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志红 《财会月刊》2011,(7):I0020-I0020
有位父亲对女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独特,他从来没有辅导女儿做功课,就是每天回来跟女儿聊十分钟,只聊四个问题,就完成了他的家庭教育,这四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2.
广集博采     
三代人的理财观我家三代同堂,在家庭理财上却是三种观念,父母理财讲究一个“省”字;我和妻讲究一个“攒”字;而到了女儿这一代却是讲究一个“挣”字。在女儿他们这一辈的眼里,不用省,也不靠攒,而是靠挣。看到报上登的贷款消费,侄子、外甥和女儿扎一块,这个说买汽...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母亲,溺爱女儿的程度让人难以想象:女儿吃的东西,母亲先要试吃;女儿在学校打扫卫生,母亲总去代劳;有时女儿上课,母亲就站在校门口,说这样心里踏实;一次女儿迷路,母亲大哭一场,从此再不让女儿上学,也不让女儿出大门,从8岁至今已整整21年了。后来,母亲干脆辞掉工作,专门在家守着女儿,什么家务也不让女儿做,甚至连大小便也不让女儿下床,自己为女儿端尿盆。这个母亲,就是山东济南建筑工程学校副校长习汉杰的妻子。这则报道,登在《生活日报》上。真是大下奇闻!鲁迅当年说过,没有哪个蠢妇人,怕孩子摔跤而不让其…  相似文献   

4.
李晓 《乡镇论坛》2009,(33):20-20
在乡下老屋,他接到女儿从省城打来的电话:“爸,你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吧!”女儿的婚期定在四月。 他是一个身材矮小但很结实的父亲,只有这一个独生女儿。女儿十二岁那年,妻子因癌症去世了。妻子去世时,已经形容枯槁,癌变的痛苦折磨得她死去活来。她哭着要回到家里的床上去死,只为省下输液的钱留给女儿,够做一个学期的学费。  相似文献   

5.
刘瑛 《劳动月刊》2012,(9):38-40
程凡看上去像个高中生,她却告诉我,她女儿都两岁多了。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小就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然而造化弄人,在她最想嫁人的时候,她爱的人却唯恐避之不及,她只能独自生养女儿。如今,她很想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庭,而她可以选择的男人,一个是女儿的生父,一个是暗恋她多年的男人。不管她选择谁,对另一个来说,都是伤害。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06,(8):66-66
哲理的故事 在很久以前的一个部落,有一个传统:那里的青年人想结婚,先要学会捕捉牛的技术。捉了足够的牛,作为聘礼,送给女家,才可以成家立室。最少的聘礼是一头牛,最高是九头牛。这个部落酋长有两个女儿。有一天,一个青年走到酋长的面前,说爱上他的大女儿,愿意以九头牛作为聘礼迎娶她。酋长听了之后,大吃一惊,忙诡“九头牛的价值太高了,大女儿不值,不如改娶小女儿吧,小女儿值九头牛。”  相似文献   

7.
在爱丁堡的公园里、街边上、公共汽车站旁,各式长椅处处皆有。爱丁堡的长椅有一个特色:都由普通公民捐赠,而且还在醒目的位置,刻有捐赠者的姓名和留言。看看那些千奇百怪的留言吧:“女儿今天出生了,我们祝福女儿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周礼 《成功之路》2012,(12):23-23
前不久,我为女儿做了一个“功劳簿”。所谓“功劳簿”,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作业本,我用毛笔在扉页写上“功劳簿”三个大字,然后用钉子在本子上前方打一个小洞。再用一根细绳子穿起来,悬挂在最起眼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9.
穷人     
她应该算个穷人。 34岁那年,丈夫得了很难治又很花钱的那种病.熬了三年.熬空了身子,熬光了家产,撒手西去,留给她一个上初中的女儿、一个上小学的儿子、一个瘫痪的公公、一个有心脏病的婆婆和几万元的债务。  相似文献   

10.
张娟 《乡镇论坛》2014,(2):33-33
前不久,我为女儿做了一个“功劳簿”。所谓“功劳簿”,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作业本,我用毛笔在扉页写上“功劳簿”三个大字,然后用钉子在本子上方打一个小洞,再用一根细绳子穿起来,悬挂在最起眼的墙壁上。-  相似文献   

