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十一五”期间,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融资难的突出问题,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立足本土、根据服务范围内小企业和农村居民等不同主体需求,制订差别化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
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基础,现代金融企业离不开良好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2003年新一轮深化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确立了以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内容,在经历了2003-2005年的试点阶段后,“十一五”期间,农信社改革已进入继续推进和全面提高阶段,对实现“到2015年真正成为产权明晰、资本充足、治理完善、内控严密、财务良好、服务‘三农’的现代金融企业”的目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历史的脚步匆匆,伴随着一曲波澜牡阔的改革交响曲,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悄然间又走过了一段五年的历程。 五年来,在市场化改革旗帜的引领下,我国农村金融从长期的历史沉寂中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活跃期。政策扶持体系日益完善,让农村金融改革逐渐找到了破解难题的钥匙;市场主体争相入市,使得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产权改革顺利推进,激活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活力,使其自身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以来,随着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的“第一棒”成功跑出,农信社在管理体制、产权制度、组织形式以及经营机制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顺势而为,积极转变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水平,更好地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稳健发展,这成了监管部门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广东“三农”的工作成就.并对“十二五”时期“三农”情况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江苏农村经济》2006,(5):41-41
江苏省农村新五件实事提出了“十一五”期间江苏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新建、改建农村公路4万公里,改造县至乡及乡际公路大中桥梁2000座,力争改造乡通行政村公路大中桥梁3000座;计划投入资金177.9亿元,其中少补资金约92.6亿元。通过五年的努力,力争同步完成规划集中居住点的道路建设,实现真正的“村村通”,基本形成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便捷的农村公路网络。“十一五”期间江苏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围绕农村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三农”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一直没有停顿。近年来,金融在支持“三农’誓殳展方面功不可没,但无论在体制、机制建设,还是在业务操作和组织体系设计上,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新农村建设对金融的需求与目前金融的服务在相当程度上脱节,造成农村建设资金短缺、农村经济发展严重贫血、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倾斜“三农”,集合多方金融力量,形成扶持农村建设的合力,从而真正实现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的目标。因此,解决“三农”融资困境依然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新疆农垦经济》2006,(4):61-61
国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近日宣布,为推动“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部从2006年起正式启动“九大行动”:  相似文献   

9.
《中国粮食经济》2006,(6):15-16
“十一五”期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围绕这一中心任务,今年3月,全国粮食局长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粮食流通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即深化一项改革,健全四大体系,建设六项工程。因此“,十一五”时期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要紧紧围绕上述目标和任务,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发展。(一)要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着力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构建新型的、具有活力和竞争力的骨干国有粮食企业主体,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对保护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土地的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和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在土地利用上的集中表现,分别对应循环经济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产出率评价指标体系,对"十一五"时期全国土地产出率进行评价:(1)土地资源供给减量化方面,单位产出耗地面积呈下降趋势,经济较不发达地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面积高于经济发达地区,扩张式发展仍是其主要经济发展模式;(2)土地资源再利用方面,各省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持续提高,土地整理率有升有降,总体呈现出差异性;(3)土地资源利用资源化方面,土地开发率呈缓慢增加趋势,沿海发达地区的土地开发率相对于内陆省区要高,水土流失治理率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  相似文献   

11.
日前,农业部正式发布了《“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规划》,确定了“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重点,提出“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要基本达到“功能齐全、体系完备、高效共享、反馈灵敏”的总体要求,达到基本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整体运行功能接近同期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在2011年第一期“特别策划”栏目推出了“回望‘十一五’,见证改革的力量”专题.该专题以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笔触盘点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足迹”。五篇专题文章选材典型.叙事宏大,数据明晰,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强力促进农产品销售,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农产品促销平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质量过得硬、牌子叫得响、产品销得畅”的农产品知名品牌。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必须关注五大发展要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土地问题 “十一五”时期,国家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土地政策将进一步趋紧,紧缩“地根”将是发展所面临的基本土地环境。  相似文献   

15.
研究指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棉花产业经济将呈“四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以及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命题。即:棉纺产能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将不可逆转,棉花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也将不可逆转,需求拉动生产,棉花生产规模必将扩大的态势将不可逆转。进一步提高单产,要在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国棉花生产跃上高台阶,建设棉花生产强国必须面对和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受资源制约与粮食优先,棉花对外依存度将越来越大的态势也不可逆转。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展望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2011年是我国加快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承前启后之年,需要加强对我国渔业发展进行回顾总结和前瞻性研究。本文从渔业的供求关系、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产业地位和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十一五”时期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渔业发展具有强农惠农政策、国家食物安全重视、国内外市场多样化需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等有利条件,也必须面对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基础不牢、渔业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和渔业基本经营制度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渔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要确保渔业生态、水产品质量和渔业生产的安全,构建水产养殖业、增殖渔业、捕捞业、水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渔业等五大产业体系,强化渔业设施装备、科技创新与推广、资源环境保护、渔业安全保障、渔政队伍等五大支撑保障体系,提高渔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信息化、产业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据农村经营管理情况统计年报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支状况扭转了总收入减少、总支出萎缩、收益增长缓慢的态势,村均年收益增幅7.3%,比“十五”时期提高2.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金融如何才能更好地支持“三农”,为广大的农村地区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所以,任何关于农村金融的政策出台,都必定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央行的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到银监会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国家金融管理机构的种种努力代表着政府希望在农村金融领域的改革加速前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为早日让农民喝上放心水,“十一五”期间,中央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投入力度,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90亿元,投资强度是“十五”期间的5倍。在中央强投入的带动下,地方政府和群众投资443亿元,社会融资12.2亿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投入达到1045亿元。5年来,全国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解决1.6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是楚雄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彝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凸显期。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发展的总体要求上,坚持做到“六个必须”:即一是必须保持经济平衡较发展。二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五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六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发展的任务措施上,要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