMA)亚太地区分会总经理Rohit Dadwal在接受《成功营销》采访中如是说到。在如今的高端论坛、会议、沙龙和媒体上,移动营销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一个普遍的观点是:移动营销在未来将可媲美网络在线营销,甚至超越。 相似文献
9.
3G门户以免费模式切入无线互联网领域,短时间内确立领先优势,邓裕强称,他们的市场比陈天桥的更大中国手机用户数量逼近4亿, 3G牌照呼之欲出,一个庞大的产业正在手机屏幕的方寸之间悄悄兴起。但与此伴随而来的, 不是无线增值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相反有很多SP承受着亏损压力,更有业内人士预测,2005 年有半数以上SP将退出市场竞 相似文献
10.
11.
3G开启无线营销新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信部终于在2009年1月7日发放了姗姗来迟的3G牌照。伴随先前已经完成的三大通讯营运商的重组,这次TD-SCDMA、WCDMA和CDHA2000三个牌照名花有主,分属于中国移动、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通讯业从技术标准到市场竞争格局从此全面进入三足鼎立时代。 相似文献
12.
13.
MarkCripps 《广告大观》2008,(7):132-135
与消费者建立双向的互动关系是营销人的梦想。中国网民已超过2.1亿,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实现上述梦想在中国已经成为可能。现在,企业可以全程跟进消费者或目标受众,掌握他们在销售周期中所处的位置,并了解他们的偏好,从而根据受众的具体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 相似文献
14.
把消费者的体验深入到市场营销的领域中,体验到消费者的内心,让消费者发自肺腑的认知你的产品,就是市场营销的成功,是真正深入营销。如今体验营销已经进入了手机互动营销的时代,体验营销即是企业在市场中与顾客发生服务与被服务的那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用户:3G时代手机平台的指引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08年4月TD放号之初.魅媒科技就做了一份调研报告,采访了行业内众多资深人士.大家对3G的共同感受是:速度将改变一切。速度的提升必将带动诸多新平台的开发,新平台的普及又会推动用户数的增长;同时,只有从用户角度出发,才能更好的理解手机平台所具备的潜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全新媒体。 相似文献
16.
17.
传统车展的不可或缺现代的车展越来越成为反映汽车行业发展变迁的风向标。许多全球首发的车型不断地通过车展向公众展示,从某种意义上说,车展所展示的新车代表着车市发展的方向,它不仅是车商展示新车的平台,更是传递车型技术、开发设计理念等信息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8.
石涛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24)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一个新的营销模式已经出现,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智能为主导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具有多重性,既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源,也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知识经济是以最新科学技术及其持续创新为核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之上的经济.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营销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论述了知识经济中下市场营销环境发生的变化和市场营销的新的特点以及知识经济下市场营销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在被称为3G元年的09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3G牌照终于发放,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中一种生活方式的革新,一次大众手机娱乐新体验,一次移动互联商务应用服务的新突破。在这个时代中,如何试图从网络去读懂3G,从终端来剖析市场布局,从业务解读新的商业机会,从而形成一种“三位一体”互融互通,成为必需思考的问题。尽管现在一切都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3G时代可以演绎无限的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