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级女声”的“幕后推手”即节目制作方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品稗拥有者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节目冠名赞助商蒙牛集团以及短信增值服务提供商TOM无线和掌上灵通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可以说,它们才是最大的胜利者。  相似文献   

2.
围绕着2005年“超女”比赛本身的种种纷争、狂热正在渐渐退却,但针对这场娱乐盛会的总结与审视却刚刚开始……超级女声超级官司在“超女”结束的三个月后,一桩跨国官司将其再次带回公众视野的焦点位置:2005年11月中旬,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Media新闻发言人对媒体透露,他们已对“超级女声”提起法律诉讼——号称中国版《美国偶像》的《超级女声》,在节目设置上与FremantleMedia拥有版权的Idol模式非常相似,但作为《超级女声》制作方的湖南卫视和上海天娱传媒有限公司却没有向FremantleMedia支付任何版权费。在《超级女声》一方,湖南卫视副台长汪炳文打出了一张王牌。他认为《超级女声》虽然借鉴了《美国偶像》的概念,但已经完全本土化,所以不构成侵权行为。于是,纠纷的关键变成了这样一个问题:《超级女声》究竟是移花接木,还是借了人家的洋酒瓶来装自己的陈年老酒?解答问题的关键在于制作方所提及的三个字:本土化。也正是这三个字,为那些好奇于“超女神话”的电视节目策划人提供了一个极富价值的参考答案。本土攻略之人海战术当然,本土化只是一个策划理念,必须落实为一个个具体的节目创意。在《超级女声》中,三个瞄...  相似文献   

3.
余远坤 《特区经济》2006,210(7):209-211
“2005年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在全国刮起平民娱乐的狂潮,“超级女声”在2006年又迎来了新的赛季,2006年的超女是火爆亦是冷场?本文通过回顾2005年的“超级女声”,挖掘成功秘诀,并利用关系营销对2006年超级女声的突围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受众是电视消费的主体。所以,充分的了解受众的心理是制作出成功节目的必要基础。电视节目的播出就是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了解受众的需求是策划节目的关键。从受众心理的"求真、求知"等各方面着手研究受众,充分的了解受众的心理,才能明白受众的需求,从而策划出受众真正喜欢的节目。  相似文献   

5.
杨奥 《魅力中国》2013,(31):311-311
《爸爸去哪儿》把湖南卫视成功地推上了话题榜的首位,由明星与其子女搭档进行三天两晚的旅游,不仅为观众萘余饭舌留下了谈资,而且成功地让“真人秀”这一电视栏目形式受到了新的关注。就中国的真人秀栏目而言,关注最为熟知的当属表演选秀类栏目,例如《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中国达人秀》等等一些综艺性较强的栏目。这些栏目年年充斥着电视屏幕,同时也刮起了“选秀风”。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度不及栏目初出时高,关注开始对此类栏目倦怠.这使得电视人不得不思考真人秀栏目如何保持长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生活在社会的人的思想、个性也在发生着急剧改变。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电视媒体也在逐步以受众为中心,进行自身全方位的转型心理上更满足娱乐需求;文化上转向俗文化;对象上进行专门化传播;技术上与其它媒体进行整合互动传播。上述电视媒体的转型在超级女声节目中最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7.
2006年,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热潮滚滚。有举办了三届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有新诞生的“魅力新搭档”“、加油好男儿”,还有全家老小齐上阵的“全家总动员”……名目繁多的“选秀热”诞生了少数的“平民偶像”,还催生了一个庞大群体——“职业粉丝”(粉丝,英语fa  相似文献   

8.
从"超级女声"看新娱乐经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音 《沪港经济》2005,(10):12-16
8月底,一场轰轰烈烈、历时大半年的全民娱乐大戏“超级女声”谢幕了。很多人一边还在抓紧最后的机会按动手机,一边已经开始在想:“超女”以后是什么?一下子要告别这场华丽的盛宴,“超迷”们难免会有些失落和不安。但“超级女声”不过是新娱乐经济在中国的一个开始, 五年十年后我们再回头看,会像笑过去我们制作的节目如此“幼稚”一样,说2005年我们怎么会为一个叫“超级女声”的节目疯狂? 然而,更多的人会因为这个复天,因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们所带来的一种“群体认同”,而在心里产生一点温馨。  相似文献   

