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金贵 《北方经济》2010,(15):76-77
一、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界为了突破政府的金融管制.开始了金融创新活动,日本、英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也参与其中.金融的地位迅速提高.金融交易规模迅速扩大。70年代.金融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波动得更剧烈.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几乎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学家研究货币流通速度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金融危机,在政府管制不断放松条件下,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城市银行通过合并规模越来越大,美国资金也借机进占日本金融市场,它们将对日本金融重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弘图  刘美 《环球财经》2013,(9):128-128
“安倍经济学”已渐露疲态。8月12日,日本公布其二季度GDP增长率仅为2.6%,远低于预期,使人们再度对该政策的有效性打出了大大的问号。“安倍经济学”分为三个阶段: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结构化改革。前两个阶段正在推进,“调结构”仍任重道远。与此同时,大量释放流动性和财政刺激政策也在威胁日本金融市场的稳定。今年6月,日本国债首次超出1000万亿日元(11万亿美元),占GDP的240%,是发达国家中最高的。金融市场波动性显著增加,5月23日,东京日经股指大跌超干点,自那以后市场大涨大跌已经起伏数次。  相似文献   

4.
日本金融市场发展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日本金融市场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市场限制过多是其最主要的弊端.在战后初期的资金匮乏时期,加强限制利于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为工业生产提供低成本的融资.在80年代资金充足时期,限制过多的管理体制就暴露出猫儿腻多、成本高、活力少等各种弊端.成本高是由于征收国际市场上少有的有价证券交易税,对期货征收"交易所税"造成;活力少是指对新商品的开发有限制,对业务领域有限制.日本对改革这些弊端的必要性在80年代虽有所认识,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金融改革对日本震动较大,但由于旧体制仍产生"高收益",所以丧失了彻底改革金融体制的紧迫感和最佳时期.即使日本政府在80年代推行的金融自由化和国际化,也是迫于国内外各方压力,主要的金融改革集中在取消利率管制,废除金融业务方面的部分限制,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仍然不高.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不良债权曝光,日本金融市场信誉出现危机,竞争力急剧下降,投资者纷纷撤离.面对困境,金融改革重新提上日程,成为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5.
金融租赁是二战后产生于美国的一种新型融资工具,60年代在西欧和日本得到广泛普及。因其在加速折旧、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竞争力方面的独特优势,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在债权融资的资金市场上仅次于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占全球设备投资的20%-30%。我国于80年代初引入金融租赁,十几年来,金融知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发展较为滞后,在金融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给予了多项政策支持,为金融租赁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空间,这意味着我国的金融租赁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金融租赁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相似文献   

6.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出现了融资方式证券化的趋势,房地产证券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发展潮流。这也将是今后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的重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已初具规模,推行证券化对当前国内房地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房地产证券化—你好我好大家好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与台湾经历了剧烈的货币升值过程。日本与台湾企业利用金融市场,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结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结果货币升值非但没有对日本与台湾的出口贸易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何借鉴日本与台湾的经验,趋利避害,是中国企业必须深入思考和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一、国外企业融资发展情况从目前发达国家情况来看,企业融资大致分为两类: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模式,主要以日本、韩国及德国为代表;以证券融资为主的融资模式,主要以英国及美国为代表。(一)日本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日本企业一直以银行融资为中心。70年代中后期以后,日本的融资方式渐渐转为以证券融资、间接融资和内部融资三种方式并重的融资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银行的地位逐渐下降,证券融资逐渐成为外部融资的主要方式。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自由化,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财政金融风险监管体制、做法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作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连续多年以来实际GDP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5%左右,人均GDP约达3.6万美元,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左右。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金融业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发达的金融市场之一。澳大利亚严密、高效的综合审慎金融监管框架、监管模式和做法,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评日本从贸易立国向对外经济综合战略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50年代中期,日本确立了以贸易立国为主导的对外经济战略,即努力通过开展加工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后,日本制成品出口比率迅速上升,1965年已达92.1%。进口则以初级产品为主,1965年,日本进口中初级产品比重为74.0%,制成品为23.3%。此后的大多数年份,制成品进口比率都在20%以下。日本实行贸易立国战略主要是基于如下的经济背景:(1)一方面,日本国内资源贫乏,技术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原料、能源、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日本直到1964年才根本摆脱了贸易逆差状态。在此之  相似文献   

