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收入保险是我国农业保险创新的重要险种。基于江苏省3市6县(区) 46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实证检验了风险感知对农户水稻收入保险购买决策的影响,并考察风险管理行为和农业经营主体类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风险感知水平对农户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与支付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农户自然风险管理行为负向调节风险感知水平对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和支付意愿的影响。第三,从经营主体类型看,自然风险感知水平对家庭农场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水稻收入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更大。据此,建议优化水稻收入保险合同条款、完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加强农业风险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以及健全多层次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从技术效率角度考察了湖南省的经济增长情况,通过使用参数型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0—2012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水平进行测算发现:首先,各市州的技术效率因地域差异性而有很大的差别,其中,长沙市的技术效率最高,而湘西自治州的技术效率最低;其次,通过将湖南省划分成三大区域进行研究,第一区域的技术效率最高,第二区域次之,第三区域最低;再次,尽管第二、三区域的技术效率比第一区域的技术效率低,但是,第二、三区域的技术效率变迁速度却高于第一区域,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区域的技术效率差距会逐渐缩小。同时,湖南省平均技术效率从2000年的0.44上升到2012年的0.49,相比于GDP增加的5倍之多,上升幅度较小。说明湖南省现在亟需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最后,为促使湖南省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提高,因地制宜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甄理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7-30
黑龙江省是一个屡遭自然灾害的农业大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对黑龙江省至关重要。运用有效需求理论对黑龙江省农业保险进行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发现其有效需求不足。为此黑龙江省政府首先应增加本省农民收入、培育农民风险意识、增加农业保险的险种来提高农业保险的需求;逐步加大对经营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费用补贴、提高对农业保险经营者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规范农业险的规章制度和建立农业保险分散机制来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最后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来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甘肃省400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TEM模型,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户农业保险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农业保险的增收效应.研究表明:保险认知程度的提升和金融素养的提高可以显著促进农户的农业保险购买行为;购买农业保险对农户尤其是非贫困户的收入增加具有正向影响,且保费支出越高,投保农户的增收效应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 相似文献
5.
席友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0,24(2):9-13
源于美国次贷问题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而经济发展状况又是影响我国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文中利用保险需求收入弹性模型,对2006年1季度至2009年1季度的季度GDP数据和保险业的保费收入季度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危机对我国保险业的有效需求有很大影响的结论,并从调整结构、开发危机保险产品和转变经营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保险业防范金融危机影响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物流总费用2001年为2.03亿元,到2011年为8.4亿元,而物流保险明显低于于物流增长速度.以货物运输保险为例,从2001年的41亿元到2011年为97.8亿元,十年年平均增长速度9.06%.由此看出,物流保险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针对武汉市10家大型综合物流企业及汇通运输大市场的调查,对武汉市物流保险的需求及发展潜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湖北省武汉市和荆门市两地农户水稻保险购买意愿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湖北省目前影响农户购买水稻保险意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结果表明:水稻种植面积、家庭收入水平已经不是当下湖北省水稻保险购买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投保满意度、认知程度等农户的主观态度才是真正制约湖北省水稻保险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规范水稻保险的经营来提高农户的参保率是接下来湖北省水稻保险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1985~2012年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农业保险赔付额、农作物种植面积和政府的农业保险支持政策对中国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其中,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均纯收入和农作物种植面积对农业保险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均大于1;协整检验发现各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各变量均是农业保险需求发展的格兰杰原因;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发现当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系统以相当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调整至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利用参数改进型的ELES模型,测算湖南农村居民适度保障水平,并将测算结果与湖南新农保实际保障水平进行比较,发现湖南省新农保保障水平偏低.应当完善财政补贴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缴费激励机制,提升缴费档次;引入养老金——物价联动机制,增强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农村现代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只有弄清楚微观主体农户接受金融服务的现状和金融需求,才能更好地提出解决"三农"金融支持问题的方法。