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客观依据,随着金融创新和金融交易的复杂化,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仅仅来自于外部的监管和评级体系已经既不能充分地计量风险也不能满足银行管理复杂风险的需求,因此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体系作为一种更为微观和具体的风险评估体系已经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自身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大多数大型跨国银行集团已经建立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内部风险评级制度,而新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中的第一支柱的核心就是引入了银行内部评级方法(IRB),并给出了一套相关的规范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
内部评级体系是以信用风险量化技术为核心,以治理结构、政策流程、数据基础、IT系统为基本要素,涵盖信用风险识别、计量、控制和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3.
2007年,银监会发布了《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下称《指引》)。从近2年基层银监部门依照该《指引》进行监管评级的实践来看,由于现阶段衣信社发展较为落后,使其依据现代商业银行评级基础建立起来的CAMEL评级体系的科学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基层银监部门应因时、因需、因情、因实而异,对评级指标及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为持续、差别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普遍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通过评级确定的信用等级来对企业进行授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调查了解,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为推动社会征信市场的健全发展,本文在现有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缺陷与问题,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并对其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商业银行普遍参照国际上成熟的管理经验,建立了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通过评级确定的信用等级来对企业进行授信,对于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促进企业诚信经营、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据调查了解,商业银行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为推动社会征信市场的健全发展,本文在现有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企业信用评级的基本情况、缺陷与问题,对企业信用等级评价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见解,并对其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和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单位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是基于单位层面与业务层面的主体框架构建而成。本文从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构建过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机制、内部控制在单位业务层面的构建原则三个方面着手,系统地分析了机制形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监管评级是对法人机构实行分类监管和持续监管的基础,是有效配置监管资源及实行差别监管政策的依据。银行业评级主要包括监管部门的监管评级、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和银行内部评级三大类。笔者通过对国外银行评级方法进行介绍,对如何完善我国银行监管评级进行了粗浅探讨,期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8.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银监会分别制订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对国内银行业进行监管评级。此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指标要素和评分标准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2006年银监会修订下发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指引》(以下简称《评级指引》),农村银行机构监管评级依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农信社评级标准和程序大致与商业银行相同。  相似文献   

9.
下文作者在回顾我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体系演变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扬州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的现状,对当前监管评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反思,最后在借鉴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计量采用内部评级法,银监会于2007年2月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从2010年年底起(最晚不迟于2013年)采取内部评级法计算信用风险资本。实施内部评级法成为商业银行目前的紧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小企业是我国的生力军,解决它们的融资问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我国在这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而企业资信评级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好方法。本文通过介绍资信评级知识,结合中小企业自身情况,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试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框架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必须有一套客观可行的基本参照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可为商业银行自我评估和改进其内部控制以及注册会计师发表评价意见提供依据,还可以为各方人士的沟通与理解提供统一的基础。建立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已经成为一项国际惯例,最具影响力的当属美国COSO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公告。我国很多学者对美国COSO报告进行了全面介绍和研究,并运用COSO报告的标准与评价方法,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方面对我国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败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同时…  相似文献   

13.
为真实有效做好农信社监管评级工作,健全和完善农信社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农信社的持续、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目标,吉林银监局对农信社的监管评级坚持做到五到位。组织学习到位。分局对评级监管人员专门进行业务指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监管评级是加强对农信社监管而实行的一项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管办法。通过对农信社实施监管内部评级,可以正确识别和全面掌握农信社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据此确定监管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有效性。现对农信社监管评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之精髓不仅仅局限于风险计量模型的技术和方法,它代表了世界银行业监管和风险管理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内部评级法,正在成为全球领先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运用好这个工具,将有可能显著增长银行精确管理信贷风险的能力。同时,经济资本作为商业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通过数量模型应用,亦能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农村中小银行风险管理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要想让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将各级管理工作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体系之上,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7.
要想让高校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就必须将各级管理工作建立在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架构体系之上,因此加强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2011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11年,银监会将在全国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农村商业银行先行启动实施巴Ⅱ内部评级法的试点,力争在2015年年底前正式实施。其他有条件的农村银行可在2012年起启动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在2018年年底前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修订了《内部审计准则》,首次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由“监督和评价”拓展为“确认和咨询”,内部审计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至今,内部审计已在我国发展了30多年,内部审计是否有效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基于BSC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评价体系,旨在为评价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同时,该评价体系各指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有效性的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以提高内部审计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在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就内部控制制度基本内涵和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的关键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