11.
日本银行危机的原因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博士杨丹辉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金融业很不景气。金融机构的呆帐全面上升,据日本大藏省估算,到1995年底,日本金融机构拥有的不良债权已达40-50万亿日元,占同年日本GNP的8%以上。同时,金融机构的资信...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中期,日本金融制度危机全面爆发,众多银行和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破产倒闭,丛一个新的视角分析,在日本金融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加剧,政府没有及时调整金融发展结构,激烈的竞争导致了金融市场自发的结构调整,这是日本金融制度全面危机的真正原因,实质上涉及了金融发展与金融结构调整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亚太地区的资金市场已构成世界金融市场的重要部分。近几年来,亚太地区的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资本流动的方式相应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 1、集资总额剧增。据《亚洲金融》月刊发表的数字表明;1986年上半年,亚太地区借贷者在资金市场上筹集到的资金总额为324.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0.2%。其中日本的  相似文献   

14.
[美国企业研究所3月2日]大萧条、北欧金融危机和日本“失去的十年”提示历史教训随着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日趋加剧,为了寻求摆脱危机之道,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决策者都在研究过去的三次典型危机。首先是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相似文献   

15.
佛山、江门、中山三市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孕育、发展,极大地影响着珠江三角洲以至广东的经济发展格局。随着80年代末三市已基本上完成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和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过渡,金融市场迅速地孕育、发展又迅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开始的第一年,西方经济状况要比80年代后几年暗淡,经济衰退阴影笼罩诸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工业国。海湾危机引发的石油价格上涨,已使一些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事实上,即使没有石油价格猛涨,作为西方经济中最为敏感的部门-金融业,已危机四伏,股票价格下跌,地产业萧条,使得与其有关的商业银行、储蓄机构以及投资公司受到重大打击,波及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股票平衡价格下降,交易额缩小,银行利润锐减,受影响最大的美国银行业正面临储蓄放款协会(主要从事房屋抵押业务)大批亏损和倒闭,商业银行经营欠佳,利润剧减,倒闭银行数倍增,负责担保10万元以下存户存款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今后10年内可能要支出3000-5000亿美元的赔偿,为其现有资产的数十倍,看来最终将由联邦政府承担。日本的金融业尽管表现上还未出现重大震荡,但险情之深,令人生忧。衡量日本股票平均价格的日经指数,1990年10月初比1989年底最高点下降了48%,使股票帐面价值丧失2.6万亿美元,为第三世界债务总额的二倍,比1987年秋美国股票暴跌的幅度(36%)还大。而支撑日本财富膨胀的高昂房地产价格已明显呈现疲软,虽然还未出现股市那样大跌幅,但房屋出售率东京地区下降到67%,日本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指数1990年底比最高时下跌了56%,而拥有地产为主的铁路公司股票价格指数下降52%,银行股票价格指数下跌44%。日本银行总裁鉴于地产价格过高,认为逐步下跌20%是有益的。看来过于高估的财富正在收缩,金融资产泡沫似的膨胀所形成的繁荣很可能潜伏着一场灾害性的经济危机,并正逐渐显露端倪。不但是日本,1990年世界各主要股票市场平均价格均告下跌,美国下降6%,英国以英镑计下降11%,西德以马克计下降21%,台湾省下降最剧,达54%。股票交易额也随之下降,在世界股票交易所的交易额以美元计价下降20%,以瑞士法郎计价下降33%。  相似文献   

17.
离岸金融市场自上世纪50年代末在欧洲形成以来,这种新型的金融业务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离岸金融市场的浪潮方兴未艾。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金融竞争的一大特点。一、现时提出选择天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根据国际上的普遍做法,一个国家只建一个离岸金融市场。目前提出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城市主要是上海、天津和深圳,而理论界普遍认为上海应是首选。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提出选择天津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呢?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战略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相似文献   

18.
尹国俊 《亚太经济》1998,(4):43-45,36
1895年世界第一家连锁商店──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在美国成立。此后,连锁经营方式迅速传入欧洲。二战前夕,这种经营方式在日本出现,并在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连锁商店的销售额1972年在全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居第一位。而且连锁店的资本经常利润率非常高。如日本7-11方便连锁店,在1990、1991年度的使用总资本经常利润率分别达到24.4%、24.5%,居日本零售业之首,已拥有4000多个店铺[1]。目前,日本连锁商店的销售额已占零售业总销售额的30%强,并形成独具风格和特点的日本式连锁经营方式。我国的零售商业正…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金融市场根据贷款期限可分为短期和长期,根据业务范围可分为国内和国际。战后,由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货币流量有了很大变化,各个金融市场也有相当大的发展,下面作一扼要介绍。一、短期金融市场短期金融市场是短期资金(3个月以内)借贷市场。它又分为银行同业市场和公开市场两种。金融界内部的短期拆放和票据市场是传统的银行同业市场。  相似文献   

20.
日本金融市场在五、六十年代还是不够发达的,但从1975年起,政府开始大量发行国债,特别是随着日本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活动的深入,目前日本的金融市场已是相当活跃并且比较发达了。按照日本有关学者的划分标准,日本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