基于以上考虑,几名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实地走访了周边农户,进行了针对农户金融需求情况的摸底调研,并对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创新适用于农户的贷款品种、加大针对农户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加强涉农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从企业异质性视角出发,系统地考察了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并在阐明大中型企业OFDI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机制之上,利用我国2001-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对理论分析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从总体来看,我国大中型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小微企业的就业具有显著的影响;从分地区估计结果来看,大中型对外直接投资对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在东部地区,OFDI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中部地区影响虽然依然显著,但其影响系数明显降低,而西部地区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在大中型企业OFDI对母国小微企业就业的影响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与保险业务有关的欺诈现象也愈发突出.本文通过对广东省保险机构欺诈案例进行调查,对当前保险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当前保险公司防治保险欺诈的主要对策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防范保险欺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Nvivo11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文本进行编码,形成节点,构建节点矩阵,分析城市的经济、人口特征与长期护理保险筹资及保障制度安排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经济特征(公共财政收入、人均GDP)与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筹资标准、保障对象关系较为紧密;地方财力越雄厚,人均GDP水平越高的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对医保基金和财政资金的依赖越大;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城市将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扩大至中度失能老人及失智老人。从城市的人口特征看,深度老龄化的城市长期护理保险的覆盖范围已向中度失能老人、失智老人范围扩展,在参保对象上也更倾向将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纳入参保范围;城乡二元化、职工与居民两分化的参保格局仍占主导地位。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政策红利需要扩散,制度的公平性亟待加强,建议逐步降低各地的筹资梯度,统一筹资渠道;尽快将城镇居民纳入参保对象,逐步实现制度的统一;积极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城乡统筹;加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其他相关社会保险的制度耦合。 相似文献
14.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48-52
以江西省695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农户清洁能源应用政策需求优先序,研究发现,农户对清洁能源应用政策需求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提供应用清洁能源的技术培训、提供清洁能源产品购买补贴和提供应用清洁能源后续服务。在此基础上,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对清洁能源应用政策需求优先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家庭年收入、村庄所处地形、农户是否应用了沼气和太阳能都是影响农户应用清洁能源政策需求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18.
农户天气保险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西部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陕西省眉县与甘肃省清水县两个典型农业区2009年8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被调查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户有效天气保险支付价格普遍较低;是否负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及是否对新型贷款产品有兴趣等因素对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愿意均有显著影响;被调查农户年龄、家庭规模、是否遭遇旱灾、灌溉是否重要等因素是导致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发展技术革新及规模化经营、研发适应性强的天气保险条约及价格等等,是提高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任婧 《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2):48-56
家庭风险态度与家庭风险资产配置情况高度相关,但家庭风险资产持有情况可能与主观风险态度存在偏差,主客观风险态度一致性假设受到挑战.本文以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主客观风险态度差异以及主客观风险态度对家庭保险配置的影响.首先,本文在不同研究背景下构建定序Probit模型、定序Logit模型以及T... 相似文献
20.
无工作劳动力在无工作期间的生活保障既包括来自家庭外部的社会保险及政府救济等,也包括来自家庭内部的储蓄及资产收入等。由于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的存在,外部保障可能引发“福利依赖”效应而降低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也可能通过补贴工作搜寻成本而提高其就业意愿;而内部保障则会对无工作劳动力产生直接的就业压力,进而提高其就业意愿,且其失业对家庭生活的影响越大,这种就业意愿促进效应越强。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2012年、2014年和2016年数据的分析表明:内部保障会显著提升城镇户籍的、家庭常规消费水平较低的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但对农村户籍的、家庭常规消费水平较高的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外部保障会显著降低各类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而且会显著提高其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内部保障的影响不显著)。此外,相对城镇户籍的、东部地区的无工作劳动力,农村户籍的、中西部地区的无工作劳动力就业意愿更低。因此,在为无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欠发达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积极探索外部保障的就业激励机制和途径,提高无工作劳动力的就业意愿,以更好地促进就业和保障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