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年,伴随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改时代.许多在股改时期的限售股已经达到解禁时间,在限售股解禁之后有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全流通股.这也达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但是,在获得股改成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的权利后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给A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小非"的集中抛售对股票市场的危害更为严重,造成我国上证指数暴跌73%左右.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我国股票市场也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必须对"大小非"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解决它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问题,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小非"的涵义和历史根源.了解到"大小非"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大小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点提出了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上市企业股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大小非解禁"对我国A股市场的负面影响及影响程度。结果发现:"大小非解禁"上市公司的股价在公告日具有显著的负异常收益表现,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企业业绩相关度不大,与流通盘大小无关;解禁时其市场负异常收益与解禁比例、市场预期表现显著负相关,与换手率、企业每股净资产显著正相关,与市净率、企业当季每股收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据此,本文提出一些研究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雯 《生产力研究》2004,(11):163-165
本文认为股权分裂是造成我国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冲突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非流通股股东资产大幅增长,而流通股股东资产市值大幅缩水之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这一自然实验,文章主要关注股权流动性变化对股东持股决策的影响。以股权分置改革后非控股股东减持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股份获得流通权后,非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有明显的下降。进一步地,文章还研究了监督能力对非控股股东减持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外部治理水平越低、控股与非控股股东间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非控股股东在股权分置改革后减持比例越大,即随着监督能力的下降,流动性提高后非控股股东倾向于"用脚投票"。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旨在改变不健康的股权结构,然而原非流通股股东为了配合未来减持的需要,对解禁之前最近季度的财务数据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并且解禁的规模越大,其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高。无论是针对大非流通股的解禁事件还是小非流通股的解禁事件,上市公司都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监管部门应当加大违规惩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以维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7.
秦素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7-128,131
"大小非"问题对股市的影响不在于解禁,而在于解禁以后的减持,如果大部分不减持,那么解禁规模再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尽管如此,面对"大小非"问题给股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管当局仍应进一步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管理,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8.
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的公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方亮 《经济管理》2005,(17):85-87
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原则涉及到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各方的利益,是改革方案中的关键问题。本文从公平交易原则的角度,指出了实践中某些改革方案的不足之处,通过对非流通股股权收益与流通股股权收益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公平交易原则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资本市场》2008,(10):74-81
今年以来,伴随着限售股解禁对市场压力的增大,业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在公开场合提倡用可交换债券缓解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冲击,而证监会也表示要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并于9月5日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正如当年股权分置改革诞生了权证一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限售股解禁将是证监会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很有可能会诞生新的投资品种,而可交换债券则是其中的创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小非、流通股东以及其他投资机构之间对估值合理性的关注度不同、估值标准的不统一,造成了目前估值体系的混乱,而且这种现象在小非减持完毕之前会一直存在,影响市场的估值判断。这是我国股市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不同于国际股票市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股权分置改革对公众投资者利益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旗平 《技术经济》2007,26(1):48-52
本文分析了股改对公众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股改使得现有公众投资者股权价值也得到了较大提高,但公司业绩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在所有因素中股改后股权结构的变化和市场流通情况是影响现有公众投资者利益变化的主要因素,从而说明关注股权结构和市场流通能保护现有公众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公司法》为了保护小股东利益,设计了诸多相关的制度,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就是其一。本文从保护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对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进行探讨,力求完善该制度,实现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刘烨  王夺  李丹  于丹 《经济前沿》2014,(1):124-135
选取股改后2008—2010年沪深A股上市的机械设备业(C7)公司勾样本,从关联交易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机制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程度越高的上市公司,其关联交易规模越高,控股股东掏空能力越强;而股权制衡度、外资持股、市场化程度和独立董事比例等治理因素能够抑制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规模,弱化控股股东掏空的动机。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赤壁     
随着后股改时代的开启,股权分置改革已尘埃落定。改革的硝烟还未散尽,而深层次的改革还将此起彼伏。那么,股改除了彻底地屏弃了中国资本市场制度性缺陷,它还给我们的改革以何许的启示呢?我们有必要再回味一下这次股改,或将其模式化。  相似文献   

16.
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从制定到实施整个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动态交易和价格解密过程.基于选取120家已完成股改的公司为样本,结合t和经过相关系数调整的BMP-t检验分析、扩展的事件研究法和多元回归方法,对股改前、股改中和成为G股这一过程中的收益率及换手率的多截面市场效应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大小流通股股东及不同类型的大股东之间进行动态博弈,相互解密,从而使股市表现出对股改事件的连续性动态反应.  相似文献   

17.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全流通背景下的大股东减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独立审计价值的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点,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独立审计所带来的影响.结论表明:无论是从股东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经理层的角度出发,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都将极大提升资本市场对独立审计鉴证业务的需求.与此同时,股改的顺利完成将导致股权更加分散并最终引起独立审计的风险转移.  相似文献   

19.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的重大制度变革。目前改革已经接近尾声,然而股改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这其中既包括对我国证券市场今后发展长远性和全局性的积极影响,也包括一些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可能会出现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孙继杨 《经济论坛》2007,(11):124-125
家族或个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达到临界控制权比例以上就属于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一般认为:个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超过50%以上,称为个人类家族企业(PFB);家族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达到50%以上,称为家族类上市公司(FFB).在13个西欧国家中,除英国和爱尔兰外,在5232家上市公司中,有44.29%由家族控制;在德国,家族控股的企业占20.5%;在新兴市场,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国家,40%以上的上市公司是由家族控制的;我国由家族控股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内地以自然人或家族直接或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为249家(苏启林,2005).这些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对家族上市公司本身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效率与秩序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