11.
刘建强 《中国企业家》2009,345(16):114-116
一个典型的中国企业家的二代成长路径。中国羊绒大王的女儿站在了父亲的肩膀上,但眺望的方向已经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2007,(7X):77-77
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那里的青年人要想结婚,必须以牛作聘礼。送给女方。才可以成家立室。最少的聘礼是一头牛,最高是九头牛。一天,一个青年走到酋长面前,说爱上了他的大女儿,愿意以九头牛作为聘礼迎娶她。酋长听后,大吃一惊。忙说:“九头牛的价值太高了,大女儿不够漂亮,值不了九头牛,不如改娶小女儿吧,小女儿值九头牛。”可是这位青年坚持要娶酋长的大女儿,酋长终于答应了他,这件事轰动了整个部落。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的一天,我因为有事需要出去一会儿,临行时给女儿安排了一个任务,让她完成第五课的练习。我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先完成作业,然后才能玩。女儿点头应诺,从书包里拿出书和本子,见女儿如此听话,我放心地离开了家。  相似文献   

14.
因怀疑女儿辍学后不务正业,为了教训和“挽救”女儿,河南省登封市一个农民竞用铁链将16岁的女儿锁在家中3天,没曾想结果却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5.
一个星期六的黎明。38岁的某公司总经理的夫人服下大剂量安眠药,经医院急救室大力抢救无效而悄然离开入世.留下了正在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她何以轻生?原来总经理有了两年的婚外恋,而且彻夜不归.两人经常发生争吵、打架,这使她彻底绝望。半年后,总经理的情人同样因总经理又有了新欢而要轻生,幸亏发现及时才得救了。  相似文献   

16.
孙磊 《乡镇论坛》2008,(18):16-17
自2月中旬在柏林影展上斩获银熊奖后,王小帅导演的《左右》4月1日终于在全国公映。片中女主角枚竹离婚后独自抚养年幼的女儿禾禾,她再婚后,丈夫既爱自己又疼禾禾,可禾禾被查出得了白血病。由于没有合适的血源进行干细胞移植,医生提出:如果禾禾有个同胞弟妹,就可用脐带血救姐姐。为了女儿,枚竹找到前夫,目的只有一个:和他再生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17.
放风筝     
又是一个周日,大清早我计划着怎样干完 一星期积累下来的家务活,五岁的女儿一睁眼就吵着让我带她去放风筝,我赶忙回答:“改日吧,今天妈妈没有时间”。没有想到女儿并没有放弃,反而认真地做起了我的工作,“妈妈,昨天我在幼儿园得了一朵小红花,老师还在班上表扬了我,你带我去放风筝就算是奖励,好吗?”看着女儿祈盼的目光,还有那极具说服力的语言,我着实被这份童真感动了。 早饭过后,我们步出家门。女儿一路兴高采烈。边走边跳,嘴里还哼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儿歌,望着女儿天真可爱的脸庞,我不由得为平日没能多陪陪女儿…  相似文献   

18.
讨厌的婆婆     
末茉 《乡镇论坛》2008,(21):9-9
长途客车在夜色里晃悠着,望着家乡那熟悉的山山水水,她心里不是滋味。离家时跟婆婆吵了一架,婆婆死活不肯让她把女儿撂家里出去打工,说一个女人家,在家里好好地喂猪喂鸡吧,可怜孩子这么小就离开了妈。她怪婆婆思想封建,硬是铁了心给女儿断了奶.在女儿尖厉的哭声中跟着自己的男人走了。  相似文献   

19.
和平 《企业文化》2007,(11):33-36
浙东宁绍平原上,散落着一件件朱漆描金家具,它们在乡村坊巷的深处,诉说着往日的华贵和古老的生活方式,诉说着那久远的富有激情的女儿情怀。历经数百年风风雨雨,铅华褪尽,却朱红依旧,它依然让我们感受到宁绍先人在朱红中祈求平安、祈求祥和的宁静心态,让我们看到康乾盛世闺阁文化远逝的背影。  相似文献   

20.
送完最后一个包裹,屈盟踏着自行车急匆匆地往回赶,刚当父亲的屈盟快乐得像个孩子,今天他要早些回去给女儿庆祝满月。凛冽的寒风夹着冰冷的雪打在他的脸上,像刀子划过一般疼痛,可他一点都不觉得冷,他一想到妻子女儿和那个小而温暖的家心就暖了,脸上的笑容如火融化着冰雪,他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