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丝绢全书》记载了隆庆四年(1570)到万历七年(1579)发生在徽州府的一件与国家丝绢赋税改革有关的大事。此事在隆庆年间由歙县讼师帅嘉谟率先提出,要求国家分配给徽州府的人丁丝绢税不能独征歙县,而应由六县按人丁数额一起分担。那么,丝绢税真的如宣称的那么重吗?徽州府县的赋役结构如何呢?丝绢事件的五个解决方案要改的及改变的是财政赋役中的什么呢?本文在夫马进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全面地从财政史的角度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财政体系包括中央预决算制度、税收制度、会计制度、国库和国家银行制度、关税制度以及审计制度等环节,其形成经历了闽西苏区的初期探索、中央财政体系的初建和中央财政体系逐步完善三个阶段。中央财政制度和财政体系的建设,首先从建立统一的预算决算制度入手;其次是建立完善划一的税收制度,以增加政府收入,调节经济建设。会计制度、国库及国家银行制度、关税制度和审计制度的先后建立,标志着中央苏区财政体系构建工作的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3.
价格核算是历史GDP估算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现行核算方法讨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几种扭曲。首先,估算跨地区GDP时,用横向平均价格容易带来总值的高估。其次,估算一定时期的年均GDP,若用估计期的平均价格计价,其偏差方向与估计期的长短有关。再次,采用年均价而不考虑季节性,可能带来GDP结构估计的偏误。最后,本文讨论了传统经济中市价、所得价与影子价格等计价标准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00—2011年121个国家的相关数据,基于非线性动态模型,通过将主权债务规模最优水平和调整速度内生化,实证考察了主权债务规模的调整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主权债务规模存在最优水平,但在整体上表现为过度负债。由于调整成本和经济结构等的阻碍,主权债务规模无法始终维持在最优水平上,而是呈现出一个渐进而缓慢的动态调整过程。通过进一步的检验发现,调整速度与经济增长、经济规模和偏离最优规模水平的程度均显著正相关,并且会随着时间和国家特征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国家要根据其自身特征来优化调整主权债务规模,以规避过度负债所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晚清苏南市镇研究,成果甚丰,但于市镇总体格局,缺乏全面系统的考察。除少数大城市外,一般市镇难以确定其经济地位。苏南地区的厘卡严格根据城镇商业地区的重要性及其商路设置,可以反映苏南主要市镇的经济地位。本文根据清代有关厘金史料,探讨了晚清苏南地区的市镇结构、商路情况以及民间银钱使用比例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杨帆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3):F0002-F0002
有宋一代,繁荣的商品经济和窘迫的国家财政并存。在中央财政索求无度的背景下,每一级财政单位都面临着维持自身行政成本和满足上层征缴任务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作为宋代财政最基层的核算单位,一直被认为是无为的“小角色”,加之南北宋现存史料的不均衡以及宋人对其记录上的忽略,使得县级财政的独立身份经常被遗忘。本研究正是基于此而将宋代县级财政作为一个考察对象,致力于将其发展的背景、收支内容、状态评估、管理方式、人事配置、危机应对机制等问题梳理清楚。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1):174-174
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汪圣铎和宫泽知之从不同路径对宋代财政史的整体研究著作,十余年来,宋代财政史研究取得了诸多新的成果,同时若干分歧依然存在。2013年9月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黄纯艳著《宋代财政史》,对宋代财政史作了系统论述,反映了作者及学界对宋代财政史研究的新思考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8.