9.
广告的对象是人,在广告写作中要特别注意人的心理和情感。以情感人决定着广告整个审美效应和广告目标的实现。为促进广告主与受众的情感交流,必须注重体现“爱德玛效应”,即引起受众注意,引进受众兴趣,激发受众欲望,强化受众注意,促进受众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0.
近日,都市聚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梅地亚中心正式发布国内首创的“绿色智能联播网”。“绿色智能联播网”终端是一台放置在消费场所的液晶屏幕,它根据所处场所选择播放相关广告,并用抽奖的方式吸引受众与智能终端产生互动,根据参与者提供的信息播放与之需求相匹配的广告。由于采用需求分类系统,准确锁定了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11.
“超级女声”使湖南卫视创下了高达10%的收视率,广告价格每15秒高达7.5万元,超过了央视一套最贵时段11万元的电视剧贴片广告。从本质上来讲,“超级女声”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其“适销对路”。本文从产品人手,观其品牌、定位、营销等多个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从中透析中国娱乐业的营销出路。  相似文献   

12.
刘小殊 《中国经贸》2009,(16):23-23
随着我国打造本土化、多元化的电视节目理念日益成熟,曾经被西方国家称为“重要早餐”的早间电视节目被搬上中国观众的收视“餐桌”。调查表明,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生活资讯是我国观众对早间电视节目的需求焦点。本文以cctv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为例,分析新闻资讯类“电视早餐”这一“盛宴”的“烹饪”手法。  相似文献   

13.
曹金  王雪芃  CFP 《走向世界》2015,(10):90-91
真人秀,这种在当下正大红大紫的综艺类节目,疾如风一般,席卷了人们闲暇时间的眼球。无论哪个正在热播的真人秀节目,总能引发收视狂潮并迅速成为那一时间段大家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若是没有跟上潮流,简直连聊天的谈资都没有。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起步并不晚,但对真人秀这种节目形式尚未有准确规范的定义。要说广为熟知的开端,应属2004年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这个在当时饱受争议的节目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选秀与追星的狂潮。争议不仅未能阻拦流行趋势的发展,反而让此类节目博得了更多关注。自此,真人秀作为一种能够带来广  相似文献   

14.
廖婧 《魅力中国》2009,(22):166-166
节目主持人,是广播电视节目在演播阶段的组织者、指挥者,是节目与受众之间感情与信息交流的桥梁纽带。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体与受众之间联系的直接中介,在整个节目中起着主导作用。随着受众对媒体的理解和对信息需求的变化,节目主持人被不断地赋予新的意义,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本文从受众诉求角度来看节目主持人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率先进行模仿和精心调校的本地化,湖南卫视在国内电视产业建立起坚实的内容竞争力.人们已经不再对"超级女声"和"快乐男生"这样的明星节目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而《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这样的王牌栏目是否又将难以为继报以太多疑问,接连推出的高收视率节目和越来越成熟的滚动推送机制让人们开始确信,湖南卫视在内容制作上的持续创新能力足以让它在业内拥有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何润洲 《魅力中国》2014,(24):106-106
行业剧一直是海外主流的电视剧类型,尤其是以医疗和律政题材为代表的行业剧最易获得受众的关注与认可。但在我国行业剧是近几年才开始制作,经验并不丰富,同时常常出现打着行业剧外壳,骨子里却是都市言情偶像剧本质。本文分析了我国今年来行业剧的特征,并以近期热播的行业剧为例,从行业的专业性、故事性和受众需求三个方面解析国产行业剧的发展过程中的“套壳现象”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三种解读方式谈起,深刻剖析了“对抗式”解读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采取客观公正地传递新闻信息、采用双面信息的传播方式、积极引入社会主流意见、增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等方式,克服“对抗式”解读,以便更好地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8.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3,(20):50-51
财经广播在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一批受“微众”欢迎的品牌栏目,如《楼市真精彩》、《今日证券》栏目,这是他们立足于“微众”,站在“V时代”尝试节目的创新。早黄金时间段新开设的服务于每个家庭营养健康的生活服务节目《爱家新主播》,曾经跻身大连广播市场10强。节目中许多话题、案例都来自听众的留言和提问,节目根据受众群个体或普遍的好建议调整方向和节奏。同时,  相似文献   

19.
“超级女声”使湖南卫视创下了高达lO%的收视率,广告价格每15秒高达7.5万元,超过了央视一套最贵时段11万元的电视剧贴片广告。从本质上来讲,“超级女声”之所以火爆是因为其“适销对路”。本文从产品入手,观其品牌、定位、营销等多个方面,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并从中透析中国娱乐业的营销出路。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以来,长沙街头一条马王堆商贸城的广告非常醒目,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公交车身上、在商贸城的建筑物上,巨幅广告标语:“东方红,太阳升,马王堆出了个商贸城”夺人眼球。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幅广告是想借国内家喻户晓的“东方红,太阳升”这首歌的知名度、美誉度,来提升广告的知名度和信誉度。该广告一推出就抓住了公众的视线,但“东方红,太阳升”是歌颂一代伟人、我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岂能用作推销产品的广告词?这样的广告除了让人感到不舒服、不对劲之外,谁还会注意到广告的创意好坏呢?广告的创作要与社会人文环境、广告受众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