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端 《西安金融》2001,(2):27-29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加快,国有银行商业化进程缓慢的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去的改革始终没有在产权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等实质性问题上取得突破,国有银行改革如果不从产权制度入手,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机制就无法形成,因此,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现代银行制度的权利结构,就是指两大类型金融资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或法人所有权与最终所有权之间的对等的权责利关系。国有银行面临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国有银行产权制度及其决定的内部运行机制,即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存在款约束问题。国家独资的产权制度并不是一种有效率的产权制度。现代银行产权规范化的基本要求是:银行产权明晰化、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商业化,债权债务关系契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市场结构、内部机制和市场份额将受到严峻挑战,我国应充分利用加入WTO的过渡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商业银行制度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体系整体竞争力,维护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深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股份制改造将国有商业银行建成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强化法人治理机制建设,稳步推选公开上市工作,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资本约束下的可持续稳健发展模式等角度.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框架与战略部署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5.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金融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是共有产权结构,在法律角度国有银行的财产权是明确的,即归属是国家。这种国有制产权形式虽然表现为全体人民共有,但是这种抽象的制度假定并没有能够保证全体人民或是其中的个人具备财产所有者或者委托者具有行为能力,因此有效产权并不明晰。  相似文献   

7.
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关键,是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制度保障,也是实现中国银行业与国际接轨的必要准备。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委托代理关系,关键是界定产权边界,调整产权结构。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比较科学的治理结构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国有银行产权改革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1.市场经济对产权概念的阐述;2.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现状;3.制约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问题;4.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的建议;5.商业银行产权完全市场化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这几年,国有银行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保留国家所有制形式下进行的,但在国家所有制这一前提下,国有银行的产权形式一直处于僵化、单一、模糊的状态,具体表现在:第一,从名义上看,银行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的,但国家所有是抽象的、虚拟的,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代表,结果造成多年来谁也无法真正对银行国有资产负责,责、权、利不对称,形成所有权虚置,主体不明确,缺少“人格化”代表,第二,现在确定国有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就是说它对银行国有资产拥有法人所有权。那么,在它的背后,还有没有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如果有,又如何对法人机构实施有效的所有权约束?第三,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代表仍由政府委派,在对银行国有资产的责任、利益、风险以及营运效率、经营效益的关心程度上,同政府官员又有何不同?在这样模糊不清的产权关系下,利益分配就不可能合理,银行既缺乏追求利润的动力,也没有承提资产风险的压力,行政干预、短期行为以及自身系统内不合理的利益差别等问题也就一直无法得到根本性解决,造成的负效应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0.
对国有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探讨钱志鹏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大热点和难点。本文试从“产权”改革入手,对产权实行股份化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分析、解剖,并提出一些对策和方法来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1985年国有银行提出“企业化”改革。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