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耶克在“自发秩序”观基础提出了“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观。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是哈耶克对人类行为规则的形成及作用的深入探讨,他认为人类行为规则不是审慎思考设计的产物、是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的,其对人类合作秩序的扩展具有重大意义。自由、分立的财产和社会公正是维持“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主要积极因素,人的自然本能和政府强制权力是维持“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主要消极因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经济高速增长,引起了海内外的高度关注,人们对这些经验进行了总结,称之为“温州模式”。然而,随着外界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温州模式出现了较大的不适应,近年来温州经济增速出现下滑,温州模式面临着重构调整的考验。新温州模式是作为经济主体的民营企业在变化了的环境下,对原温州模式自发进行一系列调整,并经过不断的去芜取精与综合加总而形成的新发展方式或经验的总结。其本质依然是“市场解决”,核心依然是“自发、内生”,而基本形式则发生了三点主要的变化,一是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追求更为科学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三是积极实施技术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  相似文献   

4.
邢颖 《浙江经济》2004,(13):62-62
在浙江,从小家庭、小生产、小作坊进化出的温州企业家.向来有“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立身立业观念。如今,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开始新一轮的搏击。2003年.温州8家制锁企业自发废除各自的企业法人,也废掉了自己“总裁、董事长”的头衔.强强联合,裹挟资金合资组建起股份制企业——强强集团;今年.又有40多家拉链企业.斥资数亿元,  相似文献   

5.
董辅Reng 《发展》2002,(6):4-4
经历了激烈的争论和曲折的过程,“温州模式”终于被全国上下所认同,成为各地发展民营经济的学习对象,在各地移植和推广。“温州模式”对转变人们的观念,对促进全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温州模式”本身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发展的,是需要继承和提高的,因此,在学习、参考、移植“温州模式”以发展民营经济时,也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温州模式”。第一,“温州模式”说到底,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孰是孰非的激烈争论围绕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6.
言实 《浙江经济》2004,(9):44-45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不仅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的现象——炒房。从去年起关于温州购房团的种种说法就不绝于耳.很多人将上海、抗州等城市房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归咎于温州购房团的大举进入,眼下.长三角地区反“炒房”的政策频频出台.上海、南京、杭州等地不约而同地祭起了交易、税收等政策调控的利剑.以封杀“炒  相似文献   

7.
胡兴球 《浙江经济》2004,(16):50-51
温州的私营企业开创了中国民营经济的先河.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引领着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方向,逐渐形成了中国民营经济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温州模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温州模式”逐渐暴露出制约企业继续成长的因素,温州民营企业将面临变革。6月中旬引起中国工商界和学术界高度关注的中瑞财团、中驰财团相继亮相温州,预示着温州民营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企业成长和发展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温州人创造了众所周知的区域经济奇迹——“温州模式”,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温州人创造了“温州模式”,但“温州模式”不仅仅属于温州人。“温州模式”存在争论一直是不争的事实,除了早期的姓“资”姓“社”问题外,现在也有人在争论“温州模  相似文献   

9.
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奇迹,一个被海内外媒体不间断追逐的沿海山城,曾让多少人为之喝彩、为之鼓吹。正当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的“温州模式”大红大紫的烟尘慢慢消退时,最近,温州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然而,这次关注对温州却不是利好的消息……从重工业的产业结构缺失,资本企业的迅速外流,到外资引进几乎为零,“温州模式”在烟尘过后,渐渐显出了自身的缺憾。这次诱发人们关注温州的不是温州飞速发展的奇迹,以及让人眼花缭乱的温州老板神奇的创业故事,而是温州经济发展的不断下滑。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长落到了浙江省倒数第二…  相似文献   

10.
杨波 《发展》2004,(2):20-21
“温州模式”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曾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近年来,温州的会展业也以自身的模式,快速发展着。一次出差的机会,让我有机会采访了温州市会展行业协会秘书长徐日盈……。温州市会展业协会于2001年5月21日成立。现有协会会员63个,由温州地区从事会议、展览、广告、展示设备、服务等业务的企业、个人以及与会展业相关的社会团体自愿组成,属非营利性、自律性社会团体法人。据协会统计,2002年是温州会展业最活跃的一年,召开了首届中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为温州展览规模和档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温州展…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从上海“中国经济的转轨与发展:理论与政策”研讨会上传出信息,有人根据近年温州经济发展速度回落情形,预言“温州模式”将往25-30年后消失!由于语出惊人.诱发不少媒体纷纷介入,笔者认为.“温州模式”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温州也总是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白明 《浙江经济》2009,(1):63-63
我对“温州模式”的印象有两点最为深刻,一个印象是民营经济的发展在温州经济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另一个印象是温州在推动产业向集群化发展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没有去过温州以前,对“温州模式”的理解基本如此:到过温州以后,对“温州模式”的理解更是如此,只不过增添了更多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山东省土地制度创新的“宁阳模式”,认为“宁阳模式”吸收了市场化的“温州模式”、股份制的“南海模式”与集体制的“合作社”经验,探索出的一种“股份+合作”的新的土地流转模式,具有重要的效能典型意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也作了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温州人、温州货、温州模式可谓出尽了风头。有这么一句话,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据说温州人在全国各地经商的有150万人之多。发了财的温州民营企业家更让你数也数不清。给你讲一件事:全国的许多大中城市都成立有温州商会:西欧国家的中国商会会长都是由温州人担任的。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可以从“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16字“浙江精神”中找到部分答案。温州人就是有这么一股可贵的精神!这里写的温州企业家苏乾国就是他  相似文献   

15.
七八年前,脑海中浮现过一个概念:温州秩序。那个时候,温州模式还相当走红。今天,温州经济正在遭遇巨大的麻烦。也许,走出单纯经济维度的温州模式,从综合性秩序的框架内思考温州,是温州摆脱困境的一个出路。单从经济角度着眼,是远不足以解释已经发生的  相似文献   

16.
赵纹露 《特区经济》2005,(2):122-122
“温州模式”的核心,在于充分尊重和发挥民众的首创精神,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体。“温州模式”内涵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温州模式”是一种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的模式;另一方面,“温州模式”也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己的经济发展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 “苏南模式” 与“温州模式”的差异 苏南和温州在全国都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即“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先分析一下当初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黄晓红 《浙江经济》2004,(13):44-45
以财团组织为平台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将会给温州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一种崭新的模式。用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涛的话说.他们是“在探索温州民营企业运作模式脱胎换骨之路”。  相似文献   

19.
前些日子,“温州打火机”事件引起我国经济界一片哗然。最后,还是以温州打火机不能达到欧盟实行的“CR”标准被拒之关外告终。可以说,这是我国入世以来.民营经济所遭遇到的第一次冲击。但从长远看来,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充分暴露了“温州模式”的致命弱点,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温州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而,我们不禁反思:我国的民营企业真的就是做不大、做不强?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经济研究》2007,(2):22-25
据悉.当朗博.全华仁的“中国企业DQ&创造力超级训练”及“责任管理”在温州落户以来.温州商界、学界乃至政界的不少人士自动自发地成为推广责任化的志愿。在全国享有“温州通”盛名的名经济学家马津龙教授便是其中的一位。DQ理论和责任管理在温州一经着陆就受到商界高度重视,出人意料。对此,记慕名采访了温州市经济学会会长马津龙教授。[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