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哲族“鱼皮服饰”风俗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三江流域,世代以捕鱼射猎为生,在其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鱼皮服饰,体现了该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以捕鱼为生,世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的三江平原。赫哲族的艺术发达,他们常常用鱼皮、兽皮制作衣服,成为一种传统手工艺术,作为黑龙江特有的鱼皮服饰艺术现代重新受到了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3.
赫哲族是近几年来国内外文化研究的新宠。随着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代表性的、传统的、地域的文化被外来的和先进的文化所冲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古老的技艺也是文化保护不容忽视的对象,其传承与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其主要生活在三江流域,世代以捕鱼射猎为生,在生产与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与习惯,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鱼皮服饰,体现了该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本文主要针对赫哲族鱼皮服饰起源、加工工艺及其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应该如何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赫哲族是世界上极少拥有鱼皮服饰及鱼皮制作技艺的民族之一,鱼皮服饰是最具赫哲族民族特色的民俗事象。鱼皮服饰旅游产品的营销应以实现发展民族经济与保护民族文化的互利共赢为目的,突出文化性。注重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张楠  白雪杰 《理论观察》2014,(6):125-126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需要根植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土壤中才能得以茁壮成长。民歌的根就是孕育在民间文化当中。赫哲族民歌从产生开始就在不间断地汲取本民族文化的精华,经过了世代人们的广泛传唱提炼与升华,充盈着无限的生命力,但由于赫哲族受到没有本民族语言的限制,其传承与发展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赫哲族传统服饰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生活方式,使赫哲族传统服饰工艺显现出地域性渔猎文化特色,剖析其民族服饰工艺及蕴含的民族文化,挖掘其现实意义,使赫哲族摆脱对传统渔猎经济的依赖,使民族工艺走向市场,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赫哲族先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不但创造了以渔猎生产方式为主要特征的物质文明,而且还创造了内容丰富的民间口头说唱文学——“伊玛堪”。在城镇化背景下赫哲族乡村文化受到冲击是多方面的,保护像赫哲族伊玛堪这样的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需要政府、社会及赫哲族民众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赫哲族拥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但要传承,更要传播.我们把需要传承的赫哲族民族文化通过各种载体制成不同的多媒体文件、 微视频、 微课程、 微信,最后借助电脑、 手机传播.赫哲族的传统文化是赫哲族的命脉,更是赫哲族的灵魂,微时代的到来为赫哲族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1.
渔文化是赫哲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在神话传说,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鱼”的身影。面临当前发展的困境,赫哲族干部群众应立足地缘优势,保护自然渔产资源,同时发展养殖、餐饮、旅游等产业相结合的多元经济,走具有民族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赫哲族口头文学作品数量丰富,主要分为“伊玛堪”“特伦固”“说胡力”等三种类型,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风格。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不断遭受冲击,产生一系列社会现象,其中包括大量少数民族自然村濒临消失。乡村振兴战略是直面危机的挑战,是积极应对乡村衰败问题、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涉及农村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方面,赫哲族口头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能有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传承乡村文化,构建和谐礼治乡村,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作用。反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也有助于推动少数民族口头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赫哲族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灭绝的今天,有必要通过对赫哲族民族文化的再认识,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抢救措施,加大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5.
16.
“桦树皮文化”是我国北方渔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赫哲族的桦树皮文化最具代表性,本文主要研究了赫哲族传统的桦树皮文化历史、桦树皮制品的种类、桦树皮文化存在的因素及传承与开发,希望对桦树皮文化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并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7.
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以迁徙游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他们世代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被称为"山岭上的人","使用驯鹿的人",鄂伦春族早期以狩猎文化为主的服饰文化,显示出民族的风俗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标志。鄂伦春族艺术中的"狍皮制作技艺"已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看出研究鄂伦春族服饰具有的划时代意义。鄂伦春服饰的所体现的多重价值包括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学术研究价值也都十分重要,然而鄂伦春服饰的礼服化和商品化发展的趋势不容忽视,对鄂伦春服饰的的保护也刻不容缓。其服饰文化的价值,发展及其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于赫哲族生产方式的制约,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赫哲族是没有居住建筑的,采取主要的栖居方式就是野外露宿。随着时代的变迁,赫哲族的住宅文化逐渐产生,并且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呈现出长久的流动性特点。居住文化的流动性是由于赫哲族的住房建筑一方面受到所居住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同时还要适应赫哲族社会生产方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赫哲族有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伊玛堪”“鱼皮制作工艺”等已经入选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随着时代的变革,非物质文化生存植根的社会和自然环境也日益被侵蚀和压缩,一些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信息时代的到来及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种数字化模式,可以利用数字采集、数字修复、数字展示等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创全新的保护方式和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20.
梁靓 《魅力中国》2014,(18):110-110
苏绣作为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在中国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百托园中瑰丽多姿的一朵奇葩。苏绣艺术的这个经济价值是隐藏在艺术内涵的提高之中。时代在进步,传统艺术也要与时俱进,面对各种新型艺术的发展,苏绣的传承问题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