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钧富乳钉鼓式洗是青岛市博物馆馆藏珍品之一,是北宋钧窑产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件器物高9.1厘米,口径23.8N米,底径17.3厘米,口径均内敛.器外上有两道棱纹,器身上下乳钉纹装饰.腹上一周饰20个乳钉纹,腹下一周饰18个乳钉纹.器如鼓式,底承三如意形扁足.此器造型古朴,庄重大方.胎体稳重、饱满,呈深灰色,风格独特.釉色以乳浊状的天蓝色和月白色为主,问杂以丝缕状红色和青色.口沿,器身上弦纹、乳钉及器足转折处的釉色呈酱色.器内釉薄为天蓝色,有桔皮纹和蚯蚓走泥纹.器底釉刷芝麻酱色,无釉之处亦呈羊肝色.器表呈现出红紫相映,犹如晚霞幻变,给人以变,幻无穷的色彩美感.  相似文献   

2.
此圆形盘为吹塑成型,敞口浅腹,圆唇折沿,平底的中心凸起,底外壁有铁棒痕,整器黄底黑花纹,口沿处施十一个半圆弧纹,腹壁饰二圈弦纹,底部绘有石榴图纹。  相似文献   

3.
颂簋(拼音:guǐ)为西周晚期所造,山东博物馆藏品,一级文物,系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隆盖,顶有圈形把手,圆腹,圈足。圈足下有三个兽面象鼻形足。腹部两侧有一对兽首耳,下有垂珥。口沿上下各饰窃曲纹一周,盖与腹均饰横条脊纹,圈  相似文献   

4.
亚丑罍     
亚丑罍为大型盛酒器。现收藏于济南市博物馆的这件铜罍为商代晚期器,于1959年至1960年期间由物资回收仓库拣选所得,通高42厘米、品径13.4厘米,带盖直口,直颈,圆肩,深腹,腹下敛,矮圈足。肩部两兽首环耳,腹下方一侧置一兽首鼻钮。器身最大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成底。通体细雷纹作底,肩饰夔纹,上腹饰涡纹间四瓣目纹,下腹饰垂叶纹。盖隆起上有瓜棱形钮,饰三角纹、涡纹间四瓣目纹。因盖内及口内均有“亚丑”两字的铭文,故名之“亚丑罍”。此器保存完好,表面润滑光亮,花纹繁缛、细密。其造型优美,在中原地区很少见,实为“亚丑”器群中…  相似文献   

5.
陈侯壶,盛酒器,为春秋时代的名器。1963年在山东肥城孙楼小王庄出土。器通高50.5厘米、口长16.8厘米,宽12.2厘米。因其铭文中的“陈侯”二字而得器名。壶为扁方体,直口,长颈,垂腹,下部外鼓,圆角方圈足。上覆圆角长方形器盖,盖为子口。颈两侧附套环象首大耳,象鼻上卷。腹饰“田”字纹,盖、颈、足上饰弦纹,造型朴实大方。器盖对铭,器铬  相似文献   

6.
虢季子白盘     
该盘呈长方形圆角,深腹平底,腹下敛,下有四个曲尺形矮足.器外四面各有一对铺首衔环,环上的花纹呈绳索状;铜盘四壁外侧通体铸有花纹,颈部饰窃曲纹,腹部饰环带纹.  相似文献   

7.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了两件成对的铜鸮(xiāo)尊。尊作站立的鸮状,通高45.9厘米,口径16厘米,重16.7公斤。鸮圆眼钩喙,小耳高冠,微扬首,挺胸,双翅聚拢,粗壮的双足及宽尾撑地,通体饰纹,有羽纹、蝉纹、蛇纹、饕餮纹、鸮纹及菱纹等。尊盖上有圆雕的鸟、龙,  相似文献   

8.
<正>汉代陶熏炉炉径:14厘米高:15厘米此件汉代熏炉为黑陶制,炉面抛光,整体为豆形,炉盖上刻三角形镂空纹和圆圈纹,均匀分布。熏炉身与盖子母口相扣。身为直口,折弧腹,喇叭形。盖亦为直口,弧顶,上端为鸟形捉手,可360度转圈。足较短且足部连圈纹喇叭口,转圈阶梯状旋纹,线条明快流畅。此炉独特之处在于盖项部的香鸟,鸟状似凫鸭,香鸟熏炉的出现预示着香炉在往更深度的造型艺术领域发  相似文献   

9.
五祀卫鼎     
【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腹深19.5厘米,重11.5千克】西周中期周恭王(西周第六位国王)五年(前914年)铸造,1975年2月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出土,1991年被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柱足,折口沿,立耳,腹部下垂而外侈,器腹较浅。此鼎为圆形,双立耳,圆柱状三足。口沿下方装饰以粗疏的云雷纹。该是一种想象中的动物纹,一般只选用兽体局部,在青铜器的装饰纹中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10.
船纹青铜缶     
正港口博物馆所藏的羽人竞渡青铜缶,高37.8厘米,口径23.6厘米,腹径50.5厘米,底径25.5厘米。缶身饱满,鼓腹、圜底,圈足外撇。肩部有双兽面铺首衔环,制作工艺精湛,彰显庄严肃穆之感。缶上有母口圆盖,盖上有三角形钮,钮中有孔穿有圆环。以盖钮为中心,有四圈弦纹,间有圆圈纹环绕。器身上腹部饰有数十圈弦纹,间以四周圆圈纹、一周菱形纹和四周点状纹,上下用三种纹饰间隔,把纹饰分为三个层次,立体感强。下腹部的主体纹饰为四组羽人竞渡纹,下部以弧形边框线为舟,上坐羽人呈竞技状,以对雉分隔四组羽人竞渡纹。用劲畅的刀法刻画出舟船和羽人的造型,特别  相似文献   

