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辰 《空运商务》2013,(2):42-44,61
根据我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新增97个机场,届时布局规划的民用机场总数将达244个。随着机场的建设步伐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未来我国许多城市或区域将出现"一市两场"甚至"一市多场"的局面。在我国,对于单个机场规划、设计、运营管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于一市多场的规划和发展模式还处于探讨阶段,加强对多机场系统运营管理和规划设计的研究,日益引起我国民航业内人士的广泛重视。本文通过对新加坡多机场系统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航机场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民航运输机场148个(不含港澳台地区),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均位居世界第2位。根据《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民航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可以预见,随着民航机场网络体系的完善,我国民航整体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3.
《空运商务》2011,(8):35-35
日前,安徽省民航发展“十二五”规划通过了专家评审,未来五年,安徽省计划新增蚌埠、芜湖、亳州三个民用机场: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将打造成中部枢纽机场,黄山、九华山机场打造成生态旅游机场;安徽基地航空公司达到三家,适时成立安徽自己的航空公司。根据此规划,五年后,全省年旅客吞吐量力争达到15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4.
数据     
《空运商务》2013,(3):5-5
5.24亿3月1日,民航局财务司在民航局官网发布了《关于2013年民航小机场补贴方案的公示》(以下简称"《公示》"),拟对国内134家支线机场进行补贴,拟补贴金额共计5.24亿元。《公示》指出,其是根据民航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以2012年上半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提出的2013年民航小机场补贴方案。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机场群演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民航产业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近年来,逐年提升的航空运输需求使得区域单机场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因而区域多机场系统必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保障机场正常安全运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国家民航局在《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和《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了建设五大机场群的建设目标,带动区域机场协调发展.目前,国内关于机场群发展建设方面的工作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一些专家学者在机场群发展定位上说法不一,机场管理当局在机场群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上也未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协作模式和约束机制.整体规划的欠缺将造成机场重复建设、航线网络重合严重等恶性竞争现象.  相似文献   

6.
《空运商务》2011,(6):22-23
本刊讯3月22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芝加哥航空局共同签署了《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与芝加哥航空局缔结姊妹机场备忘录》,正式缔结友好合作关系。签约后,双方将在枢纽建设、机场规划、机场管理等诸多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并推动双方在绿色机场、  相似文献   

7.
《民航政工》2003,(5):1-1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省(区、市)民航机场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现有的23个民航省(区、市)局将撤销,并在这些省(区、市)及大连、厦门、深圳设立民航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93个机场将由民航总局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同时将民航省(区、市)局公安处和机场公安机构交由地方政府管理。这些改革,定于今年9月下旬全面展开,年底全部完成。  相似文献   

8.
《空运商务》2011,(7):24-25
据4月7日发布的《中国民用航空发展“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中国将加速构筑五大“机场群”。北方机场群:将北京首都机场建设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枢纽机场,新建北京新机场。加快发展区域枢纽机场,  相似文献   

9.
2012年11月底,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派调研组到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石家庄机场")调研,同时也带来了首都机场客货运将分流冀津机场的消息。据介绍,按照相关规划,为缓解首都机场饱和运行压力,石家庄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将于2013年夏秋航季分流首都机场航班,前者重点分担客流,后者则集中在货流方面。至此,2012年年中推出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整合京津冀区域机场的设想终于进入了实施阶段。而首都机场分流或将给京津冀三地的航空交通大格局带来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数据     
《空运商务》2013,(4):5-5
4万亿为构建大交通格局,交通运输部正调整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统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发展,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城市群综合交通网规划方案"。专家测算,"十二五"后三年,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的投资规模或在4万亿左右。242.82亿来自财政部的消息,2013年民航发展基金收入预算数为242.82亿元,比2012年执行数增加11.56亿元,增长5%。  相似文献   

11.
《空运商务》2012,(10):28-28
从5月21日召开的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与民航新疆管理局就推进“十二五”期间新疆民航相关项目建设座谈会上获悉,预计到“十二五”末,新疆民航机场数量将达22个,机场建设项目数量将占到全国的10%。  相似文献   

12.
孙永强 《空运商务》2014,(6):42-44,46
自国家民航局明确提出努力把我国由民航大国建成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之后,上海当局即根据《上海航空枢纽建设规划》梯次展开各项推进任务,努力推动航空货运建设。经过多年来卓有成效的枢纽化运作,浦东机场年货邮吞吐量从2003年前的164.2万吨增加到2013年的291.48万吨,  相似文献   

13.
李荣荣 《空运商务》2023,(11):56-59
<正>建设综合交通体系是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近期,民航局提出要充分发挥民航在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的牵引作用,打造以机场为核心的集疏运体系。“一市两场”背景下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行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而北京“双枢纽”建设又极具示范效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实施意见》均要求:首都机场与大兴机场要形成优势互补、适度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双枢纽”机场格局;要加强民航与轨道交通等其他快速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构建以枢纽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4.
数据     
《空运商务》2015,(1):5
12亿2014年12月8日,民航局网站发布了《关于2015年民航小机场补贴预算方案的公示》。根据民航发展基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以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上半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数据为依据,拟对全国146个小机场进行补贴。据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  相似文献   

15.
我国机场自助服务现状及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举  张珺 《空运商务》2011,(14):12-16
2000年以来,国内民航客运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客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带来机场繁忙程度加剧。2005~2010年客运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由6个增加到16个,500~1000万之间的机场由5个增加到14个;预计到2015年,500万以上吞吐量机场的数量将达43个。  相似文献   

16.
邓玉宽 《空运商务》2010,(11):27-27
黑龙江、吉林、辽宁、大连四大机场集团6月3日在沈阳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宣布成立“东北四大机场高层论坛”,中国首个区域机场合作平台搭建完成,占据东北地区民航9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机场首次联手。  相似文献   

17.
李丹 《空运商务》2024,(2):47-50
<正>机场资金清算是民航统一清算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航统一清算体系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机场加入统一清算体系。机场收费是机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分为航空性业务收费、非航空性业务重要收费和非航空性业务其他收费,具有业务链条长、收费项目多、计算规则复杂等特点,基于以上特点,对机场资金清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民航局印发了《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民航发[2023]17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储运》2012,(6):82-82
财政部近日印发《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式废止机场建设费,改征民航发展基金,标准维持为“乘坐国内航班的旅客每人次50元,乘坐国际和地区航班出境的旅客每人次90元”。《办法》总则中规定,民航发展基金属于政府性基金,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同样的收费,不一样的名目。  相似文献   

19.
1992年,民航系统各机场组建了安检站,从公安武警接收安全检查工作,安全检查开始成为民航的一个工种、职业。笔者曾增加了1990年6月出版的《中国民航职业道德》一书,该书中自然没有安检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民航安全检查作为民航行业的特有职业之一,已有十多年历史了,也得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确认。从民航安全检查职业实践提炼形成安检员职业道德,并大力加以倡导,以提高安检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上海机场集团现有各类用工人员一万余人。近年来,机场面临航空枢纽建设、机场改扩建工程等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把贯彻《劳动合同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构建和谐民航及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