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报纸编辑工作岗位也是一样他们也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做出合理的规划。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新闻工作岗位的要求逐渐提高,使得传统的编辑工作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不断创新思维和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李卓 《活力》2012,(12):194-194
随着媒体多样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涌人了记者这一行业。部分记者由于经验的匮乏.并不能够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新闻采访工作。在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第一环节,是新闻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闻活动也全方位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然而近几年来,新闻采访频频遭到拒绝,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矛盾冲突屡见不鲜。现在的媒体如何去看待这一现象,又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采访对象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又是何种心态?时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随之转变,在种种复杂的社会因素面前,记者要正视受访者拒绝采访这一现象,在分析各种遭拒的原因及总结经验思索对策的同时,也要躬身自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力争做一名时刻站在时代前沿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4.
浅谈新闻采访工作的几项基本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工作者要政治严于律己,事实求是,忠实于国家,于党的新闻事业,在此要做好基础工作的新闻采访。本文将以下详细几点论述  相似文献   

5.
周娟 《活力》2012,(16):120-120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凭借其时效快、形象直观、参与感强、影响面广的传播优势.已成为大众参与了解国家重大决策和社会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6.
丁辉 《活力》2014,(6):132-132
对新闻记者来说,对新闻当事人的采访,核心问题是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为了获得最好的采访效果,采访者需要主动地去捕捉对方的心理动态,去引导被访者说出事实来达到采访效果。只有掌握了受众心理,采访才能顺利展开,并能取得最具新闻性的信息。如何把握受众心理呢?前期的采访准备,现场的临时发挥等对于采访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米娜  米强 《活力》2012,(2):127-127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作为记者,要学会与人交流,要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记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够灵活应用,才能搜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素材,挖掘出好的新闻点,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8.
王小光 《管理学家》2022,(19):94-96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与传统的新闻编辑,虽然在本质上都是对新闻事件的编辑,但是有着很多细微的区别。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融媒体新闻编辑已经逐渐地步入大众视野,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与传统的新闻编辑不同,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有着它独特的内容构建方式,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通常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内容创作方式,对当前社会的舆论导向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新闻编辑是记者或者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加工过程,但是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却并不是简单地对新闻事件进行加工,而是通过独特的编辑方式为新闻接收提供更全面的新闻意义消费和意义影响。融媒体时代的新闻编辑内容相比传统的新闻编辑内容可以在人民群众中更广泛地传播,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当前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现状,探究传统新闻编辑与融媒体新闻编辑的区别,研究融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内容建构,提出科学的新闻编辑策略,促进我国媒体传播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广播新闻采访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隐性采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新闻,然而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本文从广播新闻中的隐性采访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对隐性采访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隐性采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苗迎杰 《活力》2011,(19):55-55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使采访有的放矢,事半功倍,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怎样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呢?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人手:首先.针对不同采访对象.应如何提问?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这是记者所应具备的最基本职业素养。提问得当会使采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可融洽双方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因此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揭露事实真相的民生类新闻节目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但在此类栏目收视长红的背后,新闻工作者的处境却越发艰难…  相似文献   

12.
仲利敏 《活力》2012,(16):123-123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就必然从人治向法治过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指向.新闻传媒机构特别是广播电视部门在进行深度报道的操作中,社会法制方面的新闻报道成为一个重要方面。社会新闻与法制新闻曾经是互相联合而又能区分的,在深度报道领域中也是如此。电视深度报道栏目在各个省台也十分活跃.如在黑龙江分为专门的法制频道,设置相应的栏目。  相似文献   

13.
宣岩 《活力》2012,(14):73-7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生问题不断涌现,国家出台的一些解决民生的问题需要媒体向民众传达,百姓也需要一个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巨大的需求空间。笔者就民生新闻的采访与写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刘亚红 《活力》2014,(13):58-58
广播新闻的编辑原则和编辑思想是指导广播新闻编辑日常工作的活动准则和基本思想,对广播编辑的实践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一、广播新闻的编辑原则 广播新闻的编辑原则,是在坚持新闻编辑原理和广播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广播新闻的编辑原则主要有以下三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观众们面对的电视屏幕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对电视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没有精美独特的后期包装,那么节目整体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肯定要大打折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融文字、声音、画面等多种视听手段于一体的高度综合创作,是电视节目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制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现针对电视节目的制作后期编辑技术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6.
刘振国 《活力》2013,(13):53-53
我们新闻采访报道离不开采访对象.因此。以人为本是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采访中怎样从人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更多地挖掘和展现那些与人性相关的内容,彰显人性的光芒.弘扬人性中真实而伟大的一面,坚持人性化的采访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陈怀旗 《活力》2012,(6):164-164
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重要基础,也就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可的“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更能够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笔者认为,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主要有:寻找平民视角,建立平等交流,寓问于谈,深入交流;根据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闻的传播进入品牌化的经营,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自身要具有创新的能力,因此对新闻编辑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行业中的新闻编辑必须要有创新意识,还要注重提高新闻编辑能力,通过提高创新意识和编辑能力,提高新闻编辑水平.  相似文献   

19.
孙一波 《活力》2010,(2):179-180
本文从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的风格与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把一个采访过程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准备采访时所必须准备的相关材料,还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第二,在采访过程中,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比如,记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记者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含量等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中的决定问题。第三,就是采访时记者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我认为,决定一次新闻采访是否成功。他不仅取决于一个新闻事件的选材,更重要的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本身素质。要求他在采访前作好充足的准备,采访时他的果断与机智,提问的技巧与风格,还有广博的知识。新于时世,闻于外物。要想报道一个新闻,首先当然是要有事情要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有敏锐的嗅觉去机智的发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视新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的竞争加剧。而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质量,为此,在新时期下,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值得研究和探索。笔者就从5个方面谈谈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编辑工作,并指出了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