11.
利簋     
簋(gui,音轨),是古代的盛食具,即现代的碗. 利簋,又名檀公簋.圆形,侈口,鼓腹,双兽头耳垂珥(er,音耳),作兽首口衔鸟头状,圈足下附带方座.腹及圈足以云雷纹为地,分别再饰兽面纹、夔纹;方座饰兽面纹,四隅饰蝉纹.腹内底部铸有铭文4行32字,其大意为: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岁星(木星)当头的甲子日之晨,得了吉卜,宜于征伐.当天,周师大破商军.八天后的辛未日,周武王在阑师(今郑州)这个地方论功行赏,右史(官名)利(人名)得到赏赐的金(青铜),利便以之铸造铜簋纪念先祖檀公.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10,(12):162-162,F0003
环带纹铜鼎 春秋中期高20.7厘米,口径23.1厘米。铜鼎为广口,宽折沿,浅弧壁,圜底较平,立耳,三蹄足。腹壁花纹为两层:上层为鸟形窃曲纹,下层为波带纹,两耳饰重环纹,三足饰变形兽面纹。  相似文献   

13.
《发展》2010,(11):I0002-I0003
猪面纹彩陶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距今6000年前)秦安县王家阴洼出土高20.6厘米,腹径15.3厘米,底径6.8厘米。壶呈葫芦形、小圆口、束颈、曲腹、平底。口部绘四组三角形纹;腹部绘一圈二方连续的猪面纹,互连的猪面共用一个眼睛,成功地运用双关形的装饰手法。  相似文献   

14.
饕餮纹分析     
周子君 《魅力中国》2013,(25):398-398
对于饕餮纹我们并不陌生.早在商周时期就广泛运用,生活中运用最为常见。如:在织布,器皿等上面随处可见。但是“饕餮”一词最早却没有这样的称谓。它使用始于《吕氏春秋》和《左传》的记载,并由北宋人发明而得。金石学家吕大临在《考古图》中,借助先秦“饕餮”一词来代替铜器上的“兽面纹”。之后的“兽面纹”就被人们称作“饕餮纹”。“饕餮纹”的纹型,对我国建筑.文化,商业等都有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张媛 《魅力中国》2013,(34):91-91
宋元时期流行的缠枝花卉,到明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的装饰题材。“由于它变化无穷,用起来非常灵活机动,不论是作器物胸腹部的主体纹,或是在口沿、颈、肩、胫、足部作辅纹,都容易与器型浑然一体”。因此被大量应用于官民窑瓷器上。其中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形式的缠枝莲纹使用最为广泛。明代缠枝莲布局疏朗,空间宽阔,花叶明显变小,花头的布位和主枝的姿态灵活多变。除了单纯的缠枝莲外,明代还有大量与莲纹合绘的图案。如龙穿莲、凤穿莲、缠枝莲托八宝、缠枝莲托梵文等。  相似文献   

16.
《发展》2009,(12):I0002-I0003
口唇纹鳞形金饰片 春秋长11.7厘米,宽8.6厘米。略呈长方形,一边略弧,中心有三角状凸起,另一边左右有钉孔各两个。片内錾刻纹饰,外层饰两周不封闭口唇纹,内饰两组重环式口唇纹。金饰片为秦公大墓棺椁外饰,以小钉固定外表,似作羽鳞状排列。  相似文献   

17.
黑釉油滴碗     
黑釉碗器型规整,胎薄质坚,釉色润泽。喇叭形大敞口,口沿微敛,腹口至底渐收,平底,矮圈足,具有北方窑口的典型特点。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0,(1):I0002-I0003
镶宝石金帽饰 明代 兰州出土 高8.2厘米,宽11.7厘米。帽饰分二层,底层以极细的金丝盘绕成繁密的涡状卷草纹;上层中间的金片錾刻出如意云纹,两侧各有一金风,帽饰上镶缀各种宝石。  相似文献   

19.
于秋伟 《走向世界》2011,(10):52-53
1965、1966年间,山东省博物馆在青州市苏埠屯发掘了两座商代大型墓葬,在编号为M1的墓中,出土了两件铜钺。一件铜钺通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长方形,方内,双穿,两肩有棱,弧形刃,器身作透雕人面纹,极富威严。钺正反两面铭“亚丑”二字,故得名“亚丑钺”。另一件铜钺,通长31.8厘米,刃宽35.8厘米,扁方形,方形内,肩部有两穿,刃部宽大,器身透雕张口怒目的人面纹,眉目鼻均突起,口稍凹下。  相似文献   

20.
“儿子、女儿加上老母亲共六口人挤在两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里。清晨,洗脸的、刷牙的、买早点的、懒床的乱作一团。小儿子要高考,只好上屋顶去复习功课。张大民(冯巩饰)要结婚,里屋作了新房,外屋经他的安排,竟挤下了四个弟妹和老母亲:母亲睡在箱顶上,电视挂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