对引进FDI规模的国际和国内地位、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占国内经济的分量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引进FDI规模还是合理的,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从结构上看,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投资来源国结构等不尽合理;在出口总额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份额过高。因此,我国在继续引进FDI过程中,应加强对FDI的管理,推动利用外资从"量"到"质"的根本转变,使FDI真正服务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唐代财政》原本是杜希德的博士论文,经整理后出版并再版。该书梳理并再现了唐代财政300年间的剧烈变化,揭示了其对后来社会的诸多影响,是中国中古时期财政史方面的一部力作。该书中文译本由中西书局于2016年出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分税制改革以来确立的财政分权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日益膨胀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地方政府日益膨胀的财政赤字规模是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权和事权割裂、公共泳池问题、横向策略互动以及"政治锦标赛"引发的激励扭曲和为增长而过度竞争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基于全国1998-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支持了我们的理论预期,即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的膨胀具有显著的正面激励作用。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为强化财政制度安排、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李婉 《北方经济》2008,(2):66-67
总的来看,越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支出分配对地方财政规模的扩张作用越大;越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收入和支出的一致越能对地方财政规模的降低起良好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中部和西部,特别是西部来说,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其财政规模的扩张也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马冰 《亚太经济》2013,(3):21-25
财政悬崖问题是美国近年来财政收支严重失衡的集中表现,它根源于美国经济政策的失误与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不足,实质是本轮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主权债务问题持续恶化的延续。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将延缓美国及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导致主要发达国家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加剧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并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峻的国际贸易环境。中国应该以此为鉴并采取积极措施,为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财政承包制阶段还是分税制阶段,中国渐进式改革过程的主轴都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分权改革。通过将中国分权体制的变革历程与中央、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相对变化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财政承包制在边际上增加了地方政府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比例,模拟出了类似于市场竞争机制的经济发展内在动力机制。但是,各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划分等财政问题上往往处于信息优势地位,这就造成了"两个比重"的下降。而分税制则确立了以正式法规为基础的税收分成方案,改变了承包体制下中央与地方一对一讨价还价的局面,从而充当了在新的制度环境下重塑中央与地方分权关系与利益分享格局的关键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标准作为国际贸易中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素,势必对中日的双边贸易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1992-2007年中国和日本的35个产业标准存量和双边贸易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日两国的标准是影响其双边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由于西商东渐,华洋商事纠纷因之迭起。作为华洋商事纠纷主要样态之一的华洋定货纠纷,在其时比较多见的是华商由于定货不出,以致被洋商扭控到官。上海租界会审公廨在理处该类纠纷时,有时被迫仰西方陪审领事之鼻息,采曲护洋商之立场;但因定货纠纷涉及诸多商业知识,为促动纠纷早日解决,其亦常邀请同业对纠纷所涉争议之点发表意见,甚或借助于商人组织和外籍律师等社会性力量排解纠纷。而西方驻华司法机构在裁处华商控告洋商之定货纠纷案件时,无形中又确认了西方商事惯例适用的"优位性",从而使中国商界固有之定货商事惯例遭到极大冲击,并在某种程度上发生嬗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初期的1977—1980年在江苏实行的固定比例包干财政体制作为一个特殊时期的体制安排,是原来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大突破。这个体制对于当时江苏乡镇企业的兴起发展发挥了重大影响。江苏省利用其特殊的财政体制,通过对社队企业减免税收、给予资金支持和扩大地方预算外资金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等方式,支持了地方社队企业的发展,使江苏省乡镇企业获得了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基于2007-2014年30个省份环保治理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模型测算各省环保支出效率,发现环保支出效率普遍不高且地区间存在很大差异。在得到环保支出效率的基础上,以财政分权为核心解释变量,以人均GDP为门槛变量,建立面板门槛模型重点分析财政分权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环保支出效率的不同影响。实证发现,财政分权对提升环保支出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财政分权对环保支出效率的影响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发展落后地区经济、激励地方政府行为、改革财税体制和提升民众参与度等措施来提升环保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上海财税体制改革的推进,上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同步进行。依据上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实践进程和内容特征,从1994年起步到目前为止,上海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逐步推进并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直接效应主要体现为转移支付规模和保障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共服务保障功能的不断提升,资金支出效应的提高等。但在这一制度的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转移支付运行管理方式、转移支付工作的操作或技术层面等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批判“欧洲中心论”浪潮向国内蔓延,对中国历史上的GDP总量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①从已有研究成果看,以中国历史上的货币(银两)计量的产出大体是可靠的。例如,我们估计1600年中国人均GDP约为4.5两,管汉晖等估计为4.4两;我们估计1840年全国人均GDP约10.8两(当年价格),李伯重估计1820年代华娄地区人均GDP为23.2两(考虑到当时江南地区经济远较内地发达,这种差距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