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截至2007年底,商务部共核准境外投资企业1.2万余家,投资范围涉及17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拉美、亚洲的国家和地区分别占48.5%和43.4%,而对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占比较小。如何积极促进境外投资企业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走出去”,成为一个新的课题。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现已演变为全球性金融风暴,受此影响,一些企业的资金链出现严重问题,经营困难。一些人士认为,现在是我国企业进行境外并购的大好时机;而另有人则表示,此时风险巨大、不宜“出门”。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呢?应该说,风险与机遇同在。我们既不能惧怕风险而坐失良机,也不能过分乐观而盲目扩张,企业应不应该“走出去”以及怎样“走出去”,都应该按照企业自身和市场的情况而定,并无现成答案。山东润兴投资集团通过股权收购方式成功在美国实现投资的实例,从一个点透视了我国企业对发达国家投资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2.
丁学良 《中国外汇》2009,(13):18-18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前要对海外投资环境的认知有所准备和调整,警惕境外投资的“四把刀”,才不会成为“刀”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3.
海外并购是企业全球竞争中的高级“手筋”,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走出好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尤其是国内民营出口企业面临的坏账风险不断增大。本文以福建双飞日化有限公司以出口应收账款成功收购海外某知名品牌商标为案例,阐述了民营出口企业在危机背景下积极开展资金境外运作,化危机为商机,实现海外扩张发展的启示,并针对实践中境内企业外汇存放境外收购海外资产存在的外汇管理政策盲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及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5.
能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当前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能有效地利用政策,又能积极地配合监管。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带队就浙江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问题开展调研,提出了改革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的想法,经总局同意率先在浙江试点.2003年9月,我再次就试点1年来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情况作了调查,不少情况让我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7.
浙江近些年来在境外投资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本质特征之一,谅是遇到的问题常常是最新鲜的,其探索也是走在改革的最前沿。就境外投资的问题,本刊曾刊登过龚方乐局长的章,相信下可以带给我们更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8.
雅戈尔境外并购的成功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境外并购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和优化的投资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4,(2):16-17
中国将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促进国际国内的要素有序自由涌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和市场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0.
国内审批程序繁复,国外当地银行贷款利率高达15%,国内外汇资金充裕的企业不能对外担保——“走出去”的企业如何走?  相似文献   

11.
艾亚 《国际融资》2009,(9):18-20
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境外企业,应该说是一个系统化的复杂工程,必然会经历从失败居多到逐步增加成功几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交易遗憾告吹的案例,引发了关注投资并购的海内外经济界人士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现状的深层思考。中国企业“走出去”,究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究竟怎样才能科学有序地处理并购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为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专程采访了普华永道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先生。  相似文献   

12.
林华 《国际融资》2007,(12):33-35
近几年,轰轰烈烈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系列剧不断上演,昭显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强势出击。目前,中资银行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政治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面临各种政治风险。要使投资取得成功,就必须在投资决策和业务经营过程中全面考量存在的各种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风险。"自我管理"和"购买政治风险保险"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政治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周密 《国际融资》2008,(8):42-44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但对外投资活动的快速增长也势必使更多的企业面临海外投资风险,有哪些风险?请看信保专家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足够强大的时候,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多新的市场机会便是必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进行项目投资,参与国际并购。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约1.2万家,中国非金融类对外投资累计金额约1400亿美元,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突破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国际融资》2011,(3):78-78
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中国并购交易网共同主办的2010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十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获选“2010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directly involving employees in safety barrier analysis can provide ‘added value’ to traditional barrier analyses. Employee participation (EP) could motivate employees to use their knowledge, suggest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express their concerns. EP has no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from safety researchers, although one may find several indirect arguments for EP informing the influential safety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n example of how participatory safety barrier analysis can be completed and what can be accomplished through such an approach is illustrated via a case study from an offshore logistics chain, and by an analysis of barriers that should prevent collisions between supply vessels and offshore installations. Such collisions could be the initiating event for a major accident. The empirical foundation for the paper is a hazar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 session, group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document studies and two search conferences involving approximately 150 participants. It is argued that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safety barrier analysis can reveal ‘holes’ in the defences that otherwise could have gone overlooked, and contribute to the generation of contextualized, definite measures that could strengthen a safety barrier system.  相似文献   

18.
程实 《国际融资》2006,(3):30-31
从宏观角度看,并购浪潮是经济发展的压力解脱和动力来源。从微观角度看,并购浪潮是企业理性预期之下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需求  相似文献   

19.
山东蒜农出口韩国2200万吨大蒜因为韩国方面质检不合格遭到退运一事引发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在此事件中,蒜农遭受了货物退运的巨大损失,并开启了贸易纠纷的申诉之路。在出口运输过程中,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易发生腐烂和变质,因此,由买卖双方质量纠纷引发的拖欠、拒收案件高频多发。此次退运虽然是偶然事件,但在农产品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确实值得引起企业关注。请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信保)专家对此事件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韩丹瑶 《国际融资》2010,(12):53-55
美国进口商H公司是一家享誉世界的灯饰经销商。2010年2月,H公司向美国联邦破产法院申请第11章破产重组。中国信保保户A公司名列前20大无担保债权人第一位,破产前债权共计约120万美元。经与A公司确认,中国信保发现该公司已被H公司列入“关键供应商”计划,那么“关键供应商”身份是否可视为一颗“定心丸”?请看中国信保专家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