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史红涛 《广告大观》2007,(4S):57-59
进入2006年以来,随着进口车配额被取消,国内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进口车和自主品牌汽车带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国汽车市场在经历两年增速放缓之后又重新火了起来。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720万辆,稳居世界第二汽车消费大国。随着汽车成为大众消费品之一,中国开始进入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2.
乐国星 《市场周刊》2004,(28):30-30
国产车纷纷跳水降价之后,进口车市场也遭遇了同样的“七月飞雪”。来自国内市场的消息称,进入7月以来,部分品牌的进口车降了数万元到20多万元不等。  相似文献   

3.
小絮 《市场周刊》2004,(25):30-30
对于日趋激烈的进口车价格战,北亚车市商务信息部且小钢近日表示,进口车降价风潮是受国内降价大势的影响,是躲不过去的,进口车商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新年钟声,2005年来临了,汽车市场上价格战战火飞扬的2004年终于过去了。那在2005年迎来的又将是什么呢?毋庸讳言,2004年的进口车市是非常惨淡的,一年全国进口汽车约为15万辆,车价全线下跌,经销商的利润猛挫,以致于部分进口车商不得不退出了这块阵地。当然,得益的还是直接消费者,这可归因于中国对加入WTO的承诺。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的第四年,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这一年中国要取消进口汽车许可证配额管理制度,同时进口车关税进一步下调。那么,2005年的进口车该卖什么价呢?  相似文献   

5.
08年年底,"2008中国进口汽车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进口汽车领域的一个传统盛会,此次上榜的依旧是那些公众公认的进口车品牌.此外,时至年末,由各家机构主办的针对进口车市场的总结活动也纷纷展开,活动的多样性无非是对中国的进口车市场做出总结并为第二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魏曦 《广告大观》2007,(11S):61-62
中国汽车市场正逐年增长,竞争愈演愈烈,国产车、进口车打成一片,随着中国汽车社会的形成,轿车的需求增长已成为汽车增长总量的主体,私人用车更是汽车消费的主流。然而,在这场汽车大战中,各大汽车厂商如王婆卖瓜般自说自夸:你说引擎,那我就说安全;你说外观,那我就说内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说到底,中国汽车僵局的打破,中国汽车业与中国老百姓之间冷战时代的结束,是靠2002年中国汽车业硝烟四起的降价战来实现的。由于长期对汽车产业的保护,使得中国汽车的价格处于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扭曲价格体制中。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由于进口车价格下降的预期,使得国产汽车率先降价,引发了全国汽车市场降价的连锁反应。与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们的担心相反,中国的汽车业不仅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反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丰年。  相似文献   

8.
贺棋 《市场周刊》2005,(42):39-39
近几个月,在进口汽车市场中.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进口成本逐渐上升。中低端进口车成为车商的新宠,囊括了欧、美、韩、日等品牌。这些进口车要么是在关税配额等新政策促进下价格一路下跌的车型,要么是今年才低价进入中国市场的.从而改变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进口车价高高在上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双目 《国际市场》2005,(6):20-23
宝马7系列断货了,奔驰价格上浮了3%-5%。最近的进口车市场让人有些看不懂,本以为关税2005年1月1日统一降到30%,进口车的价格总能随之有所下降,可事实却让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0.
降价的思考     
2004年是加入WT0后汽车领域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由于一些政策需调整,加上汽车市场总体供求关系相对缓和,以及国产车快速发展以后与进口车互动互补关系的调整,今年的进口汽车市场将发生一些深层次的变化,而且变化之快超平一般人的想象。包括对进口车的重新市场定位,选型、定价、运作模式、经销体系、风险控制等方面,需要有适应市场变化和政策调整的新思路、新认识。过去许可证等因素是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进口汽车的市场分析,了解进口汽车在中国的市场运行状况,找出对进口汽车市场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汽车市场进口车结构调整提出建设性的对策,进而有效提升我国自主汽车的设计和消费。  相似文献   

12.
杨益 《市场周刊》2004,(43):26-26
北京现代途胜将在下个月下线,明年一、二月份开始在全国上市销售。对于这样一款全新的紧凑型SUV,外界给予极大的关注。日前,在北京现代途胜(进口车)贵州的试驾会上,北京现代销售本部部长梁承锡接受了媒体采访。  相似文献   

13.
玄机一:“登记制”许可证制度交接。2005年以前,国家相关部门对进口车市场的种种政策规定就一直成为影响进口车市行情的“风向标”,现在看来,这一情况在今后市场上的表现将更加明显。按照我国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中的承诺:自2005年1月1日起取消汽车及其关键件进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这意味着实施多年的进口车许可证制度将正式取消,但和广州之前不少进口车经销商担心的一样:  相似文献   

14.
孙红 《市场周刊》2002,(1):22-22
临近岁末,本应是各大进口汽车销售商忙碌的时候,今年却显得异常冷清。数以千计的进口车带着配额准备进关。  相似文献   

15.
2007年中国汽车业仍然以两位数的增长成就着世界汽车工业全年成绩。2008年中国车市又如何?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大的意外,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导引下,预计2008年汽车产销量将逼近1000万辆大关;考虑到钢材等原材料涨价、进口车价格坚挺等因素,2008年国内汽车价格下降的幅度会减弱,价格将趋于稳定。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汽车产业在零部件、自主品牌、结构性产能过剩、新能源车的推广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后汽车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进口汽车市场的很多实质性变化正在提前到来;加上目前整个汽车市场的环境有很大变化,致使进口汽车市场的变化尤显突出。特别是汽车需求经过前两年的井喷之后逐步趋于正常增长,而供应方面由于国产车产能迅速提高,使汽车市场总体供求关系趋向缓和和结构性供大于求;随着国产车竞争能力的大大提高,进口主流车型被同档次国产车替代,进口车车  相似文献   

17.
从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分析汽车消费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龙 《商业研究》2004,(1):120-12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家庭汽车消费已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汽车市场上产品多、种类齐全,同时,国产、进口车中的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新车型不断涌现,标志着汽车市场的繁荣兴旺,也为消费购车提供了便利条件。就目前汽车消费情况看,消费贷款买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04年,大部分进口车经销商都惶惑不安地关注着市场动向,因为进口车配额在3月份集中发放的猜测不绝于耳。众所周知,配额一直在进口车市中扮演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角色,配额取消对进口车市场的影响无异于一场地震。难怪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进口车将是今年车市最大的未知数。曾经人人羡慕、堪称暴利行业的进口车生意,如今行情已一落千丈。车市在诸多变数的影响下,进口车商面临的经营风险上升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9.
纵观2004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口汽车市场,用“风声水起、阴云密布”来形容也许比较贴切。在经历了2003年表面上的辉煌之后,2004年新年伊始,进口汽车市场便开始变脸,首先是多年来居高不下的进口车价格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开始大幅走低。曾经炙手可热的进口车许可证也面临一路缩水的局面,十几万的身价至少“打折”一半,去年年底还徘徊在几万元的许可证行情,如今已降至1万元以下,甚至出现白  相似文献   

20.
车冷秋深处?     
张炳政 《中国海关》2004,(11):44-44
进口车仍然是国产车面前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