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逐年免除农业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经国家批准,今年已全部免除农业税。目前垦区的粮补资金也已经到位,发放到了种植户手中。这为垦区的粮食生产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逐年免除农业税,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经国家批准,今年已全部免除农业税。目前垦区的粮补资金也已经到位,发放到了种植户手中。这为垦区的粮食生产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一、粮食流通企业面临的困境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粮食流通企业目  相似文献   

3.
调整产业结构是垦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生产,振兴农垦经济的重大步骤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粮食生产是垦区的第一性生产,是主要产业,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中最重要、最突出的问题。削弱粮食生产是历史和现实都不允许的,以“绝不放松粮食生产”为借口去搞“以粮为纲”也是一种下策。只有稳定粮食生产,逐渐发展和提高,同时促进各业的全面发展,使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统一起来,才是一条正确的发展方向和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适逢“九五”开局第一年,黑龙江区农业获得了特大丰收,总产高这70多亿公斤,较上年增长40%。粮重丰收了,除了上交国家订购粮和进行市场销售外,积极搞好粮食就地转化是解决粮食出路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就为垦区畜牧业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发展机遇。畜牧业是垦区支柱产业之一,在整体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畜牧业发挥着资源“转化器”的作用,垦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天然植物资源通过畜禽的“过腹还田”和“过腹增值”,从根本上改变了物质形态,实现了第一次增值;其二,畜牧业发挥着工业原料“输送带”的作用,奶、肉、蛋、毛、…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品是垦区的主要产品。垦区粮食销售渠道是否通畅,对垦区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2000年垦区粮食生产销售情况分析   2000年,垦区耕地 3070万亩,粮食总产 814 1万吨,其中水稻 528 6万吨,小麦 64 5万吨,玉米 53 6万吨,大豆 149 4万吨。垦区内部留粮为 128万吨,商品粮总量为 686万吨。截止到 2001年初,垦区已销售粮食 643万吨,占商品粮总量的 93%;其中水稻销售 500万吨,占水稻应销量的 100%;大豆销售 116万吨,占大豆应销量的 85%;小麦销售 17万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垦区位于祖国东北边陲,处于小兴安岭山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耕地面积206.79万公顷,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垦区现代农业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现已形成90亿公斤以上粮食生产能力,农业职工人均生产粮食3万公斤,粮食商品率达85%,商品量75亿多公斤,粮豆加工转化率达65%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在全国500强企业中名列第65位。垦区种业以北大荒种业集团为龙头,已形成了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国内大型种业企业,分布在全垦区的53个标准化农作物品种区域(生产)试验站,  相似文献   

7.
去年,我国粮食生产获得了大丰收。各级粮食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子为了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要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的指示精神,国家收购的粮食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目前,国家粮食库存比历史最高纪录还多200多亿公斤。较为充裕的库存,为满足军需民食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粮食的需求,增强国家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提供了物质基础。是利国利瓦的好事。粮食库存量大,给保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水分粮多、露天存粮多、外租库存粮多,更增加了保管工作的难度。全国高水分粮超过了历史纪录,仅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粮食市场疲软,价格低迷,滞销难卖,产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场职工种地的积极性,阻碍了农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农场及种植户卖粮难问题,成为粮食部门工作的一个核心问题。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对解决卖粮难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改革粮食销售体制和机制为了解决卖粮难的问题,宝泉岭农场于1998年果断地将粮食部门推向了市场,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该场粮食管理经营体制实行粮食科、粮油公司合二为一的体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两种职能。粮食科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对全场粮食…  相似文献   

