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上海企业家》2006,(5):54-54
最近.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针对进城务工青年的维权成本做了一项调查.其结论之一是说农民工为追讨1000亿元的欠薪要付出3000亿的成本。 也许3000亿元账算大了。按我的了解.很多农民在工资被拖欠以后忍气吞声,不再去追讨。当然.也有农民把讨薪当作一件事情来做,他们实际上已经不再算金钱账。所以,这3000亿元应该是现在条件下农民工讨回1000亿元必须支付的代价,农民工们隐约懂得这种代价,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便选择了放弃。1000亿元不能足额讨回,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农民工进城落户的过程中,已经实现全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更容易产生在城市落户的需求,而且只有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民工进城落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个人进城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对西安城六区农民工的调查,将全家进城农民工的经济需求、社会需求等进行梳理,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全家进城农民工城市落户需求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文化程度、打工时间、寻求更多发展机会、进城具备条件判断、打工收入、子女教育费用、户籍解决麻烦作用、户籍对提高地位作用9个变量对全家进城农民工的城市落户需求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王军 《中国就业》2006,(8):48-50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到90年代已经替代乡镇企业成为农民工职业流动和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如今这个群体人数已发展至近1.3亿。农民工进城已然成为一股大潮,作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他们在我国城市经济改革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崔海龙  李金海 《活力》2010,(4):34-34
目前.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给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但相对而言,经济危机给进城农民工带来的影响更为沉重.更为巨大,更难于承受。总结其原因,首先,是我国受经济危机影响的较大的行业主要是外向型即出口加工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建筑业等等。而这类行业都是进城农民工就业高度密集的产业。其次。农民工原有经济基础普遍比较差。比如说,与城市原住民相比。进城农民工普遍没有自有住房,租房就要承担很大一笔费用。另外.农民工子女上学等都要更多的支出。他们经济承受能力本来相对薄弱,而还要额外承担更多的支出。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这个字眼已经不陌生了,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清洁工、大巴司机、基层工人等等,他们都有可能是进城的农民工。我国城镇化进城中,流动作业的农民工贡献功不可没,如湖南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16.6%,30.7%。但在统计的城镇人口中,浙江农民工对城镇化的贡献率为约有1.5亿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没有完全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在意外、养老、医疗等方面保险保障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期栏目我们请来了基层工人代表曹田,并请来保险理财专家彭水平做理财规划。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发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日趋增多。两江环抱的重庆,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其特殊的山水相融的地理和人居环境,接纳了更多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些“农民工”,尤其是无固定工作或工作场所的人员,居住生活条件极差。研究和改善农民工住房生活条件问题,对坚持以人为本,为农民工群体办实事做好事,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就业》2009,(4):42-43
农民工进城务工有三怕:一怕进城找不着活儿干,二怕有了活儿干又上当受骗,三怕干来干去拿不着工钱白干——“三怕”成为当下进城农民工的最大心患。太仓市劳动保障部门精心编织“三张网”,保证农民工“三不怕”。  相似文献   

8.
何伟谈农民工:一个大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待农民工有一个认识发展过程。开始将农民工视为盲流,不许进城,到处驱赶、阻截、强制遣返。2004年中央1号件,将农民工称之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这是中央第一次肯定了农民工的作用,第一次给农民下定性,应当说这一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这一认识只限于农民工的经济作用,而没有谈到农民工在其他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因素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促使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是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生活是不稳定的,基本的居住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这是因为对城市外部成本的过分担心、城市既得利益集团的存在、城市国有房地产制度等因素成为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主要障碍。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房地产制度,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考虑农民定居需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帮助进城农民工定居,是提高农民工在城市定居水平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亿万农民工进城,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样一个伟大的进程中,他们也在为自己日益幸福的生活,改变着自己和自己家庭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镇化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农民进城务工与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二元体制的剧烈冲突,使其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子女教育、住房与社会服务等等问题上所受到的困扰都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诱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就业》2008,(8):17-22
“让农民工安居乐业!”“努力尊重农民工、理解农民工、关心农民工、善待农民工、帮助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使所有转移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者能够有尊严、体面地劳动.为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促进我省城乡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观点     
正4月29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4年春季报告)》指出,中国工薪劳动者劳动报酬增长相对于GDP增长来说比较缓慢,工薪劳动者工资水平确实到了该涨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城镇化的各项改革应该是渐进的。对于3亿进城人口,最重要的是要尽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其中最重要的是教育,包括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农民工子女的就学和升学。因为农民工要更好地融入城市,不仅仅只是"洗脚上楼",更重要的是"洗脑进城",如果没有教育培训,那只能是低端劳动者。  相似文献   

14.
《企业研究》2009,(8):6-6
“全国有1.4亿介于农村和城市的人口,扩大内需面临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与限制农民工进城定居的政策有关,所以首先要解决这部分农民工人口的城市化问题。”7月2日,国家发改委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城乡二元体制有望在本轮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加速松动,而首先获益的,将是流动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指出,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2.11亿人.其中80后成为流动人口主体,占到总量的60%以上。与欧洲国家城市化初期不同,中国进城农民工没能迅速转为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怀揣"城市梦",渴望成为城市居民,然而当前体制阻碍了他们的进城脚步,这不仅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其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爱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横亘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路上的障碍终将清除,其"进城梦"终会实现。  相似文献   

17.
王淑红 《科技与企业》2014,(12):276-276
我国相关政策对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关注不够,社会制度与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异常艰辛。本文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方面分析当前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刘巍  周海峰 《活力》2005,(4):180-180
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 据了解,目前进城农民工子女(适龄儿童少年),全国有200多万,失学率高达9.3%,’半数以上不能及时上学。按照现行标准,不管上什么学校,都是要交费的。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借读,要交借读费。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经济统计》2006,(12):40-40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前不久针对全国29 425名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状况专项调查结果表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工资收入比较低,生活质量比较差,居住、医疗条件得不到保障,休闲方式比较单调,劳动技能普遍偏低,子女教育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20.
仵秀琦 《现代企业》2007,(12):46-47
近年来,存在于我国建筑企业与民工之间的因拖欠民工工资所引发的劳动关系矛盾、群体性事件增多等问题比较突出。据全国总工会不完全统计,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的工资约有1000亿元。全国建设系统工会的典型调查也显示:有的省市约有55%的民工遭遇工资拖欠问题。如何探寻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治化之路,建立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法律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