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在渔业生产实践中,鱼种的放养,决定鱼种成活率和商品鱼的回捕率,也决定着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故把好鱼种放养关尤为重要。 1、鱼种要冬放。冬季是成鱼捕劳和收获季节,鱼塘也空闲出来;另外,冬季水温低,病菌少,鱼种鳞片紧凑,活动弱,操作运输不易  相似文献   

2.
渔谚说:“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事实证明,入冬以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是池塘养鱼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其优点:1、气温、水温低,鱼类活动强度小,运输成活率高。2、冬季水温低,不利于病菌的繁殖和寄生而利于鱼种适应新环境,减少病菌感染的机会。3、及早恢复和补充鱼种在越冬及  相似文献   

3.
鱼种,是养殖户养鱼的基础,不放养鱼种,就无成鱼收获。因此,别小看鱼种问题。在冬季,由于水温低,鱼类活动量小,鳞片紧,不易受伤,放养成活率高。所以,一般都选择在冬季放养。同时,鱼种早放、早开食,生长时间比春放增长,产量提高。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说说冬季鱼种的挑选、运输和放养要求,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好时期。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有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可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可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7.
<正>冬至到春节前后,水质稳定,鱼体壮实,病害较少,而且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此时放养鱼种极为有利,并且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同时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可利于鱼种早适应、早开食、早生长。但冬季水温较低,在放养细节上要多加注意。一、鱼塘改造。要及早着手鱼  相似文献   

8.
一、鱼种早放。早放养鱼种,可使鱼儿提早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提早吃食,提早生长,相对延长了生长期。一般从冬至到立春是放养鱼种最好时期,因为这段时间里气温和水温比较低,鱼的鳞片紧密,捕捞放养操作中不易弄伤鱼体,可降低鱼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投放鱼种应选择在温度不太低的晴天进行,温度过低的雨天或下雪冰冻、刮风天气都容易冻伤鱼体,不宜放养。  相似文献   

9.
<正>"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总结。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冬季放养鱼种,应注意以下七点:  相似文献   

10.
<正>"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不仅能提高成活率,而且能促进鱼种早生长,鱼体增重快,增收可达40%-50%。冬放鱼种需掌握以下七个要点:1、清塘消毒。宜在晴天进行。一是干法清塘(留水深10cm或注水10cm),亩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11.
<正> 冬季虽然天气寒冷,但有许多病菌和寄生虫能适应低温环境,并大量繁殖,常能在短时间内导致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冬季鱼病防治决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影响鱼产量。一、发病原因:1、池塘环境条件差,水质受污染,日常管理不当,常会引起鱼类发病。2、鱼塘底泥较厚,在清整消毒时不彻底,残存在池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常在冬季适宜条件下继续繁殖生长、传播和寄生鱼体上。3、粪肥和下塘的鱼种消毒不严,会把一些病原体带入鱼塘,易使鱼类患病。4、鱼种在放养时,由于拉网、运输等操作不当,加之气温低,使鱼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之友》2006,(1):21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冬至至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实践证明,冬至到立春是放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长。  相似文献   

14.
<正>俗话说:“春放鱼种鱼发瘟,冬放鱼种长三分”。每年冬至到立春这段时间,是淡水鱼种放养的黄金季节。因为这段时间气温低,水质比较稳定,鱼种体质好。冬季,在投放鱼种期间,常因养殖户管理不善造成鱼种大量死亡,严重影响翌年生产效益。因此,为防止越冬鱼种死亡,要求养殖户把好以下“五关”。  相似文献   

15.
鱼种投放可在冬春两季进行,但以冬季投放为最佳。俗话说:"放鱼莫过春,过春鱼易瘟。"鱼种冬放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1、冬季气温和水温低,鱼类活动能力弱,其鳞片紧密,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可减少鱼类的机械损伤,大大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证明,冬至至立春是放养鱼种的最佳时机,其原因有三:一是此时鱼种壮、鱼鳞紧,适应力强;二是水温低,鱼活动力弱,在捕捞和放养过程中成活率高;三是免去并塘越冬的麻烦,使鱼种较早地得到疏散精养,促进早春生产,增产30%以上,减少冬季损耗,促进鱼生长使其出塘快,提高池塘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正>冬放鱼种,可以大大减少发病机会,从而显著地提高放养成活率;冬季鱼种的价格相对来说也较低;冬季放养鱼种,放养早,开食早、生长期较长,可以提高养殖产量,提高养鱼的经济效益。因此,冬放鱼种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水产养殖技术,应引起养鱼户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冬放鱼种,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工作。一、鱼塘整修鱼塘整修要求达到"五改":小塘改大塘(8-10亩)、死水改活水(水能进能排)、浅  相似文献   

18.
<正>常言道"腊水放养,鱼种猛长",常规鱼种投放一般选择在冬末春初为宜,其中"冬至"、"春节"前后尤为淡水鱼种的投放佳期。因为这段时间气温较低、水质稳定、鱼体结实、鳞片紧密,拉网、运送、投放不易受伤,染病率低,可以早成活,早生长,早增重,早获利。因此,池塘冬放鱼种宜早不宜迟。根据我县养殖情况,笔  相似文献   

19.
<正> 冬季食用鱼出塘后,新的养殖周期开始,要适时做好冬放鱼种的投放工作。其关键技术是:一、立足一个“早”字 提早放养可使鱼种较早地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在温度适宜时,可使其提早开食,提前生长,相对地延长了生长期。最佳放养时间为冬至到立春之间。  相似文献   

20.
<正> 俗话说:“鱼种投放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冬放鱼种效果相当好,但是,冬季投放鱼种,特别要注意防治如下疾病,冬放鱼种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赤皮病。发现鱼种患赤皮病,要在池塘遍洒漂白粉,使池水浓度为1ppm,同时,投喂磺胺噻唑药饵,第一天按每50公斤鱼用药5克,以后一个星期内每天用药2.5克。将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