9.
在粮食供大于求、国家库存压力大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粮食存在农民手中,由于受保管条件限制,未经熏蒸处理,农民所售贸易粮会出现虫粮。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企业直接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粮食,既不能直接调出,又不能再把粮食运到粮仓内进行密闭熏蒸。为解决这一问题,现介绍一种既省时又省费用的磷化铝熏蒸虫粮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垦区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现有耕地面积3070万亩,粮豆面积在2700-2800万亩。粮豆总产在900万吨左右,商品率80%以上。粮食营销已是垦区企业的生命线。加入 WTO后,垦区粮食生产与销售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在此,笔者就垦区粮食营销的发展与对策作一粗浅分析。 一、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粮食市场发展的影响 “入世”给我国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入世”前商品粮销售途径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交售国家订购及保护价粮;第二,原粮议价销售;第三,成品粮销售。在中美WTO双边协议中,中…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粮食的特殊性和商品性问题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粮食的重要性讲了很多,如“粮食是宝中之宝”,“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无粮则乱”等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在强调粮食的特殊性、重要性,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生产搞‘{’粮为纲”,流通搞“统购统销”,发挥了历史;stJ积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出了“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突出粮食商品性。]”92年底全国先后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经营。由于认识的片面性,加之宏观调控措施跟不上,短短两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近日在河南、安徽农村考察夏粮收购时指出:农业是基础,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不能放松。我们国家大,人口多,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未达温饱,什么时候都不能说粮食多了。他反复告诉农民:粮食不怕多,收购价格不会降低,种粮不会吃亏,希望大家放心发展粮食生产。朱镕基说,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国家粮食储备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确实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应当归功于小平同志改革开放方针的正确  相似文献   

13.
一、要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学会工作省粮食学会成立4年多了,加上粮经学会时期,到现在已有15年了。15年来,粮经学会、粮食学会做了大量工作,在自身的组织建设、学术活动、调查研究、办好会刊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推动粮食经济理论探讨、促进粮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县的粮食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种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连续发展的好成绩。现在,我们如何在连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贯彻区党委1234610工作思路,使粮食生产踏准市场需求节拍,达到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流通畅旺、企业盈利、共同发展的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粮食市场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市场需求指导粮食生产的发展。一、粮食市场现状在1995年前的一段时期,粮食市场还属卖方市场,粮价居高不下,且逐月攀升,农户待价而沽,经营者不论经营哪一种品种的粮食,只要手中有粮,不愁没有销路。他们通过时间差、地…  相似文献   

15.
把我国十几亿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关键是保护和调动农民务农种粮、地方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让种地有奔头、有利可图,使农民愿意种地、用心种好地。这方面,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给出了明确答案,提出适应农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发展时期的客观要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与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进粮食经济发展相结合,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改变了粮食长期短缺的局面,出现了部分粮食品种供过于求,阶段性生产过剩问题,但从发展看,由于人口逐年增加,耕地不断减少,粮食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按人均年需400公斤计算,今年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应为51120万吨,因而现有粮食产量不是多了而是仍然不足,目前所谓粮食多了,主要是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灿稻、春小麦和高水份玉米等由于粮质差而出现滞销,而优质粮则供不应求,需要进口调节。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农业受到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冲击不断加剧,以及国内相关政策措施改革的深入,黑龙江垦区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和复杂,粮食价格进一步下滑,家庭农场种植业收入不断减少,农场财务状况趋于恶化,土地承包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各种社会经济矛盾和问题相继涌现。在此关键时刻,垦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一是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二是再次下调土地承包费用,减轻职工负担,激励职工种地积极性;三是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粮食优质品率,千方百计增加职工收入;四是继续…  相似文献   

18.
加强垦区粮食流通管理刻不容缓崔平农业是黑龙江垦区的主导产业,粮食流通直接关系到垦区的经济形势。但是目前垦区的粮食流通体系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垦区粮食流通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规范粮食经营行为,形成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格局,已刻不容缓。第一,从垦区...  相似文献   

19.
<正>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第一类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粮食安全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定海神针"。"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粮不稳、无粮则乱",足见粮食问题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获悉全国粮食经济学会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谨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中国粮食经济学会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走过10年的历程。十年来,全国粮食系统的各级粮经学会在中国粮食经济学会的关注下,学会会员不断壮大,学会组织不断得到发展。学会贯彻执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各种学术活动,总结粮食工作的经验,研究粮食流通改革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粮食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从近年来各地粮经学会发展的情况看,各级学会工作随着粮食工作的发展,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